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不但影响用户购买和消费的喜好,也影响用户选择和使用产品的习惯。
做出海产品的国内团队和开发者,可能会注意另一个现象:不但国外开发者、产品设计师习惯于看数据,普通用户也能看懂统计图表、数据可视化。
国内小伙伴需要工作好几年、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这些高级技巧,似乎老外“天生”就会🫥
我到了美国才意识到,这方面也有文化差异。比如以做菜为例:
我到美国之后厨艺明显提高,其中一个原因其实是:美国的煤气灶上,都会集成时钟、定时器,有了定时器,我能精确控制做菜火候,精确到秒都没问题😅!(注1)
美国厨房里还有各种量杯、量勺、电子秤。
最好笑的是还有专门用于做肉的温度计。比如烤鸡、煎牛排、BBQ,把这个探针一样的温度计插进肉里,就知道内部温度是多少了 (注2)
还有各种例子,就连微波炉加热,美国人都会不厌其烦地警示:为了饮食安全,要保证加热后内部温度达到华氏 165 度。
可以想象,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人,会习惯于测量数据、习惯于判断数据。(注3)
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是在经验和直觉里长大,听到的都是“我觉得可以”,学做菜都是学的放盐少许、煎至两面金黄、炖到用筷子能戳进肉里…(注4)
我们一方面讨厌原生家庭,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沿袭了家长们相信经验、相信直觉的习惯。
注1:
人对时间的感觉是相对的,特别不准。很忙的时候,5 分钟一眨眼就过去了,相亲遇到讨厌的人,1 分钟都度日如年。(爱因斯坦说过:手放在滚热的炉子上,一分钟感觉像一小时。坐在漂亮姑娘身边一小时,感觉像一分钟。)
注2:
温度计这里也有设计小细节。
为了照顾普通人,一些温度计直接在表盘上标注了适合牛肉、小牛肉、羊肉、猪肉等不同肉类的刻度,牛肉还分不同火候。使用时把表盘外面的红色游标,设置到你想要的温度/刻度上,测量温度时看看指针有没有转到游标那儿。
这个温度计其实很有意思。它的刻度分成了四组,分别是:
- 牛肉全熟,小牛肉,羊肉
- 家禽
- 火腿,猪肉,牛肉五分熟
- 牛肉三分熟
没想到全熟的牛肉,内部温度也只有 77 摄氏度😅。
注3:
有推友质疑是不是每个美国人都有看数据、摆事实的能力。
显然不是。
不管到了哪儿,人的能力高低都是正态分布,多数人马马虎虎、少数人很牛、少数人不行。
文化、教育、基因等等因素会影响多数人的基本能力,这些就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研究的专题了,我肯定不懂,也没有数据和案例做支撑。
注4:
可能有很多国内的人不适应这种基于严格计量的烹饪习惯,觉得太严谨、或者太难以坚持。
其实大家忘了另外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之下成长的人,“严谨”的标准很不一样。比如放“1 tbsp 糖”,这对中国人来说可能算“严谨”的操作,对美国人来说可能只是随手一个动作。
不说别的,我现在做菜也很严谨 – 如果需要“加热 2 分钟”,我的确就像那些刻板的德国人、美国阿姨一样设定时器、精确加热 2 分钟!然后,我才像弹性的中国人、随性的法国人一样,尝一下或者测试一下火候,再决定要不要加 1 分钟。
而习惯的好处就是,一旦养成习惯,之后就自动驾驶了。老外从小耳濡目染,不觉得在厨房里使用量杯、量勺、电子秤、温度计有什么奇怪的😆;我每次做面包(用面包机)都用量杯量出 3/4 cup 的水,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合理的。
那些拧巴的事情、被别人强迫的事情才需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