Category: 设计

Sony Linkbuds 耳机,改造生化人的第一步

说说 Sony 新的 Linkbuds 耳机,说说它怎么从设计的角度改变了世界。 2月份 Sony 发布了最新的 Linkbuds 耳机,除了其他大牌入耳式蓝牙耳机应有的功能,Linkbuds 还有两个神奇甚至不可思议的特点。 Linkbuds 的最大特色,是发声部分采用环形的、开放的设计,没错,就是耳塞中间一个洞。你用它听音乐、听播客时,能通过这个洞清楚地听到外界声音。 Sony 说这样可以让你

不写代码、不用 API,怎么从 Unsplash 随机抓取一张图片

怎么为你的每位朋友,各准备一张不同的电脑壁纸、手机壁纸? 第一期的“熊猫小学”里有个分享壁纸的小彩蛋,读者点击 这个URL 后,都能得到一张抽象风格、有创意的漂亮电脑壁纸,而且每个人收到的壁纸都不同。 这里调用的是 Unsplash 图库,Unsplash 是最著名的免费图库,他们不仅提供了 API 给开发者使用,也提供了更便利的 URL 方式来调用图片。 比如熊猫小学的壁纸彩蛋对应的 URL 是

3 种方法,帮你避免被淘汰,避免成为缺乏经验的中年人

去年帮北京的客户招聘平面设计师,HR 过简历时没注意,放进来几个年龄 40+ 的应聘者。 我一直觉得“35岁”是说美工那些体力活,好点的设计师总能升级…完全没想到招初级设计师,也能遇到我的同龄人,非常震惊😱 我把他们都 pass 了,除了和用户群不搭配,主要因为他们都经验不足,和年龄不相称的经验不足🤷‍♂️ 缺乏经验的中年人 我仔细看了其中两位的简历。 一位女士原先在出版社做设计,InDesign

为什么要为产品创造“仪式感”?

之前给客户做品牌设计和市场营销顾问,又说起“仪式感”的话题。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某种仪式感,需要被重视、被认同。品牌通过仪式感来增强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加品牌可信度。好的品牌通过有形、无形的仪式感,把路人转为消费者、把消费者转为粉丝、把粉丝转为忠诚的追随者。 但是一部分厂家捏造仪式感,把“9块9”的廉价东西包装出百年情怀,其实特别 low。另一部分厂家(比如我之前的客户),不会用仪式感来衬托产品价值,

线框图无用!产品设计师为什么应该抛弃它

前两天有一篇关于线框图(Wireframe)的文章,“Wireframes are useless”(线框图无用)。这篇文章在 Medium 上获得了超过 1K 的鼓掌。 一般设计圈子里共鸣最多的文章,多半要么是情绪化的、正邪对立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比如“设计师不需要学习编程”,要么就是浮想联翩的、牵强附会的、无病呻吟没话找话说的,比如“开国元勋教会我的 10 个想法”。 难得这篇热门文章让我产

Remix | Fraktur,那种代表德国的黑字体

今天做家务听设计播客 99% Invisible,关于 Fraktur 这种德国字体和它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禁忌(本期节目 Show note)。这期节目的故事,背后是设计的文化差异和禁忌,很适合面向海外市场的中国公司,以及这个领域的设计师。 简单来说就一句话:面向海外市场做设计时,别胡乱使用西文字体。 字体也能引发轩然大波 节目说一位德国公交车司机,在驾驶的公交车上贴了一张告示,结果引起德国以及世

从直觉到计划:深思熟虑的执行框架

如果你有管理设计师的经验,或者经常和设计师合作,你会发现一个痛苦的规律:多数设计师虽然有想法,但是其实不会思考。 如果你是需要独立处理问题的设计师,处理设计需求的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头脑一片空白”的窘迫,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 怎么才能帮助设计师、设计团队思考? 设计领域有几个常见的设计思维框架,能帮助设计师、设计团队思考,比如英国设计协会的 Discover、Define、Develop、Del

怎么看出一个设计不是来自美国?

客户做面向美国市场的家居产品,宣传品由国内团队设计、感觉不满意,希望我来改进设计。 看完他们现有设计之后,我发现他们的设计各种不美国: 不会选英文字体。采用了毫无西方审美的系统字体,以及使用中文字体里的英文字体代替标准英文字体 配色、排版不符合美国人习惯。网站配色和排版展现的是网站第一印象,客户的网站配色、排版都类似于韩国网站和中国人想象的国际化网站 图片也比较假。客户网站没有使用高质量的照片,合

Remix | T 型设计人才之死。设计总监算不算设计师

前两天听设计播客,听友问主播两个有趣问题。 T 型设计人才之死 一个问题是:都说设计师要学编程,怎么很少见到既会设计、又能编程的“独角兽”设计师?那些 T 型人才哪儿去了? 毕竟互联网产品团队的产品、设计、开发三个角色,就像黑暗时期、来自三个大陆、操三种语言的三个人一起造宇宙飞船…依靠一群单一技能的人合作,很难把产品做好。 主播说了几种“独角兽”设计师的去处: T 型人才本来就少 T 型人才、复合

Remix | Strong opinions, Loosely held

昨天在播客里听到一句有意思的话:Strong opinions, Loosely held,也可以说成 weakly held。 直译是“强烈观点,宽松坚持”,意思是人得有自己的想法,同时保持开放心态接受别人的意见、不断优化自己的想法。 现实中站队文化盛行,所以多数人正好相反:明明没有想法、人云亦云,同时固执己见。 播客的一位主播是 GitHub 员工,他说这句话在 GitHub 公司里很流行;硅

Remix | 一边做一边学习,Learning by Doing

前两天做家务听 Design Details,主题是怎么学设计:Learning by Doing,一边做、一边学。 主播说了两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故事是主播在 PS 教程网站上学 PS,然后”反向工程“弄清楚这个网站怎么设计的,还做了教程教别人设计一模一样的网站。 然后他就收到了对方发的律师信,当时他是中学生🤣 这个”反向工程“,在摇滚圈子里也很流行,乐手会反复听著名歌曲,弄清楚高手怎么编曲、怎

怎么快速估算一个产品的活跃用户数量?以 Twitter 为例

先说结论:使用中文的 Twitter 用户,周活跃用户大约有 10~25 万人。 注:我的工作是设计顾问,需要直接帮助企业做决策,所以本文的目标读者首先是老板们,然后是企业里负责市场、产品、运营的同行们。我专长在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领域,本文适合这类企业,或者大公司里的独立运营的小项目。阅读难度:入门。 我们拿不到让瑞幸咖啡崩盘的那种数据 大家应该都看过浑水调查瑞幸的数据了。 数据的重要性不必多言,

5个简单技巧,帮助设计师避免UI设计中的低级错误

我提交的设计几乎没有低级错误,客户们都很喜欢我这个优点。 低级错误是指那些无关设计技巧的、很容易避免的错误。比如:错别字,没有对齐,设计前后不一致,图片模糊。 这里有个真实例子。我给 X 总公司做设计顾问,我先交付设计好的 PPT 模板,X 总的设计师再按照实际场景,把模板修改为实际的 PPT。修改之后,X 总的设计师提交了一个充斥低级错误的 PPT 文档,本来很正常的一个设计,一下子出现了山寨的

为什么产品设计中应该避免低保真原型?围观第一代 iPhone 人机交互原型

苹果公司前员工,在 YouTube 上曝光了 iPhone 早期的两款原型机:一款采用了类似 iPod 的虚拟转轮设计,另一款则是今天小 baby 也会使用的触控图标设计。( 详细介绍在这里 ) 照片中就是这2款原型,简陋到令人发指!很难想象,iPhone 这么伟大的设计,10年间改变了整个世界,而所有的惊心动魄,都来自这两个卑微的原型。 看到这张照片,我立即想起产品设计圈子里一个长久的争论:做产

你看到的,就是你会用到的 – 克服设计师的心理障碍,做显而易见的设计

以后我会在“设计”栏目里,介绍关于设计的好文章,分享关于设计的想法。 今天介绍的是 Facebook 产品设计 VP Julie Zhuo 的文章: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Use 。Julie Zhuo 是个很好的作者,她总能用很小的故事,传达设计的深思。 文章从 Julie Zhuo 住处说起,楼上有漂亮的天台、楼下有同等漂亮的平台,大家都喜欢在楼下的平台呆着,因为它显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