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把思维碰撞变成创新利器

  • 乔布斯想强迫所有员工用一个厕所,MIT 混乱的临时建筑促生了伟大科研成果,程序员试图用“压缩”算法解释古文
  • 思维的碰撞往往意味着发挥集体智慧、找到跳出思维定式的新解决方案
  • 尝试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想法
  • 创造可以随时沟通、每个思考都值得尊重、每种想法都能得到充分表达的工作氛围

乔布斯为什么强迫所有员工用一个厕所

智者乔布斯认为:智慧的火花常常是偶然交流碰撞产生的。

为了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当初乔布斯为动画制作公司皮克斯设计总部大楼时,设想了一项创新性的设计:取消分布于各个楼层和区域的洗手间,只设置一个大型共用洗手间,而且把它放在大楼大厅的中央! – 每个人都得上厕所吧?这个集中式洗手间,将能提高员工相互碰面和交流的机会。

还好最后这个疯狂的设想没有实施。

乔布斯思路碰撞的想法,以其他方式体现在了皮克斯总部大楼的最终设计里。今天的皮克斯大楼里设置了咖啡馆、游戏区、电影院、放映厅,这些设施帮助不同的员工经常碰面交流。

学习 | 把思维碰撞变成创新利器 1
Pixar/皮克斯总部的史蒂夫·乔布斯大楼内景

MIT 混乱的临时建筑怎么促生了伟大科研成果

MIT 的传奇的“20号大楼”也是思维碰撞推动创新的绝佳案例。

这组乱糟糟的建筑原本是二次大战期间的临时建筑,据说实在太着急、太临时了,仅仅花了一天就完成了建筑设计。

因为原计划只用半年就拆毁,20 号大楼建筑内部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条块分割,内部空间的使用也非常随性,甚至内部过道也像迷宫一样经常让人迷路。正是这种混乱促进了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增加了不同领域的思维碰撞,科学家之间的频繁互动产生了无限的创新生产力,因此在这里诞生了原子钟、粒子加速器、黑客文化、视频游戏、电子邮件、Bose 音箱等伟大的科研成果。

史蒂文•约翰逊的“伟大创意的诞生:创新自然史”(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The Natural History of Innovation)一书里,第二章“液态网络”部分,更生动地描述了 MIT 20 号大楼的故事。推荐阅读。

最后 20 号大楼屹立了 55 年,成为一代传奇。

学习 | 把思维碰撞变成创新利器 2
MIT“20号大楼”外景。看路边的汽车型号,应该是 1940 年代


程序员用“压缩”算法解释古文有什么意义

有程序员在推特上问:诗歌和古文算是最早的中文压缩算法么

我认识的程序员朋友、同事都有一个共性:希望用编程的思维、逻辑、评判标准、价值观…来理解和解释世间万物。

我是左右脑同时发展、理性和感性兼顾的心智模型,相比程序员,我的思维方式里有更多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对我而言,程序员这种无法“跳出盒子”的思想方式太狭隘了。打个比方,如果设计师只用“美”解释一切、老板只用“钱”解释一切、老百姓只用“有什么好处”解释一切…这非但像用勺子吃面条一样可笑,而且往往曲解了事物的原本面貌,而且很无聊。

因为我思维很灵活、程序员死脑筋,如果我和程序员争论,通常就是我我一边抬杠、一边学习,吵架和学习新知识两不耽误;而他们只知道坚持己见,抬杠完了还要继续抬杠证明自己没错。

后来我才发现,其实程序员也从我们的争论中学到了新东西。好程序员往往会在事后几天又来找我,说我写代码测试了你上次的想法,发现这个想法怎么怎么有问题,但是我们能用什么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最后我们能达到哪种那种效果…

尽管我们思维方式不同、基础知识不同、过往经验不同,其实大家都学到了。

学习 | 把思维碰撞变成创新利器 3

从交流开始,创造思维的碰撞

公司总部只设置一个厕所完全不现实,堪比 MIT“20号大楼”的混乱……显然不等于比肩“20号大楼”的成就,拿“编程”思考古文这个事看起来也有点不着调。

但思维碰撞作为最普遍的一种创新方式,一种推动人类集体智慧不断发展的必要方法,总有它的无穷魅力,总会在某处迸发火花。

它们往往就像乔布斯的厕所、MIT 的大楼、古文和压缩问题一样,不断碰撞出新的问题、新的思考、新的答案。

在制度森严的大公司里,跨过等级、跨越部门、超越职能的讨论通常都是某种战斗。但在组织架构更为灵活的小公司和创业团队里,思想的碰撞往往意味着发挥集体智慧、找到跳出思维定式的新解决方案。

如果你想摆脱自己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固有经验的限制,或者希望在卡壳的工作中找到突破性的灵感,最好尝试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想法。不如明天中午约隔壁部门的程序员/设计师一起吃午饭,看看能碰撞出什么。

如果你是一个开明的领导、leader,应该尽早创造一种平等的交流气氛,帮助大家摈弃门户之见。大家最想要的可能不是一个嘈杂而互相感染的“开放办公室”,而是一个可以随时沟通、每个思考都值得尊重、每种想法都能得到充分表达的工作氛围。


注1:

回到古文“压缩”的问题。按照我的理解,“压缩”是说使范围或体积缩小:比如压缩文章篇幅、压缩空气、压缩数据文件…得先有个实体、然后使之更小。所以:

  • 甲骨文、金文的文字特别简练,不知道类似“天再旦”这种写法是古人正常的书面表达,还是限于甲骨、青铜器面积而故意写得很概要/压缩。
  • 文言文并不是一种压缩,它是古人正常的书面表达,并非先有一篇长文章、然后用文言文把它压缩得更小。
  • 古诗词的创作,有一部分是压缩,需要精简文字把原始的文字控制到五言、七言、词牌等等特定文字长度的框架里。
  • 现代诗歌的创作,以及歌词的创作,也会因为类似的限制,而在创作过程中精简文字 – 按照这个描述,创作诗歌时需要压缩临时数据。
  • 成语、俗语、歇后语、对联这些应该是一种压缩 + 编码,比如“白驹过隙”,并不是简单地把字数缩减到四个字/压缩,实际上它用四个字所代表的故事,延伸出了一个完整的概念/编码。

这些想法只是我运动大脑、让思维更灵活的小练习,有意思但不重要。

注2:

我因为自己理性和感性兼顾,带来一个优势:我可以把同一个问题、用完全不同的思路、彻底想两遍。比如古文和压缩的问题,我可以先像上面一样理性推导分析一遍,再重启大脑,用发散思维畅想一下,用“压缩”的概念还能解释什么、能不能用 ChatGPT 凑文字伪装“解压缩”、如果写意绘画是一种抽象那么抽象算是特别有损的压缩吗?

然后我就进入了理性和感性的自我思维碰撞的模式😂。

类似情况其实并不罕见,很多人会利用个人喜好、独特的个人经历,来扩展自己在本职工作中的思维,比如喜欢机械原理的视觉设计师、比如热爱哲学的程序员、比如原本学物理的运营…

注3:

在公司上班时,我经常主动找程序员一起吃午饭,大家都挺放松。

某次吃饭的例子特别难忘,特别能展示程序员的思维定式。公司旁边那家餐馆的米饭份量很尴尬,吃一碗不够、吃两碗略多。每次和设计师一起去这家餐馆吃饭,大家都是先点一碗米饭、不够吃再点一碗。程序员一起吃饭,是先确认“每人 2 碗米饭”、然后一次性点完。

ok,当天有 7 个人一起吃饭,点完之后服务员一次性上了 14 碗米饭,铺满了半张桌子。

Author picture

倪爽设计顾问,倪爽设计工作室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