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现在什么都是 AI 模型,只要找几百个“经过训练的人”,训练出一个欺骗心电图和 MRI 的模型,AI 就能拿这个欺骗模型来反欺骗人类了😂 https://t.co/wlmWlG0HhN
嘿嘿,现在什么都是 AI 模型,只要找几百个“经过训练的人”,训练出一个欺骗心电图和 MRI 的模型,AI 就能拿这个欺骗模型来反欺骗人类了😂 https://t.co/wlmWlG0HhN — 倪爽 (@nishuang) May 23, 2023
嘿嘿,现在什么都是 AI 模型,只要找几百个“经过训练的人”,训练出一个欺骗心电图和 MRI 的模型,AI 就能拿这个欺骗模型来反欺骗人类了😂 https://t.co/wlmWlG0HhN — 倪爽 (@nishuang) May 23, 2023
现代读心术/读脑术,AI 直接再现你脑子里的画面 MinD-Video 模型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研究人员,他们用 MRI 扫描数据和 Stable Diffusion 结合,把你看到的视频直接生成出来 测试者看到和模型生成的视频很相似,多数包含相似主题和色彩(如下图) https://t.co/cKCiethbvT #设计AI https://t.co/Px4AC7m7py &mdas
多谢推友的测试!这个效果比较接近我理解中的 Adobe,哈哈 https://t.co/TdoFNyFH2K — 倪爽 (@nishuang) May 23, 2023
谷歌加油! 既然微软要在 AI 助理里塞入搜索功能,麻烦你们在搜索里塞入 AI 助理 https://t.co/asVkiFV0TE — 倪爽 (@nishuang) May 23, 2023
DEMO 效果美好得不真实啊 哪位推友有时间,帮忙测试一下实际效果? https://t.co/Bhj5yOGZ0A — 倪爽 (@nishuang) May 23, 2023
之前也有把 AI 生成作品印刷制作成艺术品的服务,不过那些服务都太不接地气了,远不如能穿着出街的 T 恤那么有趣😅 — 倪爽 (@nishuang) May 23, 2023
怎么创造一个可以穿的 AI 英国人开发了一个 TeeAI,卖点是你自己输入文字、AI 帮你生成独一无二的 T 恤图案,你确定设计稿并付钱,服务商随后把这件独一无二的 T 恤寄给你 https://t.co/UJLF6f7ZMw 我当然也要测试一下,我设置的提示语是“奇幻的机器人”,生成的图片特别… https://t.co/xLO0xpzuQR https://t.co/FYnFllnqBU &m
有了 ChatGPT,人人都能为一篇新闻生成摘要,怎么为一堆新闻生成摘要? TL:DR Newspaper(直译就是“太长不看”报纸)跟踪 60000 个新闻来源,把采集到的新闻话题按照相似性聚合成小组 先用 AI… https://t.co/TgsVLsaDfl https://t.co/HkuAWK1YNK — 倪爽 (@nishuang) May 22, 2023
完整视频: https://t.co/0ZzvVmTdp9 拍摄地点在拉斯维加斯,好像是连续尝试了三天才成功 — 倪爽 (@nishuang) May 22, 2023
49/ 篮球为什么不会垂直下坠? 几位 Youtuber 创造了世界纪录:从 261 米高空投篮入筐 – 视频里很清晰地展示了篮球不是直线下坠,而是一边下落一边往前飞行,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弧线 这是因为马格努斯效应(Magnus Effect),旋转物体飞行时会偏向一侧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Nn8NK6OYeh — 倪爽 (@nishuang) Ma
以前介绍过转子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内部的真实景象 https://t.co/5sNwyJNKBN — 倪爽 (@nishuang) May 22, 2023
我不在本地管理推文 大家都可以下载自己的推特推文数据包(入口如图),包括推文和视频、图片等等。但是推文和回复分开存储、无法关联在一起,所以很难管理内容 我用 Notion 管理推文,用 Notion 的好处是方便我在管理信息之前先分级、再分类、再分组…避免信息架构太平,导致所有信息堆一起找不着 https://t.co/GKqZbpjmCj https://t.co/7DfzTc8aBs &mda
三角形轮子的自行车能骑吗? 能 虽然轮子颠簸得厉害、噪音也挺大,但好在骑行倒是挺平稳 完整视频在这里:https://t.co/D46G5b90eg #设计参考 注:制作者大概是参考了马自达转子发动机的三角形转子,都是勒洛三角形/弧三角形 https://t.co/OM7c9EEjuv — 倪爽 (@nishuang) May 22, 2023
每日一题,练习英语听力 https://t.co/53IHmXjcD9 Atomic Learning 每天用 AI 生成一段英语听力题,你把听到的英语打出来,练听力同时顺便练习打字 最有趣的是类似 Wordle 的“每日一题”的游戏化玩法,每天很多题那就是不得不完成任务咯 开发者来自台湾 #设计AI https://t.co/hmW4XVIHfs — 倪爽 (@nishuang) M
Meta 正在着手推出 Twitter 的竞争产品 泄露的文件表明,Meta 正试图创造一个文字版的 Instagram,来从广告销售萎缩、管理混乱的推特嘴里抢食 展开下面的推文,有更多详情 https://t.co/VS3sJJqlF2 — 倪爽 (@nishuang) May 20, 2023
国内出书说 ChatGPT,大概率会使劲渲染 AI 将代替你的工作、你不学 AI 就会被淘汰 然后放个巨大的二维码让你入群 https://t.co/nhALg7ayZe — 倪爽 (@nishuang) May 20, 2023
G7 拍照现场是多云天气,阳光不够强烈,所以每个人脚下都没有影子,看起来就像是 P 图效果了😂 https://t.co/Uk5mghoZm2 — 倪爽 (@nishuang) May 20, 2023
对比一下中亚峰会和 G7 峰会 不清楚中亚峰会的场地有什么文化背景,G7 峰会照片拍摄地是著名的严岛神社大鸟居 #设计参考 https://t.co/CAEh8Xr0Ig — 倪爽 (@nishuang) May 20, 2023
使用 ChatGPT 官方 APP 的语音识别能力,加上 iOS 自带的朗读功能,做一个免费的 1v1 口语练习工具 注: 这组 prompt 比较简单,如果想提高练习效率、减少练习的疲劳感,可以按照话题、对话场景等等条件,设置更具体的口语练习工具 比如专门设置一个职场对话练习工具 #设计AI https://t.co/ESDF2ZWXJU — 倪爽 (@nishuang) May 2
这个工具实现了 AI 领域的 no code、low code 开发者可能习惯了代码、配置文件、表单等等方式来创建 AI 工具,对非程序员而言,拖放和连接 AI 功能模块,应该是创建 AI 工具、解决特定问题的最好工具 比如写手可以连接几个 ChatGPT… https://t.co/AfLkTR7NXS — 倪爽 (@nishuang) May 20, 2023
日本的出版业真是发达,书店里那么多 ChatGPT 的书籍 (照片里是京都的书店) https://t.co/EBjviGMGiL — 倪爽 (@nishuang) May 20, 2023
用可视化的方式连接各种 AI 模型、创建独特的 AI 工具 https://t.co/hURhh7ZfX1 有一个独特的模块化系统,可以用视觉的方式,把 GPT、Whisper、Stable Diffusion、BLIP-2 等 AI 模型连接成管道/流水线,逐级设置、逐级处理,最终获得结果并以 API 形式部署 操作非常直观,功能也足够强大 #设计AI https://t.co/4Wdraknn
Game Wallet 硬件钱包背后的编程语言是 GBA 的汇编语言 因为 GBA 不联网,所以以后也没什么联网更新固件一说,新固件将以新游戏卡带的方式寄给用户😂 — 倪爽 (@nishuang) May 19, 2023
把经典 GameBoy 掌机变成世界上最酷的硬件钱包 Game Wallet 提供一个特制 GameBoy 游戏卡带,让你玩一会儿游戏、生成随机助记词(seed phrase),再帮你保存起来 因为 GameBoy 完全没法上网,所以显然更安全 排队地址: https://t.co/VzP3nDPgck #设计参考 其实我很讨厌区块链钱包,但也被种草了 https://t.co/v4LlWA1MT
特斯拉 Tesla Semi 半挂货车 https://t.co/tRU8Bt4Lk3 — 倪爽 (@nishuang) May 19, 2023
实拍未来感的特斯拉 Tesla Semi 半挂货车驾驶舱 只有正中间一个座位,两侧各有一块大型触摸屏、没有其他传统仪表 视频里面,拍视频的人跟 Tesla 现场工作人员聊天,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 500 英里(800 公里)长续航版本,只需要 30 分钟就能把电量从 20% 充到 80%😱,这个充电功率太可怕了 #设计参考 https://t.co/G4cHreUikm — 倪爽 (@n
嘿嘿,其实 DragGAN 和 ControlNet 最大差别在于操作方式 ControlNet 属于命令式操作,一幅作品微调几次就完了,不会画画的人也能玩 而一般的设计、绘画都是渐进的过程,一幅画包含几百、几千次微调操作,DragGAN 的交互操作提供了更直观的微调方法,更适合艺术家、设计师 https://t.co/ZZKZCQ5sAq — 倪爽 (@nishuang) May 1
怎么把简单手绘草稿变成 3D 世界 这个 Sketch-to-skybox 工具,可以把你手绘的草稿变成 3D 天空盒子,快速帮你生成一个逼真的 3D 世界 https://t.co/KqW0OhbP9r 在很多 3D 设计和制作场景里,这就直接就省去了一点点 3D 建模的过程,适合像我这样压根儿没耐心画 3D 的人😂 #设计AI https://t.co/5LJnnjvByA — 倪
有了这样的工具,Photoshop 里那些耗时费力的修图工作,就能交给普通人来完成了 当然了,好工具在艺术家、创造者手里,才能得到好作品。如果 1、2 年后这个功能被集成到 Photoshop 里,估计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被电商小老板拿来修图卖便宜货 — 倪爽 (@nishuang) May 19, 2023
怎么用 AI 把普通人脸瞬间变成笑脸? DragGAN 是一个效果惊人的 AI 绘图工具,它让设计师和艺术家交互地、极其精细地调整 AI 绘图过程,和那些输入文本、期待 AI 生成作品、然后一次次痛苦地微调结果的 AI 相比,这领先了一个时代! 你可以自由地调整图片上的控制点/手柄,背后的… https://t.co/vyfwfe7tjt https://t.co/PkMrICcCTN &mdas
推友补充的信息🙏 https://t.co/J4rfdl6Rpc — 倪爽 (@nishuang) May 19, 2023
马斯克刚刚宣布推特蓝标用户可以上传 2 小时的长视频,就有人上传了完整的动画片 Shrek 3(全片 92 分钟) 当然,因为版权问题,视频后来被禁了 马斯克押宝视频之后,推特似乎又喝了一大罐“红牛”🤔 https://t.co/CfTq56SDcj — 倪爽 (@nishuang) May 19, 2023
现在 Stargate 的版权在亚马逊手上,4月份的新闻说,亚马逊正在认真考虑怎么重启 Stargate 和另一部经典科幻片 Robocop / 机械战警 https://t.co/Qmdj8lgRoI — 倪爽 (@nishuang) May 19, 2023
补充: 很多用户反馈说使用 ChatGPT APP 时手机明显发烫,我现在还没发现合理的解释 — 倪爽 (@nishuang) May 19, 2023
“Futurama / 飞出个未来”预告片 HULU 复活了这部经典科幻动画片,新一季将于 7 月 24 日在 HULU 首播,共 20 集 Futurama 特别神奇的是节目停播、复活了好几次 https://t.co/HsdHVGXkil — 倪爽 (@nishuang) May 19, 2023
推友演示了 ChatGPT APP 调用插件的效果 https://t.co/2CEUdT660f — 倪爽 (@nishuang) May 19, 2023
感谢推友找到了 Beepberry 外壳的建模文件,这样就能自己 3D 打印外壳了🙏👏 https://t.co/sna8SpFuLC — 倪爽 (@nishuang) May 19, 2023
48/ 为什么火车要开进粉红色的“大海” 这段美得不真实的视频不是 AI 生成而是实拍 这不是大海,而是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 Lake Burlinskoye 盐湖 火车开进去不是观光,是刮擦湖底、把盐和淤泥的混合物采集进车厢…每年可以生产 65000 吨盐 视频来源:https://t.co/oLo8givaqK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agSLuQML3M —
既然大家也对那块表感兴趣 Watchy,开源的智能手表,跑的是 Arduino 系统,e-ink 显示屏 最酷的细节来了 – 需要自己组装!😱😂 产品介绍和购买链接: https://t.co/qLsjfR5huP https://t.co/6be5oOoVu3 https://t.co/oLOgJuCzXq — 倪爽 (@nishuang) May 19, 2023
补充: 🙏 https://t.co/d2stYUovBO — 倪爽 (@nishuang) May 18, 2023
Beeper 协议的介绍 https://t.co/0807OxxFvG https://t.co/a8w15efE8z https://t.co/shBFgDukBw — 倪爽 (@nishuang) May 18, 2023
它没让我先绑定区块链钱包,感激🙏 https://t.co/eNnzY1mp26 — 倪爽 (@nishuang) May 18, 2023
忘记说了,既然 Beepberry 使用了 Raspberry Pi,显然那它跑的是 Linux 系统… 又多了一万个种草的理由 https://t.co/ZzV7MvEpid — 倪爽 (@nishuang) May 18, 2023
怎么解决手机这个信息过载的万恶之源? 再来一个专门收消息的专用设备,避免各种手机 APP 互相干扰! Beepberry 把黑莓键盘(带指甲盖大小的触摸板)、超省电 400×240 LCD 显示屏、Raspberry Pi Zero W 和电池合体,创造了一个专门收消息的复古未来设备 使用 beeper… https://t.co/4sXB0Xl8FH https://t.co/JvOf
求助万能的推友:有什么插件屏蔽名字里带特定字符串的推特用户?我想屏蔽名字里带 cat 的营销号 有个猫影响乌克兰战争的新闻: Tiktok 在挪威建巨型数据中心,消耗当地太多电力资源,结果挪威军火商缺乏电力来为乌克兰战争生产弹药,只能哀叹 Tiktok 猫视频阻止了他们 https://t.co/L1IpTpbf6P https://t.co/1PwKOXyiaN — 倪爽 (@nis
界面设计风格和视觉效果都令人不安地难看 后两张截图是 @mave99a 的个人主页和它生成的作品 https://t.co/kgM1tKQqAl — 倪爽 (@nishuang) May 18, 2023
把 Generative AI 和社交和 startup 结合的 APP 感谢上帝这是 2023 年了,没把钱包加进来 visualize what you write with @perl_xyz – https://t.co/XhOgFhNiZQ — 倪爽 (@nishuang) May 18, 2023
漏了一个重要信息: https://t.co/A4IzBcbNwJ — 倪爽 (@nishuang) May 18, 2023
不是 一方面指示牌的作用是指路、而不是画地图,在指示牌上附加道路形状没什么实用的、或者象征意味的价值 另一方面我去 google map 查看了当地地图,没有这些奇形怪状的路。当然你也可以在地图上画出各种奇怪的路径,但参见上条:指示牌不是地图,也不会用于指示路径 https://t.co/MzFJ02IvDC — 倪爽 (@nishuang) May 18, 2023
OpenAI 发布官方 ChatGPT 客户端 https://t.co/kGwbdsOrgD 官方说目前只有 iOS 版,而且只对美国区用户开放 我照例测试了它。设计和功能都是清汤挂面式的极简,交互也有点问题、键盘会挡住输出的信息(设计思路可以理解,但不方便) 好在输出速度“看起来”超快,感觉就像 Zootopia… https://t.co/lMHrmYDQXm https://t.co/ua
继续注: 这套指示牌的功能相对比较简单,只是引导大方向,所以设计上偏向于装饰性、兼顾了功能性 更复杂的导引系统(比如火车站、医院里的指示牌、指路牌、地图等等),通常会以功能性为主,因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方方正正、没有艺术感也缺乏文化背景的指示牌 — 倪爽 (@nishuang) May 18, 2023
自然形状的指示牌 来自伦敦北部的卫星城 Brent Cross Town #设计参考 注:一般指示牌都是方方正正或者几何形状,少数指示牌会设计得有艺术感、或者和当地文化呼应的形状。这套指示牌有趣在于,它用很简单而且有点卡通的外形,很自然地为指示牌引入了亲切、温和、友好的感觉,适合这种新建的小镇 https://t.co/c7jlbwMYHD — 倪爽 (@nishuang) May 1
47/ 数字版的泰坦尼克号残骸👏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z1wfDVJwF8 — 倪爽 (@nishuang) May 18, 2023
以前介绍过小米 logo 里的超椭圆和 iOS 方圆形的异同 https://t.co/1ATql3AItP — 倪爽 (@nishuang) May 18, 2023
另外,我建议设计师在工作里、特别是协作时,使用原始的英语术语,比如一说 squircle,设计师就明白是指什么、应该怎么处理了 而英语和汉语翻译并不总是一一对应,如果顺着运营、产品的人俗称说“圆角胶囊”,很容易说岔了 具体用法也很简单,在汉语的称呼、俗称后面,用括号标注对应的英语术语 — 倪爽 (@nishuang) May 18, 2023
怎么在 Figma 里把圆角矩形改为方圆角(squircle) 推友问我的设计工具问题,我就公开回答了 两种方法: 一是先设置矩形的圆角半径 radius、再设置 corner smoothing 参数 https://t.co/dwoCDjbske. 注意 iOS 缺省的 corner smoothing 参数是 60% 二是用 iOS UI Kit… https://t.co/p95LnKSy
抱歉忘记贴文章地址了 https://t.co/0TTdZjj27f https://t.co/fXW0ZbMrpd — 倪爽 (@nishuang) May 18, 2023
怎么用 LLM 的自然语言能力改进 UI、改进人机交互 之前的产品和文章以对话式、类似命令行的交互,来实现 LLM 的自然语言交互能力,最典型就是 ChatGPT 的界面 这篇论文描述了 LLM 怎么帮助用户理解和操作传统视觉 UI、以及视觉 UI 怎么借助 LLM 理解用户的自然语言输入… https://t.co/qkpArMmDeN — 倪爽 (@nishuang) May 18
以前介绍过这个反常识的经验:为什么要看翻译拙劣的书 https://t.co/R7YymxJNf7 — 倪爽 (@nishuang) May 18, 2023
今天抽空测试了全书翻译 APP“书译” https://t.co/QEJPHEXeWG 来自 @DottChen 我以前都推荐大家多读翻译书籍、少看国产劣质书,ChatGPT 展现出它神乎其技的、更自然的翻译能力之后,机器翻译也似乎变成了一个候选项… https://t.co/mNJGnAYz2k https://t.co/Xb7RnYSvvp — 倪爽 (@nishuang) May
继续分享使用 twitter 小经验 我把 emoji 里的 1⃣️ 2⃣️ 3⃣️ 分别设置成了 mute 关键词,这样子就阻挡了至少一半的各种劣质营销号,尤其是 web3 圈子的营销号 我对大家做营销没有意见,我就是一看到劣质套路就烦,要创意没创意、要诚意没诚意,只会抄袭 — 倪爽 (@nishuang) May 18, 2023
把 Figma 原型直接输出为 Lottie 动画、然后直接用在任何 APP 和网站里? 这算是个美梦成真的工具 注: Figma 虽然不是专业的动画制作工具,但是好在顺手。这个工具可以帮普通的 UI、UX 设计师,用 Figma 制作和输出普通动画 – 用 30% 的工作量输出 60% 的效果,按比例来算,这也是赚大了😂 https://t.co/ZAXUe5048d —
今天的苹果也一直在做相机啊😂 现在叫做 iPhone、iPad,不出意外,下个月还会出一款 XR 混合现实眼镜/头罩 曾经苹果卖过两款数码相机(如图),不知道找谁设计的,分别找了柯达和富士代工,1997 年乔布斯回归苹果公司后,立刻把这些难看又不好用的相机砍掉了 https://t.co/NSc0qpKTmp https://t.co/fOT6zniTSX — 倪爽 (@nishuan
如果苹果设计相机… MNL MK-1 是为纽约 Manual 品牌设计的胶片相机,来自韩国设计师,和苹果无关。阳极氧化铝外壳和低调极简设计,感觉就像是 Jony Ive 老师会做的那种设计 蔡司镜头,拍摄参数只能设置光圈、快门,而且光圈设置很怪、不在镜头而在机肩 https://t.co/3wIgcBauWa #设计参考 https://t.co/PxCcO47SBp — 倪爽 (@n
巴掌大的迷你 3D 打印机 开源的 3D 打印机,已经在 kickstarter 上面众筹成功 https://t.co/p4ualVhjlM 想买 #设计参考 https://t.co/ZECoAPu8Mn — 倪爽 (@nishuang) May 17, 2023
👏 为什么要抽象地做具体的设计 这幅画用了高度的抽象,抽象后的画面虽然失去形状、质地和多数透视关系,但构图/排版/位置信息没有损失太多,色彩信息也几乎没有丢失 这也就是为什么品牌设计、平面设计(以及关联的 UI 设计)总是先从色彩、构图这些抽象部分入手,它们定义了整个设计 #设计入门 https://t.co/Cn4BVzpDzf — 倪爽 (@nishuang) May 17, 20
相关的“非活跃用户”条款 推特: https://t.co/wgRB2jzC8u 谷歌: https://t.co/cqelfPmgUl — 倪爽 (@nishuang) May 17, 2023
数字世界里的“逝者如斯夫” 最近推特和谷歌都修改了“非活跃用户”条款 谷歌计划永久删除 2 年内不活跃的账号;推特更狠,只要一个月没登录就会被判定为不活跃账号,即有可能被永久删除 现在好心人正在搜集、征集和整理皓叔的数字资料,帮我们持续地维持这份记忆🙏 https://t.co/84M14OsS49 — 倪爽 (@nishuang) May 17, 2023
46/ “地球的中央” 地球上经度、纬度都是 0 的地方,或者说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交汇的地方,在西非的几内亚湾,这个位置被叫做“Null Island / 零岛”⚡️ 这儿其实没有岛,所谓的“岛”实际上是个永久固定的气象浮标😂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uHMoj8aoay — 倪爽 (@nishuang) May 17, 2023
Dora 是用 Flutter 实现的,我也震惊一下 原推下面还有更多细节 https://t.co/Wz3MItXxCN — 倪爽 (@nishuang) May 17, 2023
现在 Dora AI 正在 product hut 上推广,目前排名今天的 #2 https://t.co/cJ2ABoaNKa 欢迎去 PH upvote 支持他们一下💪 https://t.co/nwdXHeZ26e — 倪爽 (@nishuang) May 17, 2023
收到了 Dora 设计负责人 @Fayezheng_ 的 DM 他们是来自北京的团队 — 倪爽 (@nishuang) May 17, 2023
注: Dora 官网有强烈的 web3 风格(像闪回到了去年) 这里有个有趣问题:设计工具本身,要不要强烈的设计风格? 设计工具的品牌设计和 UI、UX 设计一般偏向于工具,就是那种中性的、逻辑的、关注操作效率的、UX 导向的设计风格 FigJam 之后,个性化品牌形象也变成了设计工具的一种设计思路😂 — 倪爽 (@nishuang) May 17, 2023
怎么用一句指令生成整个网站 https://t.co/oyyMUXPHZy Dora 既是 Generative AI 工具,也是 no code 的网站设计、生成工具,用简单的 AI 文字指令,就能一键生成包括 3D 交互元素、3D 动画在内的网站 编辑器还在排队状态,但已经能登录进去先看看教程和示例 好像来自国内的团队(?) #设计AI https://t.co/XmdXCoUihZ &mda
怎么用 iPhone 上的 Live Activities/灵动岛,来改进 Lyft 共享乘车 APP 里乘客和司机的体验? 作者是 Lyft 的产品设计师 Lyft(以及类似的 Uber、滴滴)的设计有一大难点:从叫车、等车、上车、乘坐直到离开,整个过程中司机和乘客都需要实时查看进度,并处理多个任务 -… https://t.co/6eAjB549k9 https://t.co/gMHxvBrF
苹果即将推出的一系列无障碍设计、认知辅助新功能,中文版官方介绍 https://t.co/6hmZmrExZg — 倪爽 (@nishuang) May 17, 2023
关于 Midjourney 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媒报道来了,新闻里说打引号的“Midjourney China”背后是一家去年成立的南京公司 https://t.co/IBC2JaRLjS — 倪爽 (@nishuang) May 17, 2023
把 Stable Diffusion 变成自己的个人发型师😅👏 作者后来介绍了具体方法 https://t.co/huGj4mmW8j #设计AI https://t.co/GWOpaXJInQ — 倪爽 (@nishuang) May 17, 2023
谷歌这个新轮播图的设计,图片的可视面积比普通轮播图小了很多,本来每张图片就比较窄,为了配合 Material Design 而为矩形图片设定了超大圆角,又占用了部分显示面积 — 倪爽 (@nishuang) May 17, 2023
谷歌怎么重新设计轮播图 谷歌在 Material 3 里重新设计了轮播图这一最常见的组件,他们先进行了设计: – 先确定轮播图使用场景 – 再按 Material Design 确定轮播图视觉风格 – 改进互动,重新设计最后一个待播放元素的样式 然后进行用户研究: – 定量测试 5 种设计变形 – 定性研究 2 种设计变形… https:
注: 听证会这种场合,总会用到很多正式的、书面化的词汇和说法,当然也有很多政治相关的专有词汇,我每次听着都头大,总是遇到关键性的生词卡住我 其实很好解决,暂停然后查一下生词就行了,政客和商人们会反反复复说这些大单词、各种冠冕堂皇的句子,值得停下来现场学一下 #活到死学到死 https://t.co/0qsr1NRJS1 — 倪爽 (@nishuang) May 17, 2023
今天美国国会召开听证会,问询 OpenAI CEO,主题是 AI 如何影响人类的未来社会和工作 下面有几家媒体的听证会实录 按照之前的美国公共媒体可信度调查结果,我看了 PBS 的视频😂 听证会上很多看点,虽然议员的认知远远落后于现实世界、未来世界,但很多问题并不愚蠢,Sam Altman 也不见得都想明白了 https://t.co/ZdfF7ceLuW — 倪爽 (@nishuan
苹果的个人语音功能,是一系列无障碍设计、包容性设计的一部分 苹果官方的介绍: https://t.co/qf9CxpwYcG https://t.co/hkKTeQFcyb — 倪爽 (@nishuang) May 16, 2023
苹果用你的音色创造你的数字化声音 苹果 iOS 17 预览包括 personal voice / 个人语音 功能,你朗读一些随机词语、句子,积累 15 分钟语音,苹果就能利用你的音色、生成你的声音 苹果开发这个功能的初衷,是帮即将失去声音的人(如 ALS 患者)将来用自己声音说话🙏 #设计AI https://t.co/mxkE9BxDjA https://t.co/4XCQjhwkx0 &mda
playdate 游戏机侧面的转轴/摇把,也是神来之笔 https://t.co/AP8p3uqJtr — 倪爽 (@nishuang) May 16, 2023
teenage engineering TP-7 录音机实拍 现在知道机器正面的转盘和侧面奇怪的杠杆到底怎么使用了 这个杠杆和 playdate 游戏机上的转轴有一比(也是 teenage engineering 设计的) #设计参考 ps:别每次看到一个圆角矩形套圆形的极简工业设计,就非说是 dieter rams 风格了,一说就暴露外行身份了 https://t.co/kvacFIYsOV &
感谢各位推友提供的线索、内部消息、传闻🙏 外媒集体禁言很奇怪,另外之前国内媒体所说的 Midjourney 官方声明也删除了…都是迷之操作 我过几天再看吧 — 倪爽 (@nishuang) May 16, 2023
不懂就问 都说 Midjourney 借 QQ 进入了中国市场,不过这么重要的新闻,现在不但外媒完全没有新闻报道,Midjourney 自己也没有官方消息 的确有人贴了在 QQ 里测试 Midjourney的截图… 所以大家在 QQ 里测试的 Midjourney 到底是什么? 🌚 — 倪爽 (@nishuang) May 16, 2023
试听了经济学人中文播客这期节目的推友,有什么感觉? 有我说得那么难吗? 这期节目我听了两遍,第一遍是内部试听,听 5 分钟我就掀桌子了,从来没听过用户体验这么糟糕的播客 第二遍听的正式节目,我想也许这个节目就不希望听众轻轻松松,所以我按挑战自我 + 打怪升级的心态来听,也就顺利听完了 — 倪爽 (@nishuang) May 16, 2023
以前介绍过这位雕塑家/量子物理学家创作隐形雕塑的方法 https://t.co/m6ucDuFrB4 — 倪爽 (@nishuang) May 16, 2023
隐形宇航员雕塑 不同角度呈现完全不同的效果 雕塑家 Julian Voss-Andreae 以前是量子物理学家😂 #设计参考 视频来源见粗体小字 https://t.co/ykvsU7CgnQ — 倪爽 (@nishuang) May 16, 2023
经济学人中文版的这档播客节目,有 rss 订阅地址,欢迎使用各种通用播客客户端订阅、持续挑战自我 https://t.co/V253LnuKjA https://t.co/XOk1lxiXLq — 倪爽 (@nishuang) May 15, 2023
专门用于生成 pixelart / 像素艺术的 AI https://t.co/oCMOQk812m 既然 Midjourney 既能生成高精度艺术作品、又能生成高完成度的游戏素材,为什么还要开发像素艺术 AI? 因为对开发者个人而言,它是个很好的个人项目,能帮助开发者积累综合经验,以及为个人品牌增加资质、说服力 #设计AI https://t.co/zKlKkJWicT — 倪爽 (
扔大米版的“母亲节快乐!妈妈辛苦了!” 有这份心意,简简单单的白米效果也非常好 https://t.co/eXqrlBWIwu — 倪爽 (@nishuang) May 15, 2023
嘿嘿,这档节目并非经济学人文章的音频版,它其实是个学英语的节目 一般听英语节目,考验的是对英语、对所聊的领域的熟练程度;经济学人中文版的这档播客节目,考验的是大脑并行处理信息的能力、或者说考验你脑子的带宽 你可以听一下,亲自感觉它的实际难度 https://t.co/b8QEl7dB6s — 倪爽 (@nishuang) May 15, 2023
一边跑步一边下象棋 视频来源见粗体小字 https://t.co/XuvNZokb65 — 倪爽 (@nishuang) May 15, 2023
挑战一下中高阶英语到底有多难? “经济学人”商论/中文版的新播客节目,每期节目里翻译者亲自给你介绍经济学人一篇英语文章里的英语、商业和八卦,这期说的是硅谷独角兽公司的苦恼 这是我听过的最困难、最累、最难以坚持的播客节目… https://t.co/OikjBPo07s https://t.co/PbAdnI5LJ2 — 倪爽 (@nishuang) May 15, 2023
很遗憾,现在法律上对 AI 生成作品的版权界定还不清晰 https://t.co/w2XVzT4Uc9 — 倪爽 (@nishuang) May 15, 2023
更新: 关于有用户遇到登录和支付不畅的问题 https://t.co/t4s7N3fCMT — 倪爽 (@nishuang) May 15, 2023
这个插件的设计思路,和之前介绍的在编辑器里直接把中文翻译成英文的插件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是在用户原来已经熟悉的操作流程里,很自然地增加一个 AI 功能 用户不需要离开现场,不需要再打开什么新工作,在熟悉的搜索照片流程里,直接就能完成更高级的 AI 生成任务 https://t.co/6eSmChWL0w — 倪爽 (@nishuang) May 15, 2023
怎么免费使用谷歌搜索里的图片 谷歌搜索到的图片大多有版权限制,不能随意使用。所以这个叫做 Imgartfis 的浏览器插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解决办法: 你在谷歌里搜索一个图片,插件按照你的搜索关键词,用 AI 立马给你生成“免费”图片! 插件设计得太烂,不贴网址了。但这个思路非常巧妙👍 #设计AI https://t.co/qeJSo1jAHo — 倪爽 (@nishuang) May
多谢你带来的各种帮助🙏 R.I.P. — 倪爽 (@nishuang) May 15, 2023
45/ “无影子日” 这个像劣质 3D 渲染图的视频,其实是实拍 每年有两天,太阳在正午时直射地面,因为光线正好和地面垂直,所以阳光下的所有物体都没有影子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来自:https://t.co/HUG5vNqtKV https://t.co/FOlD5Xec5D — 倪爽 (@nishuang) May 14, 2023
补充: 漏了一个细节 新闻报道说这个视频聊天的虚拟人物 Annie,使用了苹果的 Neural Engine,所以只能在 iPhone 12 以上的 iPhone、或者 M 系列 CPU 的 macOS 13 以上的电脑里使用 — 倪爽 (@nishuang) May 14, 2023
更新二: CarynAi 虚拟女朋友背后的公司是 Forever Voices 以前介绍过他们的产品:向乔布斯提问,听他亲口回答你 虚拟乔布斯和虚拟女朋友都是把 ChatGPT、文字转语音这两项 AI 技术结合 https://t.co/Zqq9VvRYoX — 倪爽 (@nishuang) May 14, 2023
更新: 有好心人在 youtube 发表自己和 CarynAi 虚拟女朋友进行虚拟约会的音频 听下来 AI 的智能程度非常高,对话很自然,音色和说话风格也跟网红本人高度吻合 不过也可能因为太真实了,除了虚拟豪车、虚拟海滩,这个虚拟约会也和那些尴尬的第一次约会一样无聊 https://t.co/rSpLIDhxX9 #设计AI — 倪爽 (@nishuang) May 14, 2023
更新三: https://t.co/IQ5q3qOQtR 开发者说,将在下一版里提供自定义热键,避免网站、软件已经定义了 shift + enter、导致功能冲突 https://t.co/4R65YEPIPh — 倪爽 (@nishuang) May 14, 2023
更新二: https://t.co/IQ5q3qOQtR 开发者回复,说之所以在发推文前翻译成功、发布之后还显示原始语言,是因为 Twitter 本身的限制 在他找到正式解决办法之前,他想到的变通方法,是翻译之后 copy、paste 一下 他还提醒,说这个翻译工具可以在其他网站上正常使用 https://t.co/JCZsyMV2Oj — 倪爽 (@nishuang) May 14,
更新: https://t.co/IQ5q3qOQtR 的开发者回复了,这个工具的翻译功能,使用的是 OpenAi 的 Davinci 模型 我印象中很多文字翻译类的 AI 工具都用了 Davinci 模型 https://t.co/1vg1eATXWJ — 倪爽 (@nishuang) May 14, 2023
以前介绍过,来自伦敦的产品设计师,设计了另一款“生化人”风格的装备:第三个大拇指 https://t.co/s83iTjdXBr — 倪爽 (@nishuang) May 13, 2023
这位艺术家总能把视频制作得既复古又科幻、既日常又超现实 🙌 https://t.co/7uHohX6A3y — 倪爽 (@nishuang) May 13, 2023
怎么把普通人变成生化机器人 / Cyborg 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这款 Zizai Arms 机器人手臂系统,自带 6 个终端,和一条可拆卸的机器臂 https://t.co/USePPqWdSb 团队表示开发这套系统的初衷,是从生化机器人角度,促进佩戴者的社交互动,比如像视频里一样拥抱,比如两人互相交换机器臂 #设计AI https://t.co/2LvChFfp3a — 倪爽
佳能新相机的造型,让我一下子就联想到前几年的某款机器人玩具了 https://t.co/60PKkYp6fb — 倪爽 (@nishuang) May 12, 2023
小相机怎么和手机竞争? Canon 佳能的 PowerShot 小相机产品线还在继续更新,这次的新品主打 vlog 拍摄,最大卖点当然是 1 英寸的大传感器和正儿八经的大镜头。另外附带了有点可爱的支架 其他功能和手机类似 现在的很多用户受不了拍摄完了还要上传到电脑的漫长过程吧? https://t.co/FAhhpY1Kvx — 倪爽 (@nishuang) May 12, 2023
看来这位推友没完全 get 到上面视频里的“创造力” 有很多类似视频,一般会模仿声音,这个视频有趣在于,它还用汉语的声调(四声,比如妈蚂马骂)来模仿音乐的旋律 另外好多地方人分不清拉和娜,也很好笑;再另外,视频里有瑕疵,作者为了凑声音,把 punk 翻译成了 拉拉 https://t.co/XdR4lWxHbU — 倪爽 (@nishuang) May 12, 2023
开发者介绍开发这个插件的初衷 https://t.co/UQoIR0fQRS — 倪爽 (@nishuang) May 12, 2023
怎么说话才能更像美国人?试试这个“3X法则” 口音、词汇量、流利程度只是一方面,表达中有没有想法,这也是重要因素 这个经验来自 Youtube 上的热门英语老师,她教你怎么说话才能更像真正的美国人,她分享了所有英语书里都不会说,而美国孩子在高中、大学会学到的这种表达方式:… https://t.co/mXx6LNPEi6 https://t.co/SG55ekmFId — 倪爽 (@n
被推友加入了“反向指标” list 🥲 虽然不懂到底什么意思,但是忽然就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感觉很严格,似乎我得持续出错,才能停留在这个 list 里(倒也不难) https://t.co/2Z9mdJSG0k https://t.co/HZn4bGg2s2 — 倪爽 (@nishuang) May 12, 2023
被推友加入了“反向指标” list 🥲 虽然不懂到底什么意思,但是忽然就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https://t.co/esg7hNP6uS — 倪爽 (@nishuang) May 12, 2023
视频来源见粗体小字 — 倪爽 (@nishuang) May 12, 2023
为什么 ChatGPT 替代不了人类、而且就连谷歌翻译都替代不了? 创造力💪 https://t.co/FOFGNQovP6 — 倪爽 (@nishuang) May 12, 2023
AI 虚拟数字化身的正确玩法:虚拟女朋友 这位 Snapchat 网红 Caryn Marjorie,利用 GPT-4 和她的视频,训练了一个人工智能版本的自己,作为公开申请的虚拟女友,1美元陪你聊1分钟 现在这个虚拟女友还在 beta 测试,已有 1000 位男朋友。考虑到她有 180 万粉丝,预计这个虚拟女友能带来每月 500… https://t.co/nnGMsPIsvK https://
Arc 浏览器最新版本内置了翻译功能,支持 88 种语言 我还没仔细想过,和传统的 Chrome、Firefox 插件实现扩展功能相比,Arc 这样内置功能,除了更自然顺畅、更一致的使用体验,还有哪些好处 有时间再研究 不过我很喜欢 Arc 为浏览器设计带来的新意,寡头市场很无趣,需要 Arc 们的创新 #设计参考 https://t.co/JBABhmUbOR — 倪爽 (@nish
本来我有心理准备的,看到实际价格还是立刻心虚了 1499 美元 今年夏天发货 https://t.co/pna3DLyvSW https://t.co/gip3iRuTJc https://t.co/BumtyLIOlk — 倪爽 (@nishuang) May 11, 2023
以前还介绍过同一系列的混音器 TX-6 https://t.co/M7Cnj4pUWH — 倪爽 (@nishuang) May 11, 2023
以前介绍过同一个系列的话筒 CM-15 https://t.co/lrjvY13WDP — 倪爽 (@nishuang) May 11, 2023
teenage engineering 发布了新的 TP-7 录音机 也是 te 的外场/现场系列产品的一员,延续了这个系列的设计风格,用小巧、简单而充满细节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红色背板太抓眼球了 https://t.co/ScPpBMXYTG #设计参考 https://t.co/XjhlYTjwQ4 — 倪爽 (@nishuang) May 11, 2023
怎么把桌子设计出温暖的感觉 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为西班牙家具品牌 Kettal 设计的“A系列”办公桌椅,用天然橡木、很有特色的 A 字型桌腿、配套的椅子,共同创造了一种感觉不同的办公家具 Designboom 采访了深泽直人,探求背后的设计思路 https://t.co/i0mpnTcW83 #设计参考 https://t.co/0CIHqirVB4 — 倪爽 (@nishuang)
没想到这么多人不喜欢 Drive-thru 的点餐体验😂 贴个视频给大家展示一下 Drive-thru 扬声器的渣效果,这个视频里的服务生说话基本上没有口音,口齿也很清楚,但也很难听清楚她说的每个单词😂 完整视频:https://t.co/QLdGnZhHnO https://t.co/R1FMEErSVK — 倪爽 (@nishuang) May 11, 2023
程序员怎么学 UI 设计、UX 设计 1,先推荐推友做的 UI 设计入门视频 https://t.co/B09EuWMVlo 这个视频用对比真实截图的方式,展示好设计和渣设计,以此来介绍 UI 设计的各种小技巧,比如:标题文字是大点好还是粗点好(通常是粗点好)、用线条分隔内容好不好(通常不好)… https://t.co/ZCZ106ctzs — 倪爽 (@nishuang) May
看吸什么了 https://t.co/tLMKvUwxeI https://t.co/45FIs87x99 — 倪爽 (@nishuang) May 11, 2023
用标准的 ChatGPT 就能美化语言,一般指令就是:请按照 XX 语气改写下面这句话 不过很多时候我们说话平淡、贫乏,未必是语言的问题,比如: – 跟陌生人搭讪本来就尴尬 – 不了解对方喜好,导致谈话内容很无趣 – 我们的文化、个人素养、知识面等等跟别人不搭,接不上话 – 自己的性格就比较白开水 -… https://t.co/o2KVUYAfjI
Google 公布了识别 AI 生成图片的工具 方法是在搜索图片并查看图片属性时,显示图片最初被谷歌搜索引擎收录的时间、最早出现的网站 比如一张登月照片,如果十年前首次出现于新闻网站,它多半是真实照片;如果它上周首次出现于搞笑社交网站,很可能是 AI 制作的… https://t.co/aHYMuxmRuf #设计AI https://t.co/8jXk6ebGKA https://t.co/iq
Wendy’s 公司说希望用 AI 来加快 drive-thru 通道的处理速度,而且他们不想用 AI 代替人类员工,而是希望人类员工做更人性化的事,服务好顾客 注:Wendy’s 和麦当劳、肯德基差不多,在美国,多数顾客会开车从 drive-thru 通道点餐和取外卖,麦当劳、星巴克之类的 drive-thru 通道经常遇到排队 — 倪爽 (@nishuang
用对话式 AI 点餐很困难吗? 美国的快餐连锁店 Wendy’s 宣布,6 月开始测试基于 LLM 和语音的 AI,来接待 drive-thru 的开车顾客 他们面临的一个技术难度,是顾客会有无数种表达方式,一个汉堡都有好几种叫法 他们选择的 AI 技术合作方是谷歌。新闻没说具体模型 https://t.co/Er5G1SBJ5O #设计AI https://t.co/yeR3qrKt
今时今日所有的融资卖点 https://t.co/omB2xXMtbF — 倪爽 (@nishuang) May 11, 2023
在国内怎么更稳定地使用 ChatGPT 前两周推荐 IdeaChat,我说是一群中老年互联网叔叔开发的正规 ChatGPT 代理,现在这个服务正式发布,我也可以回答推友最初的疑问了:什么叫做“正规” ChatGPT 代理? 1,先说重要的:目前支持 GPT-4 和 GPT-3.5,更多附加功能还在开发中 https://t.co/95wUlrAFZf… https://t.co/J2unHqk3o
反过来说,谷歌在 AI 上的社会责任感,也很难说到底是高尚还是企业文化的天然缺陷 通俗一点说,OpenAI 可以先开放 ChatGPT 服务、花半年时间把谷歌甩下去一代,然后再完善社会责任感;但谷歌就不能灵活地改变顺序,而只能按部就班地把技术变成商业服务 — 倪爽 (@nishuang) May 10, 2023
今天的 Google IO 公布了谷歌的下一代多模态 LLM 模型 Gemini 除了介绍模型,还特地介绍了谷歌开发 AI 技术的社会责任感,包括两个判别 AI 生成内容的工具: – 嵌入水印 – 嵌入元数据 / meta data 这方面谷歌的做法的确值得尊重。相比之下 OpenAI 们都是集体裸奔 #设计AI https://t.co/y17hn2HLlJ &mdash
我测试了一下,回复时果然会有这个错误 不清楚有什么规律 https://t.co/t4zESOdOc2 — 倪爽 (@nishuang) May 10, 2023
马斯克贴的这个图片戳中我痛点了 我现在每天都被这些组合单词困扰,我从来不背单词,所以总也记不清这些词是像 batman 一样连起来、还是像 iron man 一样中间有空格、还是像 spider-man 一样中间有破折号(真有破折号吗?) 听起来、说起来都一样,一写就傻眼了😂😱 #活到死学到死 https://t.co/tdWrL1IeW3 — 倪爽 (@nishuang) May 1
不离开现场是一个很舒服的使用体验 理论上这个插件可以在任何网页输入框里使用,随手打字随手翻译,不需要在输入框和翻译软件之间来回切换 不过很多编辑器、输入框或者地址栏劫持了 shift + enter 这个热键,希望下一版里 https://t.co/IQ5q3qOQtR 的开发者能支持自定义热键吧 — 倪爽 (@nishuang) May 10, 2023
每天玩推特,怎么无障碍发英文推、用英文回复老外推文? 用 AI 啊!https://t.co/IQ5q3qOQtR 是一个简单有用还挺有趣的浏览器扩展,用于快速输入外语 在推特输入框里先输入 /en,指定翻译成英文,然后正常打字输入中文,输入结束后按 shift + enter…1、2 秒中文就能翻译成英文…发送😂! #设计AI https://t.co/fzAqSt7Oj0 — 倪爽
怎么设计一个设计师作品集? 有很多种方法,这位设计师选择以“真实”为主线 一般设计师在设计作品集时,会有意无意地过度包装(装逼),其实效果并不好 – 面试官、未来上司阅人无数,一眼能看出好坏,而且多数包装都搞错方向了、并不诱人 不常见到设计师分享设计作品集的思路👍 #设计师使用手册 https://t.co/4j2uKFBads — 倪爽 (@nishuang) May 1
转发推友分享的资料 https://t.co/hjWrmCZNYw — 倪爽 (@nishuang) May 10, 2023
想不起来那个单词?AI 来帮你 Word Genie 单词精灵是个很有趣的小工具,它把 ChatGPT 们善于翻译、能理解自然语言的两大能力,结合成一个学习和使用英文单词的实用工具 https://t.co/vjBy2NMvGd 使用方法很灵活,效果也非常好 – 先试试描述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名词:那种有胡子的小狗,Schnauzer… https://t.co/gK4bvk7s8o ht
我也遇到了 估计是人多卡住了,过一两分钟再试就可以了 https://t.co/qFdMjSW1Iq — 倪爽 (@nishuang) May 10, 2023
现在的功能还比较原始,主要偏重于说话的节奏。而且分析结果也不太直观,看完提示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调整、改进 不过这个打开网页立刻使用的形式很好,开发者说即将推出更多分析功能,那就耐心期待一下吧。就算他们搞不定,肯定还有其他开发者推出相似功能的工具😅 — 倪爽 (@nishuang) May 10, 2023
怎么让英语口语更流利? InstaSpeak AI 是 AI 英语口语老师,打开网页就能用 https://t.co/sFhg1Kwfaa 用法特简单:你按 AI 提供的句子,对着麦克风说一分钟;AI 分析你的发音,指出你词汇量、间隔、停顿等问题,提出词汇建议 普通 AI 口语 APP 重视发音,InstaSpeak 偏重句子的流利程度 #设计AI https://t.co/xrpF97fj7W
按照调查数据和图表,民主党支持者更相信媒体 具体原因我就不冒充专家扯淡了,建议到 google 搜一下英文资料 https://t.co/7lN2f0TGL2 — 倪爽 (@nishuang) May 10, 2023
另一个调查结果也挺有意思,调查了美国人对社交网站上新闻的信任度,并按照年轻人、中老年人分别展示了调查结果: – 灰色小点代表普通美国人 – 紫色小点代表 45 岁以上的人 – 红色小点代表 45 岁以下的人 https://t.co/Sp5bSuuqiv — 倪爽 (@nishuang) May 10, 2023
美国人最相信什么媒体?- 天气频道 国际数据分析机构 YouGov 再次请美国人投票选出他们最信任、最不信任的媒体,并把结果整理成了非常直观的数据可视化图表 图例: – 横轴表示信任度,往右更信任、往左更不信任 – 灰色小点代表普通美国人 – 蓝色代表民主党支持者 – 红色代表共和党支持者 -… https://t.co/oBxaxLASDR htt
最终来说,好的功能往往是满足某些人需求的简单功能,而不是什么理想化的“完美”功能 — 倪爽 (@nishuang) May 10, 2023
这个意思没错 不过现实中很多文章并没有明确的结构,更别说是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只让 ChatGPT 做一层摘要,很难说会摘要出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摘要到底和正文多匹配 如果用分小节的方式获取几组第一层摘要,再拿 ChatGPT 做一次综合性的第二层摘要,效果应该会更好 https://t.co/DOU8kSVYe5 — 倪爽 (@nishuang) May 10, 2023
怎么用 ChatGPT 生成分段摘要 https://t.co/SBCfuALiK3 Recap 在烂大街的网页摘要插件基础上,做了一个有趣、有用的创新:既可以生成全文摘要,也可以单独生成某一小节的摘要 我拿美国编剧罢工的新闻测试一下,先生成全文摘要,呃…泛泛而谈很没意思… https://t.co/f53QzmoKEO https://t.co/eU4hZtnnb4 — 倪爽 (@n
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显然也没有完美的回答,所以现在的流行趋势是“每个答案都是错误答案”🤷♂️ https://t.co/oDUIMFmusk — 倪爽 (@nishuang) May 9, 2023
感谢 @dotey 的中文翻译: https://t.co/TJKZRNHFuY — 倪爽 (@nishuang) May 9, 2023
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话,解释 ChatPDF 等分析大文件的 AI 工具背后的基本技术:向量数据库和 embedding 也解释了怎么实现语义搜索,即像真人说话一样,按意思来模糊发现内容,而不是搜关键词。这是ChatGPT类产品自然语言交互的一个关键 说得很清楚,英语果然是世界上最好的编程语言、设计语言 #设计AI https://t.co/jMWoKsP4HJ — 倪爽 (@nishua
我把“倦怠期”mute 掉了 逻辑很简单: – “AI倦怠期”本来就是个愚昧的话题 – XX期、XX性、XX化、XX主义、XX逻辑……全是炮制稀缺、伪造价值的诓人话术 – 流量话题时效性都很强,下周你不关心的话题、本周也没必要关心 – 最重要的:你花在“AI倦怠期”话题上的每一分钟,原本都可以用来学AI、用AI创造 https://t.co/pPbk
前面的推文已经说清楚了,就是推荐合作伙伴的产品 为什么要把正常的硬推广伪装成软文? https://t.co/Uf4PhWVZ1O — 倪爽 (@nishuang) May 9, 2023
AI 合成真人语音的又一个小突破:模仿真人说外语 很多人应该看过这个视频里的 Jordan Peterson 的英语访谈,不得不说这个视频里用 AI 合成他说西班牙语的效果还真不错,符合他音色、还很自然 不过 AI 没能模仿他标志性的刻薄语气,AI 你还要继续努力 #设计AI https://t.co/CxZNjiDSHC — 倪爽 (@nishuang) May 9, 2023
1,这个问题里跟技术相关的部分,显然超出我能力和知识范围了,转发出来呼唤专业人士吧 2,这个问题也涉及了 AI 的生成质量,以及背后的用户心理学。这方面我倒是琢磨了好久,借推友的问题来分享一下我的观察 简单而言,按照我的观察,很多人盛赞 ChatGPT… https://t.co/hPCVGR3u13 — 倪爽 (@nishuang) May 9, 2023
美国人/其他各国老外说 Generative AI 的比较多,也有说 AI-Generated Content 的。注意 AI 后面有破折号,英语真是太多细节了 这种专有名词上的小细节,其实也存在文化歧视 之前另一个文化歧视的例子是 Instagram 的缩写,国际通用的说法都是 IG,只有韩国和国内说土鳖的 INS😂 #活到死学到死 https://t.co/fjwrvO6hik —
首批 Starlink 卫星是 2019 年 5 月发射的 https://t.co/2ddeRFlEay — 倪爽 (@nishuang) May 8, 2023
目前(2023年5月8日)有 3457 颗激活的 Starlink 卫星👀😱 https://t.co/DoBF7XEvjm — 倪爽 (@nishuang) May 8, 2023
在社交网站上怎么回答问题 寻求答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借推友的“问题”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1,质疑问题 提问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技能,有人专门写了书来教你怎么提问(https://t.co/fEuJ5A41Xd),所以从概率上说,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垃圾问题、劣质问题。 -… https://t.co/O8PvM5Z4se — 倪爽 (@nishuang) May 8, 2023
44/ 怎么空手分离蛋黄和蛋清? 做烘焙、炒鸡丝等等场合总需要把蛋黄、蛋清分开,没想到最简单的方法是先摸摸大蒜头、然后直接用手把蛋黄拿出来👀 同问:人类最初是怎么发现这个技巧的???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wHqM4XWSck — 倪爽 (@nishuang) May 8, 2023
有人把小黄鸭调试法做成了 AI 语音聊天 APP https://t.co/GD3sCt2aWA 以前你只能一个人对着小黄鸭说话,现在 AI “小黄鸭”还能跟你对话😂 现在 AI 语音个人伴侣越来越多,这款 APP 很巧妙地加入了“小黄鸭”概念,好创意!可惜界面主色调是紫色! #设计AI 注:小黄鸭调试法 https://t.co/r6YgHftUBe https://t.co/zy8fBXeDP
怎么用 Midjourney 设计品牌辅助图形 作者是品牌设计公司创始人,尝试用 Midjourney 优化品牌设计流程 因为 Midjourney 很难精确控制结果,他们用现成的配色方案和 /blend 命令,来把图形混合成理想的效果 https://t.co/X3fTJJgh63 #设计AI 注:并非用 Midjourney 设计 logo,只是设计辅助图形 https://t.co/VT6s
我怎么挑选学习AI的对象 1,只选能提供价值的人 比如Sam Altman对人类有价值,但对学习AI没价值 2,优选使用 AI 创造产品和作品的人 比如 @lvwzhen 做了系列AI工具 3,选择正在学习AI的人 比如 @dotey 老师帮大家“翻译”各种AI技术 4,回避只有观点、没有想法的人 同样思路适合学习各种新东西 — 倪爽 (@nishuang) May 8, 2023
跟谁学 AI? 每个人都想学习 AI,但多数人下意识地关注业界领袖、分析师、投资人、研究者这些理论性的人,甚至关心空口说大话的产品经理 按我经验,学习 AI 这样的新技术,最好的学习对象是真正动手使用新技术的人 – 推荐推特上优秀 AI 创造者、开发者、创作者、分享者 https://t.co/GEM28Gv4WU — 倪爽 (@nishuang) May 8, 2023
43/ Beatboxing 的 13 个级别 也是来自 Wired 的 Levels 系列,由某个领域的专家从简单到专业到极致,向你展示和讲解一种技能 https://t.co/enZpKolWLL 不得不佩服 Beatbox 艺人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远不是简单地模拟鼓点、节奏和旋律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PYvGzd4LZ8 — 倪爽 (@nishuang)
42/ 说话声音“咔嗒咔哒”是什么体验? 非洲南部方言里,说话时会使用咔嗒声来发音,这位南非兄弟详细介绍了这种极其有特色的语言 听他一边说 coca cola、canada 一边发出咔嗒声,太不真实了 他的 youtube 频道:https://t.co/EtrrBz6ESC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6FAyhxMjBx — 倪爽 (@nishuang) May
拟物化设计的白噪音 APP 把对收音机的想象、对 iOS 6 的回忆变成了独特的手感和体验 https://t.co/pmjkblfcC7 #设计参考 https://t.co/EPOeKT3YQd — 倪爽 (@nishuang) May 8, 2023
瑞士卡达的雀巢联名自动铅笔 卡达特别擅长和著名艺术家、品牌联名,这回联名款使用了回收的雀巢咖啡胶囊 我每次网购雀巢咖啡胶囊,雀巢都会附赠一个预付了邮费的 UPS 快递袋子,胶囊喝完后都收集起来,封袋直接交给 UPS 寄回雀巢 说不定这些卡达笔里也有我喝过的咖啡胶囊里的铝元素😂👏 #设计参考 https://t.co/v7FCPufSEm — 倪爽 (@nishuang) May 7,
我就不这样 我是在书店、图书馆待一会儿就想小便 — 倪爽 (@nishuang) May 7, 2023
41/ 你是不是一逛书店就想大便? 今天听 NPR 的节目(https://t.co/O7ylAFGmvS),说很多人都这样,这属于 Mariko Aoki phenomenon / 青木麻里子现象 名称来自 1985 年,一位名叫青木麻里子的日本女性给杂志的投稿,结果投稿引起了广泛共鸣 一种解释 https://t.co/wq7lYTa9wW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 倪爽 (@nis
和上一代文字转语音/TTS 相比,Wondercraft AI 这一代语音产品整合了新的语音合成 AI 和类 ChatGPT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 AI 前者可以合成更自然的声音,或者合成某个特定人的声音(比如合成乔布斯的声音) 后者可以把简单的草稿和素材,自动改写成有一定质量的播客节目脚本 https://t.co/SJUvrqNglC — 倪爽 (@nishuang) May 7, 2
并非我刻意丑化产品,厂商自己拍的标准产品照也是这么索然无味 像工厂里监测测试样品里有多少杂质的某种仪器 https://t.co/w1RNPKBZ7L — 倪爽 (@nishuang) May 7, 2023
商场里的咖啡豆磨豆机 现在性冷淡设计越来越多了,如果没有品牌故事、品牌文化做支撑,那就基本上没什么人味了 #设计参考 https://t.co/PyPZ69Jb7u — 倪爽 (@nishuang) May 7, 2023
更新: Wondercraft AI 团队的人给我 DM,提供了折扣券 使用 NISHUANG50 这个折扣券,可以在购买 Wondercraft AI 的托管和收费计划时获得 50% 折扣/五折 折扣券总共 25 个名额、有效期到五月底 https://t.co/2OUEbMBAyD https://t.co/JOMTifMlYw — 倪爽 (@nishuang) May 6, 20
感谢推友制作的繁体中文版,9 集 https://t.co/kauoWlLayW — 倪爽 (@nishuang) May 6, 2023
Wondercraft AI 官方 blog 里介绍了他们运行一个月的收获,有l几句比较有意思 – 适合生成单口、解说类型的播客节目,不适合对口、多人节目 – 成本还是不够低,约 1 元人民币/分钟 https://t.co/TNuG8RNrsW — 倪爽 (@nishuang) May 6, 2023
Twitter 支持 inline video / 在长推文的文字内部插入视频 了? 马斯克果然是在视频上下了重注 https://t.co/IbXY5zCZ2u — 倪爽 (@nishuang) May 6, 2023
怎么用 AI 把一个标题、一段文字变成专业级别的播客 声湃利用 AI 把播客音频转文字的服务已经内测好久(https://t.co/FOCBEa9ZLP),YC 成员 Wondercraft AI 做了一个完全相反的项目:用文字生成专业播客 https://t.co/r7INWbwFQA 不说废话,照例我来亲手测试一下。现在 Wondercraft AI… https://t.co/e8vzdIc
简述用水流演示声波的原理 https://t.co/PDqjn9KndD — 倪爽 (@nishuang) May 6, 2023
以前介绍过怎么用水流演示声波 https://t.co/gEOahRXpEK — 倪爽 (@nishuang) May 6, 2023
40/ 怎么看到声波 – 用水流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视频来源见粗体小字 https://t.co/364sG1JfV0 — 倪爽 (@nishuang) May 6, 2023
更新: 在国内怎么更稳定地使用 ChatGPT 上周介绍的这个正规的 ChatGPT 代理服务,增加了两个重要功能: – 可以单独购买点数,适合写论文、做研究等临时需要大量使用 ChatGPT 的场景(图一) – 推荐朋友使用获得的佣金,可用于购买点数和订阅(图二) 欢迎大家使用我的优惠码 SHUANG 享受八折优惠… https://t.co/9OXmwfiMJf htt
GPT-4 时代的新闻推荐算法:只读最重要的新闻 https://t.co/xez5VyhvoM 这个极简新闻网站,每天用 GPT-4 阅读 1000 篇重要新闻,并按量级、规模、潜力和新闻来源可信度来给新闻打分,最后推荐“重要性”大于 6 的新闻 比如今天只推荐了四则新闻: – 新冠动态(美国停止新冠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的意义)… https://t.co/qufeWJ5iyh http
谷歌官方说明 https://t.co/u3JNqx2lvI — 倪爽 (@nishuang) May 5, 2023
谷歌要在浏览器地址栏放弃“小锁”图标 早年谷歌强推 https 标准,非说没有小锁的网站不安全。现在谷歌又说大量钓鱼网站也有小锁,小锁让用户误认为钓鱼网站安全可信 所以谷歌决定把小锁替换成新图标 然后钓鱼网站就不用新图标了?有点逻辑好不好! 俗话说得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人都不是好东西 https://t.co/j7avzO5DW8 — 倪爽 (@nishuang) May 5, 20
39/ 著名的土耳其咖啡 下面盘子里装的是热砂,用于加热小壶/小杯里的咖啡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6MUZkkp9vb — 倪爽 (@nishuang) May 5, 2023
另外,微软做了一个“小动作”:在 Outlook 和 Teams 里打开链接,会强制要求使用 edge 浏览器 看来投资 OpenAI 的 110 亿美元一定要尽快赚回来 — 倪爽 (@nishuang) May 4, 2023
微软全面开放了 Bing Chat – 所有人可以使用(注) – 多模态,支持回答图片、视频 – text-image 支持中文在内的多种语言 – 支持聊天历史 – 开放平台,支持第三方插件 广告视频非常漂亮 微软官方的定位是“重建搜索引擎” 挺好的,但我真不想用 edge 浏览器 #设计AI 注:有人说不支持中国区 IP https:/
沙丘 / Dune 发布了第二部 / part two 的预告片 预告片拍得/剪辑得这么破碎,完全 get 不到重点啊 11月3日公映 https://t.co/3fSooxriVt — 倪爽 (@nishuang) May 4, 2023
之前我测试的 Dolores 虚拟恋人 APP,开发者给我 DM 说正式上架了👍 https://t.co/G7iGCtOxDs 开发者建议试试看新版与之前的beta版有何不同 #设计AI ps:开发者提醒说“不需要您帮忙转发,只是分享给您这个好消息”,中国话太复杂了、我也不清楚前半句到底什么意思,那我还是善意地冒犯一下开发者吧 https://t.co/eOOnbecFNT — 倪爽
学习了四种利用 AI 对长文生成摘要的方法(第四种见 https://t.co/1rbB2Flhmn),我看到的结论就是: 想生成理想的、高质量的长文摘要,要么得花很多钱、要么得花很多时间(另一种花钱) 换言之那些为长文“瞬间”生成摘要、免费生成摘要的,生成质量都不怎么样 #设计AI https://t.co/pBp4YHZo2Z — 倪爽 (@nishuang) May 4, 202
Figma 如何从游戏世界中汲取灵感 作者是 Figma 的工程经理,讨论了开发游戏界面与构建 Figma、FigJam 间的相似之处,以及为什么 Figma 的技术栈更类似于游戏引擎而不是 Web https://t.co/4OAFiSIply 主要问题来自多人协作,因此 Figma 会在实现技术、功能模块协作、多人操作的交互等方面借鉴游戏 https://t.co/GNdmCNQwhK &md
不清楚。估计就是你说的原因 说起来和马桶提供大小两个冲水按钮是一个意思 https://t.co/oSxWYKXH7V https://t.co/bZR48agL49 — 倪爽 (@nishuang) May 4, 2023
阅读时用 ChatGPT 列重点、生成摘要,再一键保存到 Notion,感觉很有用吧! AlitaAI 在传统 save to notion 之前增加了一层 ChatGPT,方便你在采集原始素材之前先处理一遍信息 产品创意很好也有实用场景,不过我测试下来,现阶段的功能是一个通用 ChatGPT 工具外加一个不起眼的保存到 notion 功能… https://t.co/MlBt55hoUs &md
魔镜魔镜我是不是世界上… 锁推推友 @yesheng001 开发的 ChatMirror,用 ChatGPT 式的自然语言聊天和白雪公主里的“魔镜”结合,创造一个有点神秘、有点奇怪的聊天机器人 https://t.co/m9lq5lHemP 用 GPT 创造聊天机器人、虚拟伙伴甚至虚拟性伙伴都很常见,这个 APP 的创意最有趣… https://t.co/BeyxbtJYOf https://t.
平行世界相机 选好朋友的照片之后,朋友们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的照片就会呈现在你眼前 很有意思的创意,在一堆假装很有创意、其实特别没劲的 AI 换脸 APP 里脱颖而出。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处理速度很快 回复原推文可以先行使用 #设计AI https://t.co/jVjvo4cBZZ — 倪爽 (@nishuang) May 4, 2023
38/ 为什么现在音乐节、演唱会的音效比以前更好? 以前用水平扬声器阵列,把声音指向不同方向,导致现场不同位置听到的声音不一样,而且左右两组扬声器阵列之间的声音受到干扰、效果很差 新的扬声器使用垂直阵列,观众左右移动时,声音效果不受影响 https://t.co/hxwaT3IPm9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u4kbXlNJ4o — 倪爽 (@nishuang)
工业设计师怎么制作原型 这个视频展示了 Mayku 桌面吸塑成型机,用于快速制作原型。机器的设计来自英国的 beta 和瑞典的 teenage engineering 照片是用它制作的不同材质和表面处理的原型 https://t.co/RCQuBAxlZ3 #设计参考 工业设计制作原型总是比较困难,少了很多互联网产品的拍脑袋、任性设计 https://t.co/ZsGVat00GJ https:/
为什么要设计两个把手的啤酒易拉罐 著名设计师佐藤大的 nendo 设计公司,为啤酒爱好者设计一款新易拉罐,自带两个把手: – 拉开第一个把手,开口较小,用于倒出啤酒的泡沫 – 拉开第二个把手,开口较大,用于倒出啤酒 最终形成完美的 7:3 “啤酒-泡沫”比例😂 #设计参考 https://t.co/N7iEpQejRz — 倪爽 (@nishuang) May
37/ 这个彩条图案,是超市条形码、微信登支付二维码的前身,世界上最早的条形码 来自 1960 年代,发明者把早期计算机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结合起来,用条形码追踪美国货运火车车厢的运行轨迹、记录 详细介绍它的发展和衰落以及重生 https://t.co/EMp5AoKxfv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II7NcfCnZ2 — 倪爽 (@nishuang) May 4,
36/ ⚡️静电⚡️ 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快速转动,会积累大量静电,如果不做好预防措施,这些静电会损伤风力发电机设备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BS96e6Lu1u — 倪爽 (@nishuang) May 3, 2023
另外一个 AI 生成 logo 的服务,你输入公司简介,AI 帮你生成 logo。19.99 美元可以生成 200 个候选 logo 结果比上一组艺术一点点,但也是很怪、不正常、甚至吓人 下面的例子分别是时尚公司、植物租赁公司各两组 logo #设计AI https://t.co/EAqdbsAcXh — 倪爽 (@nishuang) May 3, 2023
AI 设计图标/icon 效果怎么样? 现在用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等 AIGC 工具绘画的很多,少数人尝试用它们做设计 某人用 AIGC 生成一堆图标,9.99 美元一个开卖,可惜每个图标都很怪、甚至吓人,活生生的反面案例 AIGC 工具谙熟各国各种审美观,但没法改善制作者本人的审美观 #设计参考 https://t.co/EKIcCiCI0w —
怎么设计一本电子书(1) 有好心人制作了“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Steve Jobs in his own words”的中文网站 https://t.co/eZ7J2MTqv2 翻译来自 flypig 老师,以我的标准,翻译得挺克制,基本没有炫耀中文文采、也没有夹带私货。感谢翻译!… https://t.co/42JWuH9dpB https://t.co/VSTl
35/ 自己发明制造的超小型气垫车/Hovercraft 来自 @microhovercraft ,他的推特账号里有建造过程和其他测试、演示 https://t.co/T5VnxX1Q3q — 倪爽 (@nishuang) May 2, 2023
多功能的 Chat 工具 Chat Chat https://t.co/UGMheWqrcl 我测试了搜索和抓取网页内容这两个功能,都失败了。中途还去 Google 申请了 Search Engine ID、Search API Key,浪费好多时间 UI 和 UX 设计不太好,要么不会操作、要么操作出错…也很挫折 当然,开源项目的价值在于开源,支持! #设计AI https://t.co/3FJ
以前介绍过同一系列的 TX-6,世界上最小的调音台 https://t.co/M7Cnj4pUWH — 倪爽 (@nishuang) May 1, 2023
teenage engineering 的新话筒 CM-15 大振膜、心形指向性、自带前置放大器,无线话筒,支持三种不同接口 外观设计也是眼前一亮,非常符合 teenage engineering 风格。和之前的 TX-6 迷你调音台一样,同属现场系列,都是方盒子铝合金外壳,侧面有巨大的拨动开关 https://t.co/hqjxObwQ77 #设计参考 https://t.co/nFMakeQo
34/ 老式的凸版印刷机,Letterpress printing machine 现在也用在印名片的场合,可以在纸上印出凸起、烫金等效果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Z6Y8QnaTfV — 倪爽 (@nishuang) May 1, 2023
补充 https://t.co/cmGag73Hso — 倪爽 (@nishuang) May 1, 2023
怎么让搭讪女孩变得更尴尬 还记得“生活大爆炸”里几个低情商男怎么跟姑娘搭讪吧?这个工具可以让尴尬再放大十倍:你选好场景和语气,类 ChatGPT 的 AI 帮你准备台词 比如在海滩遇到姑娘,就问“你是美人鱼吗…”,太尴了 https://t.co/DEd4XKAp1g 可以鼓励你朋友都用这个,他们尴尬你拾果子 #设计AI https://t.co/sZb5WTutq0 — 倪爽 (@n
33/ 汽车差速器工作原理 因为有了差速器,两侧的轮子可以按照不同速度转动,汽车转弯才变得可行 youtube 上有很多几十年前的老科教片,今天的技术和那时候的技术相比,很多基本原理相似、但实现方法已经非常不同 btw:这个解说员读 wheel 时,w 不发音,美国不少地方方言都这样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AsRaYLJox0 — 倪爽 (@nishuang)
一手体验 https://t.co/ewz3U6vk2D — 倪爽 (@nishuang) May 1, 2023
我不太习惯触摸板使用时手指、手掌往上翻的感觉 而且设计师嘛,成天都要做精确的拖拽动作,触摸板不适合干这个 https://t.co/wIjN4BE7Mt — 倪爽 (@nishuang) May 1, 2023
这只鼠标用了 10 个月后出现了滚轮打滑 https://t.co/qpOpSFcnMn — 倪爽 (@nishuang) May 1, 2023
以前还介绍过 Dyson 真的发布产品后引来的不适感觉 https://t.co/DRfuZ0liU8 — 倪爽 (@nishuang) May 1, 2023
完整视频:https://t.co/qKeSh6k4Lx 以前介绍过 Dyson 发明了这个不太真实的专利 https://t.co/RTbWH57taC — 倪爽 (@nishuang) May 1, 2023
像科幻人物一样戴着奇怪装备上街是什么体验 iJustine 姐亲自演示了来自 Dyson 的 Zone 耳机和个人空气过滤器 设计非常科幻,戴起来的效果也特别不真实,虽然设计早就公布,但真的看到真人佩戴效果,我还是觉得太夸张了😂 #设计参考 https://t.co/qeHzY760oS — 倪爽 (@nishuang) May 1, 2023
32/ 为什么要把炉灶做得这么松松垮垮都没法保持水平 为了在帆船上使用时保持锅子水平 来自 https://t.co/6qHLeSeNmq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rMrk8ZPqNv — 倪爽 (@nishuang) May 1, 2023
以前还介绍过 Dyson 真的发布产品后引来的不适感觉 https://t.co/n850ArRuvT — 倪爽 (@nishuang) May 1, 2023
以前介绍过 Dyson 发明了这个不太真实的专利 https://t.co/sAUtGtFJqn — 倪爽 (@nishuang) May 1, 2023
31/ 纽约的 Verrazzano-Narrows 大桥,在大风中发出了奇怪的声音 像“环太平洋”或者“哥斯拉”里巨型机甲运动时发出的噪音 注:大桥(和各种高楼等等)是有弹性的,而且桥面分成很多段,两段桥面之间有伸缩缝(视频后半部分拍到了)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视频来源见粗体小字 https://t.co/rbeDedKoph — 倪爽 (@nishuang) May 1, 2023
高级版(39美元/年,79美元买断)支持多种语言 https://t.co/Cuk9t1qzxu https://t.co/Sh4VsoXBTR — 倪爽 (@nishuang) Apr 30, 2023
还能查看原始的音频转文字稿 设计简单直接,而且网页版、不必下载 APP 音频转文字的工具很多,多数只停留在转文字功能;AudioPen 在转文字的基本功能之上,包装了一层美国人很习惯的语音笔记功能,再用 AI 解决语音笔记都是线性记录的、不方便整理的缺点,做出了一款差异化产品 很聪明的产品定位 https://t.co/1FhhNVkJLx — 倪爽 (@nishuang) Apr 3
怎么把脑子里凌乱、没有头绪的想法,变成条理清晰的文字 https://t.co/xwX8P3GAhg AudioPen 是个特殊的音频笔记工具,你直接把杂乱的想法说出来,它不但录下你的声音,还会直接转成文字,并用类似 ChatGPT 的摘要功能,把它们全都整理成清晰的文字 我拿乔布斯的发言测试一下,效果还不错👀 #设计AI https://t.co/A6XTybdXz8 — 倪爽 (@
这个设计似乎很合理 https://t.co/U7dZtyuC3W — 倪爽 (@nishuang) Apr 30, 2023
估计大家都没有注意到乔布斯档案馆、以及乔布斯这本书的 logo 这个抽象的 logo 描绘的,其实是苹果树和树下的一个苹果 这个极简的设计,和苹果公司最初的 logo 相呼应,那是一个版画风格的复杂图画,描绘了牛顿在苹果树下的著名故事 好的设计,总是充满故事🙌 #设计参考 https://t.co/fPQZnEnIob https://t.co/YGHhAL0TX0 — 倪爽 (@ni
怎么快速判断 ChatGPT 流量号推文 很简单,看它重点表达情绪还是传递信息 举个例子:ChatGPT 流行之后,Youtube 上一多半 ChatGPT 视频封面都是惊悚脸,标题换着法子说 insane,主播语气要多震惊有多震惊…全部都在渲染情绪 我现在看到推特上的流量号推文,脑海就浮现各种惊悚脸,然后就瞬间避坑了 https://t.co/sRntJ5bXtf — 倪爽 (@ni
感谢推友提供的线索 自动扶梯上有蓝色标记出的特定几级阶梯,专门用于轮椅。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工操作 https://t.co/ecWdve8Hvr — 倪爽 (@nishuang) Apr 29, 2023
我修过N个鼠标,修滚轮为数不多 上次我尝试修鼠标时,不小心把导线弄断,这次就学乖了 上次修复滚轮用的是化学方法,用酒精把滚轮外圈橡胶和内部滚轴之间的油渍洗干净,这次用的物理方法,直接把二者粘住 每次一点小进步 https://t.co/XkSwpKeVqx — 倪爽 (@nishuang) Apr 29, 2023
我用过的每个鼠标,最后都死在了滚轮打滑,滚轮连续转动时无法连续滚屏 每次都扔掉也很浪费,这次来自己修理一下 Youtube 有拆解视频。拆开后忘记拍照了,借用网图 故障原因是箭头那儿滚轮外圈橡胶和内部滚轴打滑,用超级万能胶把它们粘住就不打滑了 唯一需要的工具是一套螺丝刀 #活到死学到死 https://t.co/g3xgvpRkdf — 倪爽 (@nishuang) Apr 29, 2
好像是自动感应的 — 倪爽 (@nishuang) Apr 29, 2023
Wow!日本的自动扶梯自带了“轮椅模式” 使用时两级阶梯合并起来成为一个平面,轮椅k就能很从容地停在上面乘坐自动扶梯了 视频里看不出来怎么操作才能进入“轮椅模式”,等日本的推友分享经验🙏 #设计参考 https://t.co/dPg8PgMwSt — 倪爽 (@nishuang) Apr 29, 2023
忘了一个关键性的测试结果 Dolores 这个 APP 主打语音版的虚拟角色,同时也提供了文字版 因为缺少近乎真实的人声,以及人声带来的共情,文字版的 Dolores 更僵硬、更像普通客服聊天机器人 这也旁证了电影“Her”为什么要用人声来作为 AI 的主要交互手段,而且请了声音性感的斯嘉丽.约翰森来给 AI 配音 — 倪爽 (@nishuang) Apr 29, 2023
手工制作和拍摄的定格动画,黏土动画 创意和极其有耐心相结合的艺术,拍摄 1 秒长的动画,需要给动画角色做 12-24 个不同的动作,每两个动作之间变化很细微,最终的动画才足够流畅 来自 @laikastudios https://t.co/UJLiNceZu3 — 倪爽 (@nishuang) Apr 29, 2023
再次感谢推友制作的中文版,这次提供了全部 9 集🙏🙌 https://t.co/MhAp0juJ6C — 倪爽 (@nishuang) Apr 29, 2023
这个 AI 造型师 APP 在普通的个性化造型 APP 基础上,增加了类似 ChatGPT 的自然语言对话能力 比如这是测试 AI 发型师,我可以大大方方地说“我也没概念”,它能理解我的意思,并避免废话、直接给我建议 因为我设定个人特征时选过白色运动鞋,AI 就总给我推荐这种很随意的休闲风格了😂 https://t.co/kfAnqytaLc — 倪爽 (@nishuang) Apr
今天要去见朋友、不知道穿什么、找 AI 造型师帮我选衣服…靠谱吗? https://t.co/NyCEBIj1r8 MOD 是 AI 驱动的个人造型师,测试时我假定自己是年轻姑娘 APP 强迫我做二十多个选择题,以确定我身材、喜好、穿衣风格。终于选择 AI 造型师之后,她很啰嗦问我问题,最终推荐了几套衣服 结果ok #设计AI https://t.co/XlO0KPTM1r — 倪爽
跟着 AI 学英语 又一个 AI 口语英语陪练 https://t.co/tfQQuv21GA 来自 AI 英语翻译工具 Trancy 的 AITalk 提供多种话题,旅游、餐饮、商务等。用户可以自选话题进行练习,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比如词汇量、语法和发音 AITalk From Trancy 还支持多种语言,含英语、中文、日语等 #设计AI https://t.co/2Pf9zzF5TA &m
Testflight 地址: https://t.co/IXfJw8vAh6 引用开发者自己的介绍: 下载TestFlight、科学上网就能使用。因为消耗我自己的Token,总人数有限,如名额已满请谅解。 和市场上所有的ChatGPT客户端都不同,Dolores拥有本地记忆,是一个和「虚拟小镇」论文相似的拥有反思、总结能力的Generative… https://t.co/zc85gEXAje &
跟 Westworld 西部世界里的 Dolores 聊天 推友 @immazzystar 开发了一个虚拟恋人 demo 里的 dolores 有性格、有想法、和你有共情。我测试时遇到的她像客服,缺少个性、也感觉很难“养成”👀 UI 的这个橘红色,应该来自十年前那部男主爱上 AI 的电影“Her” #设计AI https://t.co/XmQvPmfbwZ — 倪爽 (@nishuan
推友开发的虚拟恋人😅 https://t.co/nv23DlwTna — 倪爽 (@nishuang) Apr 28, 2023
在今天的 LLM AI 大潮里,苹果怎么变成了二流、三流角色? 虽然苹果推出了跨时代的 AI 助理 Siri,但高层在 AI 产品的决策上极其保守,不能忍受会出错的 AI,内部创新的新 AI 助理 Siri X 也被高层扼杀… 真是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命数 长文介绍内情: https://t.co/uZ9KvlWqxv #设计AI https://t.co/JGPeP0Udli — 倪爽
今天抽空学完了 不是走马观花那种“学习”,我一边看教程、一边就在旁边浏览器窗口里做测试,不是测教程里的提示语,而是按教程的建议、改写我以前写的提示语 – 学思路比学方法更重要 算是我学过的 prompt engineering 教程里最简单的,最大优点它是 OpenAI 官方视角,根正苗红不会误入歧途 再次推荐 — 倪爽 (@nishuang) Apr 28, 2023
备注: 测试 Opera One 或者 Arc 这些新浏览器,别光秃秃地从零开始测试 – 如果没有书签、Cookie 等等个人信息,所谓的测试只不过就是“看看” Opera One 的设置里有“Import bookmarks and settings”选项,我直接把我主力浏览器 Chrome 的数据全导入了,ChatGPT 也帮我登录了…这样就能认真对比测试了 https://t.c
更新: 这个神奇的 TextGPT 是一位程序员的周末项目,他近年来一直在琢磨短信相关产品,Indiehacker 上有对他的采访:https://t.co/uaDZILy8AE 另外这个产品还在改进中,现在支持了上下文长期记忆 https://t.co/Lt0e0HJxj1 开发者解释了上下文长期记忆的实现方法 https://t.co/t12y7Llm7v — 倪爽 (@nishu
感谢推友翻译了中文版 https://t.co/xwv6KsZmGZ — 倪爽 (@nishuang) Apr 28, 2023
Opera One 浏览器的信息架构和 UI 设计的确有不少创新 截图分别是: – 访问页面时,可以直接呼出自带的 AI 功能 – 在左侧 sidebar 工作区里,直接使用嵌入的 ChatGPT – 首次启动时显示 Speed Dial 界面,视觉风格很未来 https://t.co/loHAKeVAb6 — 倪爽 (@nishuang) Apr
AI 时代的浏览器应该长什么样? 本周 Opera 推出了 Opera One 浏览器,原生支持摘要、改写等 AI 功能,还可以在左边 sidebar 里直接使用 ChatGPT https://t.co/bEEePSD6ty 它在设计上也突破了 Chrome 们的俗套,创造了 tab 分组,以及多工作区、左侧 Sidebar… https://t.co/WC2qZ9SlNz https://t.
作者也考虑了怎么“对抗重复练习带来的单调、疲劳”👏 https://t.co/vpZqZ45CLR — 倪爽 (@nishuang) Apr 28, 2023
这个问题有意思👏 “书”是一组相关信息/内容的结合,跟承载它的载体/媒介关系不大 书既可以是普通纸质的,也可以是电子的、有声的,或者盲文那种凸点的 传统书是静态的,现在的书也可以是交互的、非线性叙事的(比如日本那些“视觉小说”介乎于书和游戏之间,算是能玩的书) https://t.co/eSc2DVpkq7 — 倪爽 (@nishuang) Apr 28, 2023
果然纸质书的质感比电子书好得多 手感应该也不错 #设计参考 注:电子书排版往往会损失掉很多版面和装帧设计,比如这本书的 epub 版电子书,文字间距明显比较局促,也缺乏版式设计的美感和协调,这本纸质书没有电子书的这些问题 https://t.co/afjhxZpepC — 倪爽 (@nishuang) Apr 28, 2023
这个 APP 本质上也是死记硬背学外语,这类 AI 口语练习 APP,乃至更宽泛的英语学习 APP,都有个共性的问题:怎么帮用户对抗重复练习带来的单调、疲劳? 用 AI 生成有趣对话来对抗单调、疲劳,也未必能坚持太久,所以以多邻国为代表的很多… https://t.co/QeLQRQVIOB — 倪爽 (@nishuang) Apr 28, 2023
用 AI 陪练来练习口语,现在可以跟着福尔摩斯、哈利波特、小王子他们学口语 有跟读、翻译、自由聊天三种模式,AI 角色除了会判断你的发音、语法,也有一点智能。比如我不认识 Ganyu 那个角色,最后聊天问清楚了她到底是谁… https://t.co/sRD79rCI5W — 倪爽 (@nishuang) Apr 28, 2023
可以设定说话风格、指定特定的聊天主题,还可以自定 prompt 我设置 prompt 指定她说汉语,她就变成“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那种基本听不懂的汉语了 https://t.co/oupcbUTAmt — 倪爽 (@nishuang) Apr 28, 2023
打电话给 Annie,跟她聊天 AI 合成的红发美女,可以下载 APP 跟她“视频聊天”,或者打电话到 +1(640)-225-5726 跟她语音聊天 https://t.co/WgANgP1in3 应该算是强需求,测试下来视频、语音、AI 效果都不错。不过美女 annie 太冷艳了,性感太多、亲切不足…肯定要被人批评说是物化女性了 #设计AI https://t.co/JZQrmZgJHb &m
课程完全免费 入门课程,都比较简单。分基本准则、迭代、总结、推理、转化、扩展和聊天机器人几个章节,讲解和演示都简单直接,没有废话更不会夹带私货,讲解得也很清晰 我学完了80%,有收获 可能因为上课的人太多,偶尔有卡顿。我多开了几个窗口,中途还被限制访问了 – 用 VPN 再访问一下即可 — 倪爽 (@nishuang) Apr 28, 2023
我也来学一下“面向开发者ChatGPT提问工程” / “ChatGPT Prompt Engineering for Developers” https://t.co/CWt0WCRYuO 来自吴恩达老师和 OpenAI 合作的正规教程,图文+视频,有英文字幕,浓眉大眼的主讲姑娘来自 OpenAI,英国口音呢 课程用了 python,我就偷懒直接在 ChatGPT 里测试了 #设计AI https
这位开发者太实诚了,“我去洗澡了”后面没有顺便促销一下洗澡照片 另:这种服务应该按使用量收费吧? https://t.co/i8S7wdCcJh — 倪爽 (@nishuang) Apr 27, 2023
继续: 有推友遇到了奇怪的问题:付款订阅 IdeaChat 之后,账户里的点数还是没有增加、不能正常使用 后来工程师排除出来问题原因是付款时、注册时填写了不同的 email,虽然订阅成功了,但程序不知道该把点数给谁😂 各位记得注册和付款时用同一个 email 啊💪 这是付款界面截图,红框里需要填 email https://t.co/EL1R8prCtU — 倪爽 (@nishuang
Auto Travel,用 GPT 帮你做旅行、旅游规划 各种基于 AutoGPT 功能的工具里,这个应该最实用了✨,我没测试,只从 demo 数据来看,效果挺好的(说实话规划得太细了,缺一点弹性…) 这种工具挺有产品想象空间,能在在时间、线路、交通、住宿等硬限制之上,兼顾喜好、美食、人文等个性化需求 #设计AI https://t.co/yhzIwHGB1w — 倪爽 (@nishu
以前推荐沉浸式翻译插件,分享学外语经验的长文 https://t.co/yctSticxaL — 倪爽 (@nishuang) Apr 27, 2023
再次推荐沉浸式翻译 以 Safari 原生扩展的方式,支持 iPhone、iPad、Mac 电脑上的 Safari 浏览器咯👏 说两句设计: 功能方面已经很强大,英文版设置界面有小错误但不重要 因为支持手机浏览器,“无法隐藏原文”这个以前无伤大雅的设计特色,也变成了明显的问题,毕竟每次滚屏都要多滚一倍的高度,累 https://t.co/9XTbspxSKD — 倪爽 (@nishua
以前的 GUI 风格 https://t.co/luQEvWOx5O — 倪爽 (@nishuang) Apr 27, 2023
古代的 Winamp 播放器,也重生了 现在的定位是创作者和粉丝社区,可以付费订阅创作者,欣赏他们的音乐、播客作品;另外还能收听网络电台 视觉风格从几十年前的夸张金属感、外星人感 GUI 风格,跨越到了 Spotify 风格 https://t.co/03zczyKTeU https://t.co/TWA5ZmbjSg — 倪爽 (@nishuang) Apr 27, 2023
各种程序员,来点评一下这段 SQL 翻译得怎么样:) https://t.co/OGmharLSs6 — 倪爽 (@nishuang) Apr 27, 2023
以前介绍过更复杂的以文字解释图片、从图片生成文字的工具 SceneXplain 它的重点不是生成 prompt,而是详细描述图片里到底有什么、图片内容代表了什么 https://t.co/BfONikWpMB — 倪爽 (@nishuang) Apr 27, 2023
为什么要把图片反向解释成为 prompt https://t.co/bpFt2lxIFi 从文字生成图片、从图片生成图片都很常见,这个工具反其道而行之:你提供图片,它用 AIGC 工具的标准输出对应的提示语 有了这些精确的提示语,以后就能非常精细地生成图片了 #设计AI 照例我用抽象的、缺乏特征的图片来测试… https://t.co/XBRNdLAJ8x https://t.co/9Wq8sQO
备注: 从 SQL 翻译为人类语言时,本来输出的是英文结果,我手工添加了 ChatGPT 格式的 prompt,让它输出为中文 — 倪爽 (@nishuang) Apr 27, 2023
不想学 SQL 语法怎么办? https://t.co/yXeSgwFZHP sqlTranslate 是人类自然语言和 SQL 语法双向翻译器,用了 OpenAI 的 GPT 我也来极速测试一下,也别用英语了,直接上中文吧 从明星八卦数据库里,选出所有被叫做“女神”的女明星 – 结果完全可用😂!反向测试一下,结果也完全靠谱 #设计AI https://t.co/HwllunIXBu
把校车变成学校怎么样? 还是校车标志性的黄色,但造型和功能已经和“哈尔的移动城堡”一个流派了 利用 Midjourney 创作的纯概念设计,来自设计师 Shail Patel https://t.co/qMHPPYeqHF #设计参考 https://t.co/gcXukGoCYP — 倪爽 (@nishuang) Apr 26, 2023
麦当劳为什么要把外卖盒变身户外小桌子 麦当劳在米兰设计周期间推出了限量版外卖盒,把毫无存在感的纸盒变成桌面、把不锈钢的隔离柱变成桌腿,给你在米兰路边安排一张吃快餐、和朋友聊天的小桌 有趣的创意,看完我都想吃麦当劳了…… #设计参考 https://t.co/kRgHguYbAX — 倪爽 (@nishuang) Apr 26, 2023
怎么用 ChatGPT 写推荐信、帮助学生获得剑桥大学奖学金? 这位加拿大的大学教授,先用 ChatGPT 为他学生写了一封完美的推荐信 然后以这个标准化的、什么都合适就是陈词滥调缺少人味的推荐信为基准,反其道而行之,“手写”了一封与之完全相反、充满人情味的推荐信… #设计AI https://t.co/F1A9VUHyz5 — 倪爽 (@nishuang) Apr 26, 2023
插画形式的迷你科幻小说 这位推友从今年1月1日开始,持续更新这部小说/绘本,每天更新至今,一直要更新到 12 月 31 日 整个故事像说梦话,既支离破碎又有说不清楚的线索,每天一集,不知道到底是看小说还是和所有读者一起发梦🥲 #设计参考 https://t.co/OGZKSflZ1G — 倪爽 (@nishuang) Apr 26, 2023
严格地说不是走的短信,是 iMessage 自己的通知,这时的消息气泡是蓝色的;收发短信时,消息气泡会显示成绿色 因为这个短信气泡颜色的问题,导致美国很多没有 iPhone 的青少年被歧视、被欺负,变成了大新闻 https://t.co/dAHd05hMs4 — 倪爽 (@nishuang) Apr 26, 2023
设计 | 把 iPhone 自带的 iMessage 变成 ChatGPT https://t.co/KmfoXfPASX 我每天测试 N 多 AI 产品,它们的设计天上地下、云泥之别,这个 TextGPT 是所有设计里最简单优雅的 – 不用下载 APP、注册密码,直接使用 ChatGPT – 人人会用 iMessage,毫无学习成本 – 还能扩展音频、视频、A
继续: 据我所知 ChatGPT 里的 GPT-4 一直都不承认自己是 GPT-4 https://t.co/ZBld2GztWO — 倪爽 (@nishuang) Apr 26, 2023
继续: 推友 DM 问“你好,我通过你的链接注册了IdeaChat,但是并非向你说的可以使用GPT-4,是我使用问题,还是说GPT-4还需要付费?” IdeaChat 已支持 GPT-4,不用再付费。有两种设置方法: 1 是进入新聊天时,直接在页面中间选 GPT-4 2 是在聊天过程中,点顶部状态栏上的小齿轮,而后选择 GPT-4 https://t.co/i7nhHaEQUO — 倪
这个 Youtube 摘要插件叫做 Eightify,我把它叫做“生成 8 条摘要” https://t.co/DMRh1YOKMk 以前介绍过这个很神奇的插件,每次总是生成 8 条摘要、不多不少。最近几天他们刚发布了新版本 https://t.co/wD7HO4oEYh — 倪爽 (@nishuang) Apr 26, 2023
掌握多门语言的人,快速学会外语的共同技巧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外语方法 #活到死学到死 测试 Youtube 摘要插件时偶尔看到的 TED 演讲,很有趣的演讲。演讲者说善于快速学习外语的人用的方法都不一样,有的直接找人聊天、有的背单词背语法,还有人偷偷观察别人聊天 https://t.co/yE4BfCiUCj… https://t.co/5VS76vxK6v https://t.co/GBR4K
以前介绍过 Atoms 的运动鞋,和背后的设计理念 https://t.co/9PkWpGMGw9 — 倪爽 (@nishuang) Apr 26, 2023
Atoms 鞋终于推出新款 Atoms 是主打舒适的日常运动鞋,除了非常贴心的人性化设计,Atoms 产品设计的低调、低速也令人惊叹,热卖好几年居然只有 000、001 这两个款式 没想到他们和著名 Youtuber MKBHD 合作,推出了由 MKBHD 设计的 251 款式。经典的黑白红配色,低调而不乏细节的设计✨ #设计参考 https://t.co/il7HbILwe2 — 倪
这个测光表 APP 界面设计的灵感来源: VOIGTLANDER VC METER II https://t.co/aLl60eRSOJ — 倪爽 (@nishuang) Apr 25, 2023
应该是直接用手机镜头测光的反射式测光表,适合那些测光不准的各种胶片相机 以前介绍过入射式的手机测光表,需要在手机上接一个测光头……比这个 APP 贵了 100 倍😆 https://t.co/P6dqGEFEYZ — 倪爽 (@nishuang) Apr 25, 2023
LightMeter35,把你的手机变成测光表 设置 ISO 和快门速度的 UI 设计,仿造了传统相机的旋钮,设置光圈的旋钮还画出了光圈叶片😅 最难的这么拟物化的 UI 是用代码画的(某种性质的 SVG?) 如果是我,我会把过曝和欠曝的指示灯换个位置,这样横屏时 underexposed 正好在下面(under…) #设计参考 https://t.co/fFQHJzASFY — 倪爽
没想到炸出来好多宾友 想起来我的宾得已经落灰好多年了😅 — 倪爽 (@nishuang) Apr 25, 2023
继续: 之前大家提出的问题已经转告 IdeaChat 团队,他们已经在官网上添加了 FAQ,解释了大家关心的点数、安全和隐私等问题 https://t.co/LtrztZsSdC 因为 ChatGPT 独特的计费方式,提问和回答都会消耗点数,建议大家仔细阅读说明 另外有推友对产品功能的建议、提到的 bug,都已经安排人跟进 https://t.co/ZtTutOkEsq — 倪爽 (@
开发 APP、软件和网站时还是不会配色,对吧?试试 AI 配色 Smudge 是面向开发者的配色工具,除了传统的自选颜色、从照片选颜色等功能,还能像使用 ChatGPT 一样借助 AI 选配色 比如你输入“长颈鹿”,它就想一下、给你一套长颈鹿配色😂 https://t.co/tiW8xagNF0 支持 iPhone、iPad 和 Mac #设计AI https://t.co/i2jCv8pMV1
我也不懂点数怎么计算,好在新用户会有赠送点数,大家自己体验吧 https://t.co/u0b7zhjf6I 附上直接用 OpenAI 原装 ChatGPT 做对比测试的结果 同样的问题,回答结果很相似(注:ChatGPT 每次回答同一问题,答案通常不会完全一致) 大家如有问题,先在下面回复里提问,晚上我一并转给叔叔们 https://t.co/Vkfymhn9CX — 倪爽 (@ni
在国内怎么更稳定地使用 ChatGPT 推荐一下合作伙伴的 IdeaChat,一群中老年互联网叔叔开发的正规 ChatGPT 代理。目前支持 GPT-4 和 GPT-3.5 https://t.co/95wUlrAFZf 使用我的优惠码 SHUANG 享受八折优惠 临时玩玩 ChatGPT 的话可以找“免费”方案先混个脸熟,真想把 ChatGPT… https://t.co/YINbRCBxMl
配色方案 文字弹跳的效果像…果冻😅 https://t.co/hEB9kzcFTj — 倪爽 (@nishuang) Apr 24, 2023
像摄影大师一样思考,用 Midjourney 创作虚拟摄影作品 Midjourney V5 之后,写实的、类摄影的作品创作能力更加强大,有人重新整理了 Midjourney 支持的 370 多位著名摄影师,示例作品以及对应的 prompt 提示语 https://t.co/lvU3YnaLmr #设计AI 如果你拿大师的个人风格来赚钱,记得想办法反哺一下 https://t.co/B2LnoNPI
最后这张是摄影师拍的对比照片 左边的用普通 Pentax K-3 III 拍摄,右边用黑白/单色传感器版本的 K-3 III Monochrome 拍摄…肉眼可见的差别 照片失去了色彩,不就失去了很多情绪和温度? 失去那些的同时,黑白照片突出了细节、对比、反差…强调了人物和事物的基本特征。这就是黑白摄影的魅力了 https://t.co/mNeFjwG3uS — 倪爽 (@nishua
为什么要买只能拍黑白照片的相机 Pentax 预发布了 K-3 III Monochrome,他们 APS-C 旗舰相机的黑白/单色版,配备 2570 万像素单色传感器,可拍摄正常、硬、柔和三种风格的黑白照片 结果预发布当天就在日本卖断,紧急加产后再次卖空 摄影师评测时解释了黑白相机的优点:更清晰、更多对比度… https://t.co/CUxz7tMlho https://t.co/thuifR
错别字:yaml 格式 — 倪爽 (@nishuang) Apr 24, 2023
用 GPT 代替 HR 小姐姐读简历 HR 经常一天处理成百上千份简历,每份简历只能扫一眼,很容易漏掉信息 这个工具用 GPT 阅读 pdf 简历,并把简历内容标准化,输出为 waml 格式…下一步就可以用程序分拣标准化之后的简历了 https://t.co/NZ0apKdZ4T 说不定 AI 读简历的效果比真人 HR 还好点🙄 #设计AI https://t.co/s4RIuCzm3z &mda
AI 论文速递的作者一直在不断改进功能 到今天为止已经抓取了 2.7 万篇 AI 相关论文了,难怪陆奇老师也感慨说论文太多,根本看不完😁 — 倪爽 (@nishuang) Apr 24, 2023
分享推友开发的 AI 论文速递 现在 AI 相关的论文太多、实在看不过来,需要这样的文字摘要。文字摘要更适合眼睛扫描,估计10分钟就能扫描一遍了 上次说过 Arxiv 开通论文播客,利用听播客不耽误手上忙事情的特点,硬从每天24小时之外再挤出半小时、一小时听论文摘要https://t.co/aZwWgqjfLX #设计AI https://t.co/lDR9eBMqiy — 倪爽 (@
现在我不会为这种插件买单,性能太弱了。等它们发展到像广告拦截插件一样有效,这种插件就能卖钱了 这个用模糊的条件设置过滤器的技术我很看好 https://t.co/1uUL0CSW2g — 倪爽 (@nishuang) Apr 24, 2023
但是 Snapchat 的 My AI 非常火,很多用户为了用它而成为付费订阅用户,Snapchat CEO 表示,从来没想过 Snapchat 能吸引 300 万人成为付费订阅用户🤷♂️ — 倪爽 (@nishuang) Apr 24, 2023
Snapchat 正式向所有用户开放 My AI 功能,引起各种 meme 和担心,比如 My AI 其实知道用户的地理位置(隐私信息),但它就是不承认 记者测试了一下: 跟 My AI 聊几句鸡肉蘸酱,然后问它是否知道自己的位置,AI 否认 记者又问我家附近有什么药店?AI 瞬间给出准确答案😂 https://t.co/uRvKQQsIom https://t.co/k5QeFKw5Ov &md
今天才注意推友问我的问题 我不是这方面专家,还没看到有什么产品,能帮助聋哑父母的正常听力、说话能力的孩子学说话、练习说话、积累语言能力。据我了解现在的产品大多还在解决聋哑人的对外沟通… https://t.co/cKmreidl5r — 倪爽 (@nishuang) Apr 23, 2023
今天起来又读了一遍这篇文章,其中最有意思的观点,是微软刻意把以往全自动的 AI,变成和人共处、辅助人类的半自动 AI,即 copilot/副驾驶 我猜在微软看来,特斯拉自动驾驶那种只是机械的完成任务,全自动挺好;而 word、excel 处理的往往是创造性工作,半自动 AI 更能发挥人类的长处,1+1>2 — 倪爽 (@nishuang) Apr 23, 2023
再推荐一下,开发者又提供了针对多邻国的工具,让你用阅读和收听故事的方式,更自然地背单词 👏 https://t.co/FTe9FcnIAf — 倪爽 (@nishuang) Apr 23, 2023
哈哈我们都是只看基本数据,这位推友才是用 GA 专业人士 真没想到大家都不会用 GA4,原来不是我脑子坏了…这太感动了 说不定背后有商机, @waylybaye 要不要开发一个用 GPT 加工数据、最后大家都能看懂的统计系统 https://t.co/pKqZDBIe8u — 倪爽 (@nishuang) Apr 23, 2023
微软 Copilot 背后的设计理念 微软设计团队的长文,介绍 AI 和 Copilot 带来变化、面临的问题、微软的解决思路 https://t.co/lOa6bNYvEd 出人意料地很值得一读,基本上代表微软对未来产品设计的想法,比如人机交互、操作系统级和应用软件级的 UX 设计、以及怎么充分利用 AI 的能力 #设计参考 https://t.co/zh5r1iIfVK — 倪爽
我测试这个插件时,推特页面上的推文一条接一条地消失,虽然有心理准备,我还是有点受不了那个刺激 其实我更需要这种插件来帮我过滤掉某些人,从根子上清净 — 倪爽 (@nishuang) Apr 23, 2023
怎么用 AI 打破回音壁、突破信息茧房 https://t.co/xQsrBDsdMl 前两年纪录片“智能陷阱”大热,引发对推荐算法、信息茧房的大讨论,而后很快所有人都回到了舒适而充满刺激的信息茧房里 MIT 研究生开发了基于 GPT 的 RecAlign 浏览器插件,帮大家对抗推特、知乎的推荐算法😆 它能成功吗? #设计AI https://t.co/dCXbV8Ka3Y https://t.c
又参与一个新的 AI 项目 起步阶段是做品牌设计、网站设计这些品牌相关的事。后面会进入软件和后台的产品设计、UI 和 UX 设计 很多设计师不知道怎么应对 AIGC 和 ChatGPT 带来的机会和竞争压力,我建议大家还是开放心态地多尝试… 比如找独立开发者合作,帮他们设计 AI 项目,获得一手经验 #设计AI https://t.co/Hi09jIgWey — 倪爽 (@nishua
新版 Google Analytics 产品设计上一大问题是:因为相比之前所有版本,这次大幅改变了统计参数的定义和展现形式,而且定义和展现形式都不直观 这就导致了我既看不懂它在统计什么、也不知道怎么理解统计结果… https://t.co/3XuzOIN9FU — 倪爽 (@nishuang) Apr 23, 2023
Google Analytics 今年要强推 GA4 版本,新版据说非常强大、各种自定义… 但对我来说只有一个缺点:看不懂!几乎不会用! 前两天给合作伙伴设计和搭建新网站,我随口一说,发现他也看不懂新 GA 我们两个人在互联网工作20多年,我做产品和他做技术,现在居然看不懂网站统计系统,这就荒唐了不是! https://t.co/KTk40kg3sG — 倪爽 (@nishuang)
怎么用 Midjourney 制作无缝衔接的背景图? 用 –tile 参数 点开原推文,下面有几个实际例子和 prompt #设计AI https://t.co/Cy1qNM5uo3 — 倪爽 (@nishuang) Apr 22, 2023
把枯燥乏味的背单词,变成更自然地看故事、听故事 人脑不适合光秃秃没有场景的死记硬背,着单词表、例句背单词,都很容易忘记 这个工具把每天的新单词变成有情节的小短文,用文字和语音方式发给你,帮你更自然地记忆新单词、减少遗忘,另外也让背单词这种机械任务不那么无聊、更容易坚持✊ #设计AI https://t.co/g77hTy22LP — 倪爽 (@nishuang) Apr 22, 202
30/ 声音看起来是什么样子 这是一个三维的频谱图,展示的是老式电话 modem 拨号上网过程中发出的各种声音 这个频谱图里,X 轴是时间、Y 轴是频率(画面左上角的频率更高)、Z 轴是声音强度 视频来源见粗体小字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ivdFeEIw8c — 倪爽 (@nishuang) Apr 22, 2023
感谢来自开发者的反馈(之二) https://t.co/px1Qlk7fxW — 倪爽 (@nishuang) Apr 21, 2023
感谢来自开发者的反馈(之一) https://t.co/rkLaCzH8Cb — 倪爽 (@nishuang) Apr 21, 2023
MKBHD 参加拍卖、花了 4 万美元拍到这部 2007 年的原版 iPhone,原厂包装未拆封。虽然拍卖过程很正规,但没开箱之前还是太多未知数,很难知道到底能拿到一部什么样的 iPhone https://t.co/erL9p3HHhh https://t.co/UUKOuT07Bc — 倪爽 (@nishuang) Apr 21, 2023
AIGC 的电影短片 短片里每个镜头都是由 Runway 的 Gen2 text-to-video 工具制作的 剧本是创作者自己写的,不过基于 GPT4 写的一条推文 https://t.co/xxQMw5wVy9 — 倪爽 (@nishuang) Apr 21, 2023
说明:肇事者不是沉浸式“翻译”插件 以前推荐过 @OwenYoungZh 开发的沉浸式翻译插件,整体挺好用,有不少商业公司不 care 的功能和设计上的巧思 https://t.co/9FpR26JbdU 我唯一不喜欢的是使用时无法隐藏原文、影响阅读效率。不过这算最初的设计特色,应该为了保持产品特色、品牌形象而一直保留着吧 https://t.co/mMROwLlnHL — 倪爽 (@
29/ 1987 年金门大桥 50 周年纪念,80 万人涌向大桥,人群重量导致桥梁下沉了 7 英尺(2.1 米),金门大桥平时桥面凸起,这次被人群压平了 工程师确认说金门大桥在这次活动中并没有超载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B18ZkrzICT — 倪爽 (@nishuang) Apr 21, 2023
“东京厕所计划”的官网 https://t.co/DljZXB6HJe 以前介绍过这个计划 https://t.co/xV0Kd5cPoA — 倪爽 (@nishuang) Apr 21, 2023
“东京厕所计划”又有了新成果,这次的设计来自建筑师 藤本壮介 纯白的厕所外观像洗脸盆又像船,厕所采用了半露天的设计,水池特意放在室外,邀请路人来停留、洗手、喝水…以及上厕所 线条柔和、完全有机外形的厕所外面(也是里面),还放了一棵小树😂 #设计参考 详细介绍:https://t.co/NxkPHZLFYr https://t.co/oYmpFJVTCo — 倪爽 (@nishuang)
在各种类型的设计里,反差是最重要的方法 比如说这个彩虹游泳池,它的色彩和热情,跟建筑的白色和冷静形成了强烈对比,如果把这个设计照搬到国内那种特别热闹的 shopping mall 里,因为整个环境里充满强烈的色彩以及声音,彩虹游泳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 — 倪爽 (@nishuang) Apr 21, 2023
自带彩虹的游泳池 阿根廷-西班牙艺术家 Felipe Pantone 特别善于使用大胆、饱和的色彩,以及几何图案,这次他做了一个低调而超酷的项目 他用 13… https://t.co/6nlbslbMg2 https://t.co/BoaacxgfJA — 倪爽 (@nishuang) Apr 21, 2023
以前还介绍过阿波罗登月年代和,和美国“土星五号”竞争的苏联巨型火箭,也是和 Starship 重型火箭一样采用了一大堆发动机 https://t.co/vChbhmn6B7 — 倪爽 (@nishuang) Apr 20, 2023
以前介绍过 Starship 引擎的喷口会摆动,用来控制推力的方向、改变火箭飞行轨迹 https://t.co/ltXTIlCQAZ — 倪爽 (@nishuang) Apr 20, 2023
不要动我的电脑😡 我遇到劫持浏览器鼠标左键、鼠标右键、上下文菜单…的软件和浏览器插件,都是不管软件、插件本身多好用,我都当它是病毒、木马、恶意软件,立刻卸载 我今天卸载的,是最近 2、3 年里最好用的“阅读模式”/免打扰阅读/沉浸式阅读插件,不知道为什么它劫持了浏览器鼠标左键,显示 CLIP… https://t.co/ZpF9nuYEEE https://t.co/MaWU1qPk2l &mda
“制糖工厂”又来撩骚人间了😂 #设计参考 虽然我自己不用机械键盘,但每次还是忍不住要围观、品鉴👀 https://t.co/f3YlXyfDJg — 倪爽 (@nishuang) Apr 20, 2023
特写镜头,Starship 下面的一大堆引擎喷口 https://t.co/1V1Iczzmw5 — 倪爽 (@nishuang) Apr 20, 2023
爆炸后 SpaceX 的女主持人特意提醒大家说,只要离开了发射塔,其他所有的事都是 icing on the cake 直译是“蛋糕上的糖霜”,意思是好上加好,和“锦上添花”差不多意思 #活到死学到死 这张照片最有意思,每个亮点是一个引擎,可以看到有 6、7 个引擎没有正常工作 https://t.co/kmTWIHP5hX https://t.co/J8RSGsEClj — 倪爽 (
补充: 可以申请 Clear 的测试版了 https://t.co/kjSG3yxpUj — 倪爽 (@nishuang) Apr 20, 2023
新版还没开发好呢,关注那个 Clear 官方账号 @UseClear 吧 https://t.co/5nAb0rP3G2 — 倪爽 (@nishuang) Apr 20, 2023
一键把 Midjourney prompt 和图像保存到 Notion 单一用途的 Chrome 插件😂 https://t.co/0oiKcdIYbz https://t.co/g4mTaPC6JE — 倪爽 (@nishuang) Apr 20, 2023
Clear 这个让多少设计师泪如雨下的 APP…还魂了!回归了! Clear 是iPhone 5 年代的产品,卖点是不依赖菜单、导航的全手势操作,和非常流畅的交互动画、切换动画,满足了偏重交互和动效的设计师的所有“性幻想” 回归之后展示了点击 home bar 返回上级页面的动画,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设计参考 https://t.co/zvuc9VPg88 — 倪爽 (@nishu
已成为一代经典的 teenage engineering OP-1 https://t.co/9g49HVVrxu — 倪爽 (@nishuang) Apr 19, 2023
未来感的 Midi 控制器/键盘 Akuto Studio 的 Chord Machine AKT-0.1 设计很有意思,按键排列类似于手风琴,外形和工业设计有 teenage engineering OP-1 那种未来感、实体 neumorphism 的味道,另外还自带了触摸屏 即将开始众筹,可以去官网排队并拿 80 美元折扣 https://t.co/ThoYbr9cgA #设计参考 http
Reddit 打算向 OpenAI、微软、谷歌们收取数据使用费 之前 OpenAI、微软、谷歌等公司一直免费使用 Reddit 的数据来训练自己的 LLM 模型,Reddit 觉得不该让他们免费使用数据,尤其重要的是 Reddit 的数据来自用户,他们更真实也更新鲜 那么 Reddit 要不要给用户分钱? https://t.co/iEIrktpvsP — 倪爽 (@nishuang)
我一直讨厌微信(和其他所有国内公司)的单一封闭系统,结果今天第一次体会这么做的好处 起因是字节把飞书和 Lark 这两个“一模一样”的产品,彻底割裂成了两套互相不通的体系 我现在飞书、Lark 各有企业、个人两个账号,每天在两个 APP、4 个账号之间切换🌚 双重封闭系统比单一封闭系统更让人崩溃 https://t.co/RPWhps4H01 — 倪爽 (@nishuang) Apr
后续: 给 GPT-4 $100 美元,看看到底能靠它赚到多少钱…的实验并不顺利,官方网站还没有完成,主办者已经把兴趣转到了其他方向,项目也变成了某种闹剧 这篇文章介绍了这个项目从火爆到衰落过程的过程 https://t.co/iJ5Yn1Lfaq 不过项目主办者自己倒是收获巨大,他获得了无数媒体曝光、获取了 100… https://t.co/AtAoRcAwIH — 倪爽 (@ni
怎么用 AutoGPT 做研究 Anomi 的作用是浏览网页、基于 AutoGPT 的多层抓取信息、汇总信息并转为人类友好的格式 相比那些实验性质的开放式(aka 撒钱式)AutoGPT 任务,Anomi 的用法更适合现阶段的 AutoGPT、GPT 擅长的事 https://t.co/d4ON4JnrpE 我没测试,贴个来自用户的实例,展示了结果和过程 https://t.co/4Mz4NkRr
数错了,不止 5 条 另外补充一条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虽然不知道 waterloo 这个单词的出处,不过英国人把厕所、洗手间叫做 loo — 倪爽 (@nishuang) Apr 19, 2023
点开看细节,一共 5 条推文和回复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btw:以后大家万事都问 GPT,就失去这种探索和发现的机会了 https://t.co/8pNO6RclPc — 倪爽 (@nishuang) Apr 19, 2023
采用平板包装之后,Luvly 公司可以用一个标准集装箱运输 20 辆汽车 https://t.co/hgKnFOmCEN — 倪爽 (@nishuang) Apr 18, 2023
平板包装的汽车? 瑞典公司 Luvly 开发的城市代步迷你电动车,亮点之一是像宜家 IKEA 家具一样的平板包装! https://t.co/CpDcCuGp4a 当然 Luvly 不会给你一个宜家风格的极简说明书、让你自己动手组装汽车,他们用平板包装降低运输费用,他们会在销售商附近的配送中心为你装配好汽车 #设计参考 https://t.co/2lhUdLVsSa — 倪爽 (@ni
这个字体应该是现在国内程序员最喜欢的字体“霞鹜文楷” GitHub 项目地址: https://t.co/H51dIpIoj4 https://t.co/lLObMlckOf — 倪爽 (@nishuang) Apr 18, 2023
测试了某个 AI 语音为核心的儿童诗词 APP,UI 设计异乎寻常地专业,UX 设计也不错👍 APP 的语音朗读是一大功能点,现在的 AI 合成语音效果非常好,发音、语调、节奏之外还有说话者独特的个性、腔调,测试 APP 的这个语音甚至有一点点北京话的口音… https://t.co/cCRyyHJRJs https://t.co/DE3SOLQsTQ — 倪爽 (@nishuang)
我特别不喜欢假的东西,不过这个视频创意挺好、制作也精良,值得推荐👏 还有第二部分: https://t.co/11aX9YOZYU https://t.co/R5wUiZnzBz — 倪爽 (@nishuang) Apr 18, 2023
怎么在 Figma 里快速抠图 不是普通的去背景功能,这是利用 segment anything(SAM)抠图的 Figma 插件 点一下能勾出图片里一个分区、一个物体、一个人物、一个你能看到的任何东西,点几下就能抠出图片里的任何一个前景视觉元素 – 现已正式在 Figma 上架 我就经常懒得打开 Photoshop 抠图,太沉重了 https://t.co/cpLwNB8ZYZ &m
“郭德纲XXXX”这个思路好,一般人想到的都是多语言,这位推友想到的是多风格😆 https://t.co/h55Im2pvKH — 倪爽 (@nishuang) Apr 17, 2023
原因是气体加压的阀门冻住了 不清楚细节,估计用来是给燃料或者氧化剂加压的气体 https://t.co/iFyo4TsTPM — 倪爽 (@nishuang) Apr 17, 2023
还果然是 50% 成功率 刚才听直播视频说有加压问题,所以今天的发射流程会持续到倒计时10秒钟,然后中断 不会正式点火发射 — 倪爽 (@nishuang) Apr 17, 2023
纽约时报说谷歌正在改造搜索引擎,项目称为 Magi,谷歌希望像微软的 Bing Chat 一样,把 AI 人工智能融入搜索引擎 报道说三星考虑把所有设备的默认搜索引擎改为 Bing,这个涉及 30 亿美元的大单震惊了谷歌 据说谷歌有 160 人的团队负责 Magi 项目 https://t.co/n5cdtFGv70 — 倪爽 (@nishuang) Apr 17, 2023
SpaceX 的 Starship 即将发射 预计中部时间 8:00 / 北京时间晚上 9:00 发射,会在 Youtube 直播发射过程,还有半小时开始直播 https://t.co/5eSpKBzzh8 马斯克说发射成功率 50% https://t.co/gYMlo7pjBy https://t.co/aItGf8PBk9 — 倪爽 (@nishuang) Apr 17, 202
“先用 GPT 生成自然语言的论文摘要,突出论文重点、减少低信息量的冗余信息;再用语音合成 AI 合成自然发音的人声;最后制作为每日的播客节目” 以上这么多字摘要之后就是“生成论文摘要、做成播客节目” 这样的节目不是听论文,而是用于了解论文概况、决定要不要阅读 https://t.co/jOafTDQwEy — 倪爽 (@nishuang) Apr 17, 2023
他们综合使用了两种不同的 AI 技术: 先用 GPT 生成自然语言的论文摘要,突出论文重点、减少低信息量的冗余信息;再用语音合成 AI 合成自然发音的人声;最后制作为每日的播客节目 订阅者可以按照科研领域,收听不同领域的论文播客 试听最新一期 AI 主题的论文播客: https://t.co/PqgcFmoopp — 倪爽 (@nishuang) Apr 17, 2023
怎么用声音处理 AI 狂潮中的信息过载? https://t.co/aZwWgqjfLX ChatGPT 引发 AI 狂潮,每个人每天醒来都面临恐慌,不知道今天又会被什么 AI 新工具、新赚钱机会击中,更不知道今天会错过什么改变世界的 AI 新动态 解决办法貌似很奇怪:听播客! 看看 arXiv 把论文变成播客的真实例子 #设计参考 https://t.co/aF9056XHPk https://
Web 版的 AutoGPT 本来 AutoGPT 的流行,让大家对 AI 的焦虑放大了一个数量级,现在有了 https://t.co/wOr2bk6u7C 这样即开即用的 AutoGPT 工具,AutoGPT 的使用难度又降了一个数量级,除了自己之外,外面“每个人”都可以用 AutoGPT 干点什么了 综合一下就是:AI 焦虑放大了两个数量级😂 https://t.co/zfSuMjKHqU &
说得挺好👍 不过摄影早已跳出了“真实“、“记录”的限制,特别是创意类的摄影,这些作品里原始照片只是元素,创作大多在于后期的再创作 https://t.co/Voe7F1HIyL — 倪爽 (@nishuang) Apr 16, 2023
补充三: 这个工具采用了系统键盘/输入法之外的方法,利用 iOS 的分享功能,实现呼出和使用 ChatGPT,实现系统级别的 ChatGPT 功能 我还没测试 之前介绍过用“捷径”调用 ChatGPT,那个方案也是用分享功能呼出 ChatGPT,不过“捷径”的流程还是有限制、不如 APP 那么自由 https://t.co/aDh60XiEBn — 倪爽 (@nishuang) Apr
AI 代替打工人、操作员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那么以创意、创造、创作见长的艺术家呢… AI 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代替艺术家的创作? AI 能否作为一个艺术创作的实体而得到人类的认同? 这位德国艺术家用挑战世界摄影大赛的方式,敦促摄影界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 https://t.co/fFl530wdvm — 倪爽 (@nishuang) Apr 16, 2023
德国艺术家用 AI 作品赢得世界摄影大赛,但他拒绝了大奖 获奖作品来自“虚假失忆症:虚假记忆”系列,使用 Text-Image 工具反复创作而成,在世界最负盛名的索尼世界摄影奖中赢得创意类别总冠军 没有相机、没有光线也能获大奖?这在摄影师群体中引发激烈争议 https://t.co/VP0hTCEpM3 #设计参考 https://t.co/zdSQbnSrQN https://t.co/3ILI
补充二: OpenCat 也发布了自己的 OpenCat 键盘,选择文本之后,在键盘区内执行预设的功能 https://t.co/DbtmvWJRTb — 倪爽 (@nishuang) Apr 16, 2023
补充一: 刚说大公司会跟进,结果微软发布了 Bing in SwiftKey,在受欢迎的 SwiftKey 里融入了 bing chat / ChatGPT 功能 https://t.co/NJsA4Tcn8f — 倪爽 (@nishuang) Apr 16, 2023
在 Figma 里快速抠图 这是利用 segment anything 抠图的 Figma 插件,点几下就能抠出图片里的任何一个前景元素,不是普通的去背景功能哦👏 正在等待 Figma 审核,即将上架 https://t.co/6xnS9oyl7X — 倪爽 (@nishuang) Apr 16, 2023
没想到 Smarty 键盘开发者是熟悉的推友,之前他做过很多奇怪有趣的小产品,推荐大家关注他 我在原文里添加了“官方”的使用案例😂 https://t.co/ofLsmHgZgE — 倪爽 (@nishuang) Apr 16, 2023
怎么在 iOS、Android 的全局层面使用 ChatGPT 目前手机上使用 ChatGPT,要么是浏览器访问 ChatGPT 官网页面, 要么使用某个 APP,要么使用“捷径”…有没有一个更加全局层面的用法,让我们在“任何地方”使用 ChatGPT? 的确有个方法:使用 ChatGPT 键盘 / 输入法 https://t.co/oDH8HbQdkL #设计参考 https://t.co/VM
知乎专用的 Copilot 工具,用 ChatGPT 编故事 安装浏览器插件之后,会在知乎问题页面增加“点击询问ChatGPT”按钮。有了 ChatGPT 集人类智慧之大成的胡诌能力,以后在知乎编故事就简单了,连拷贝黏贴的体力活都帮你省了 https://t.co/XhHMCfwzSb btw:现在推特支持粗体字和斜体字了,看着非常奇怪 https://t.co/IXjJGGXtCJ https:
显然会 所以这个智能枪设计成了常充电,只要插在底座上就一直充电 自带锂电池的电量够待机几个月,或连续使用几个小时 https://t.co/F66vY66vHP — 倪爽 (@nishuang) Apr 15, 2023
怎么设计一把智能手枪 昨天全球第一款“智能手枪 / Smart Gun”在美国上市,这里说的智能是说手枪自带生物识别,只有授权的人才能使用 并非 AI 识别目标、自动瞄准、自适应弹道之类的科幻黑科技,显然也没 ChatGPT 什么事🤷♂️ 它解决了什么问题?用了什么黑科技? https://t.co/clYCrLk2Y2 #设计参考 https://t.co/i1jMk4iMg1 https:/
怎么用 AI 聊天机器人帮你找到合适的开发者 ChatGPT 展示了无与伦比的自然语言交互能力后,沉寂数年的 Chat Bot 聊天机器人又成了产品设计的宠儿。比如 HackrHQ 这个网站,它用聊天的方式帮你寻找自由职业开发者/程序员。 https://t.co/nY72EJZJMb… https://t.co/xzmJBtMJa9 https://t.co/4NqjzkATDw —
预览一下我正在准备中的新项目:Design For AI,从产品设计角度介绍 AI 产品、讲解设计方法、传授设计策略 最近我一直在推特上分享各种 AI 产品及其设计,讲解产品中涉及的设计方法和策略,以及潜在的产品机会,多数推文访问量都超过了 10万+ 以后我会用 rss、邮件列表的方式继续分享🙌 #设计参考 https://t.co/4NScPQpGM9 — 倪爽 (@nishuang
为什么要把一对一的 ChatGPT 对话,变成几个角色一起群聊? 这是个实验性的群聊工具,我进入测试之后随便打个招呼、说句闲话,就有“南方公园”的 eric、“星球大战”的 yoda 和”Rick and Morty”的 rick,用他们标志性的语气陪我聊天 https://t.co/Xb2a0417N7… https://t.co/iG8VF6o2CW https://t.co/jd6CXirW
上面几个分别是 “辛普森一家”里的 duff 啤酒 “高堡奇人”里的美国帝国 “蝙蝠侠”里的韦恩公司 “硅谷”里的 hooli — 倪爽 (@nishuang) Apr 13, 2023
虚构品牌档案馆 这个网站搜集了电影、电视、游戏里出现的各种虚构的品牌 logo,看看你能否认出下面几个 这是米兰理工大学传播设计硕士论文的一部分 #设计参考 https://t.co/B4R6fL2nAW 注:娱乐作品里的虚构品牌 logo,多数一闪而过、不如虚拟 UI 那么抓眼球,所以很多虚构 logo 设计得特别粗糙😂 https://t.co/0P7SUabXti — 倪爽 (@
ebay 上的实体书,价格喜人 https://t.co/bXOd3XPNw5 — 倪爽 (@nishuang) Apr 13, 2023
又后续: 专业维修师傅更换锅炉燃烧盒后,反而出现几次无法启动的故障 最紧急的一天,外面温度零下十几度、锅炉始终无法启动、眼看着家里温度迅速下降🌑… 我又在 Youtube 学习了检查锅炉的方法,还买了万用表打算测量电路…最后还是用排除法,排查出煤气电磁阀的微动开关松了,固定好就一切正常了 — 倪爽 (@nishuang) Apr 13, 2023
我特别希望 Youtube 尽快提供视频内搜索功能 比如说我快速看了一个 1 小时的教程,其中有几个小节特别重要、但我没有及时做笔记,那么用视频内搜索功能就能很快找到那几个小节,而不需要不断快进、扫描整个视频 以前介绍过用图文的方式看视频,暂时可以抵挡一下类似需求 https://t.co/wFmlEyAe8o — 倪爽 (@nishuang) Apr 13, 2023
为什么要用 AI 来实现视频搜索 视频编辑工具 NOVA AI 的视频搜索功能,可以在视频里搜索表情、事件、物品、建筑物,名人、或者你和朋友的脸,以及搜索特定单词、句子 以后编辑视频时就不需要在十几小时的视频素材里反复快进来寻找特定时刻了,直接搜索一下就行 https://t.co/o3pOrbYEkP 使用了 AI… https://t.co/nZsaZZAkRY https://t.co/r1
有推友用 GPT 翻译了乔布斯的这本“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https://t.co/ej5URcOXGP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很有意思,网页版(图一)的排版效果最好,还有简单优雅的交互来选择不同章节;而 epub 版(图二)排版明显很困难,字体和行距这些基本要素都不理想;中英混排的 epub(图三)当然就更困难了 https://t.co/1fUjGYiffN &md
4/ 用 Stable Diffusion 生成裸照不算新鲜了,销售 SD 生成的裸照获得真实收入、并且被媒体报道,这可能是第一例 具体方法是在 reddit 上创建 19 岁的虚拟姑娘 Claudia(https://t.co/I988ghFjsW,照片如下),设定人格、故事和动态,最后 SD 生成的虚拟裸照 …赚了约 100 美元… https://t.co/DxwEARHEz8 https:
请问有什么使用 ChatGPT、GPT 翻译电子书的工具和服务? 谢谢🙏 我记得有推友开发了工具,可以翻译 pdf、epub 格式电子书,不过翻译后的排版有缺陷,我就没关注了 https://t.co/jvUsIaU4Ii — 倪爽 (@nishuang) Apr 13, 2023
不可能啊,哈利波特主演现在长这个样子 https://t.co/xfjGEhHhQ8 https://t.co/GZKs7yOPsF — 倪爽 (@nishuang) Apr 12, 2023
以前的网站本地化,需要先确定需要翻译多少种语言,再乘上需要翻译的成千上万个独立的字符串,再安排人工或者机器翻译,最后保存到后台数据库里,所有这些工作都意味着成本较高 而且这种基于字符串的本地化翻译,经常会因为脱离上下文而理解错误,又需要额外的人工来校对、改进翻译 用 GPT… https://t.co/UciNSdCmHj — 倪爽 (@nishuang) Apr 12, 2023
使用 GPT 的网站本地化服务,5 分钟把网站变成多语言网站 https://t.co/Xz0fYhe166 基于 GPT 的翻译工具挺多了,这个服务有所差异化,它的作用是网站本地化,即把你的官网、网店、博客…等等各种网站翻译成 40 多种语言,利用 GPT 的多语言优势,以实现最快、效果最好、而且成本最低的网站本地化… https://t.co/xU0XMi2Nx0 https://t.co/n
HBO Max 正式确认了:将重启“哈利波特”系列,把它拍成电视剧 很多观众呼吁:别拍了!电影已经是经典了 https://t.co/i7q0ASXNbd — 倪爽 (@nishuang) Apr 12, 2023
3/ 更正:最后记者喝上了他以为根本不存在的 Kwak 啤酒😂 继续 香港准爸爸用 ChatGPT 给孩子起名,惹恼了怀孕的妻子 他希望儿子聪明、英俊、高大、幸运 ,ChatGPT 给他建议的名字包括:智宇、美峰、明理、勇毅 妻子愤怒地在网络论坛上抱怨:谁是爸爸?他还是人工智能? https://t.co/1Pk0JBK531 — 倪爽 (@nishuang) Apr 12, 2023
2/ 让 ChatGPT 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活是什么体验 一位英国记者自愿当小白鼠,完全按照 ChatGPT 的指示过了 24 小时 ChatGPT 指示他去排队吃伦敦最美味的早餐、舔着脸在地铁里找工作、去泰晤士河坐船旅游、参观泰特美术馆的著名小便池艺术品、去唐人街吃著名烤鸭、去热门酒吧喝一款不存在的 Kwak 啤酒…… https://t.co/sci4b1Nghl https://t.co/0U
说说 GPT、ChatGPT 们的另类用法 1/ 怎么用 GPT 摧毁人类 ChaosGPT 使用 Auto-GPT 功能,安排 GPT 自动运行,它的主要任务是“摧毁人类文明” 它用 Google 搜索,发现摧毁人类的最好方案是利用核武器,而使用核武器的最好方式是控制其他 GPT 去说服人类 测试效果不太好😂 https://t.co/x4Aynjmcg9 https://t.co/DCALL1
“知识库/knowledge base”是专有名词,这里说的“知识”未必是某种科学知识、文化知识或者“知识经济”那种让人掏钱买安心的打引号的“知识” 比如津津乐道播客里聊的大多是经验,而客服系统里的“知识”就是操作指南、帮助、常见问题……以此类推 https://t.co/ThkB05Hu9H — 倪爽 (@nishuang) Apr 12, 2023
我测试下来,发现算法不管高仿、低仿还是原单、尾单,只要是来自认定的“正规商家”、并且视觉上长得相似,就会推荐 https://t.co/3JqtS6EfOJ — 倪爽 (@nishuang) Apr 12, 2023
嘿嘿,不是每个故事都需要按刑侦剧的思路来分析 不如想一下:为什么他们俩的耳机牌子、耳机型号都一样,但耳机上的装饰图案就完全不同呢😂 https://t.co/Tt0YKnD96X — 倪爽 (@nishuang) Apr 12, 2023
怎么用 AI 帮消费者省钱? Score 是一个 AI 电商比价工具,操作很简单: https://t.co/evOVujxq36 安装插件后,你在网上任何地方看到某个商品,使用插件扫描一下商品照片,插件会用图像识别 AI 确定这是什么商品,然后在 10 万多家正规商户里,帮你寻找更便宜的价格… https://t.co/717fGfyZv7 https://t.co/ixbShIorBt &md
飞书妙记的语音生成为文本之后,使用了全文搜索来查找内容、交互 Audio2Doc 因为有 ChatGPT 助力,所以能用不精确的语言、更接近人说话的自然语言来查找内容。比如前面的 TED 演讲例子,我是四年前看的视频,只记得设计跟孩子有关、不记得细节,那我很含糊地问一句就行了 https://t.co/ShKfHvgv9I — 倪爽 (@nishuang) Apr 12, 2023
28/ 飞行员使用的氧气面罩,为什么要用充气的系带/挽具 戴氧气面罩时,先充气让系带变硬、方便套在头上,然后抽气让系带收紧、让面罩贴服在脸上 用这种充气设计,可以方便飞行员单手佩戴氧气面罩,不耽误另一只手继续操作飞机 视频来源见粗体小字 https://t.co/xNCWMj7yK0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 倪爽 (@nishuang) Apr 12, 2023
推友解释原因 https://t.co/OqxgFQKLZz — 倪爽 (@nishuang) Apr 12, 2023
“真实的” Lofi Girl https://t.co/xDBowVfGcJ — 倪爽 (@nishuang) Apr 12, 2023
拿 Lofi Girl 来提携新频道是个好主意 尤其是“Lofi Girl 家对面,那个发出蓝光的窗子”这是个很好的故事,它把原本很平淡的新产品发布,变成了一个有温度、有想象空间,而且把听众们聚集起来的好故事 这就是市场促销和品牌营销的差异,前者变相地抛售便宜货,后者让你不由自由地变成故事的一部分 — 倪爽 (@nishuang) Apr 12, 2023
前两天发生一件重要的小事:陪伴大家学习和工作的 Lofi Girl 不见了 几天后揭开了谜团:原来是 Lofi Girl 发布了一个全新的 Synth Boy 频道!主打 Synthwave 风格音乐,不同风格、一样的默默相伴 https://t.co/s9zlfJHtHV Synth Boy 一直住在 Lofi Girl 家对面,那个发出蓝光的窗子里 #一边一边 https://t.co/tE6
补充: Podcast 播客节目的一大特点是信息密度特别低,拿内容特别精炼、信息密度特别高的 TED 演讲来做这个 AI 辅助听播客的测试,可能效果会超出预期;拿其他真实的播客节目做设计,估计效果会更差、甚至根本不及格。 播客和一般文本的差异,也决定了不可能直接把处理文本的 ChatPDF 照搬、平移成… https://t.co/NSQxuBUNnw — 倪爽 (@nishuang)
用 AI 辅助听播客、看视频。 昨天介绍了怎么用 ChatGPT,从 281 期播客里生成中文播客语料库,今天介绍一个播客相关的实用 AI 工具 Audio2Doc。 https://t.co/YW64tXXZZo 我用 Tony Fadell 的 TED 演讲做了测试。 开始部分有点像音频版的 ChatPDF,你上传播客节目音频、或者输入 Youtube 视频… https://t.co/6QH
用 AI 辅助听播客、看视频。 昨天介绍了怎么用 ChatGPT,从 281 期播客里生成中文播客语料库,今天介绍一个播客相关的实用 AI 工具 Audio2Doc。 https://t.co/YW64tXXZZo 我用 Tony Fadell 的 TED 演讲做了测试。 开始部分有点像音频版的 ChatPDF,你上传播客节目音频、或者输入 Youtube 视频… https://t.co/JkT
用乔布斯的话,再次认识乔布斯 “乔布斯档案库”发布了第一部重要作品 – 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Steve Jobs in his own words 这是一本基于乔布斯演讲、采访和书信的电子书,时间跨越了童年、苹果、NeXT、Pixar、苹果年代 用乔布斯自己的话,真实展示真正的他 https://t.co/TOiRNnSLZq https://t.co/
注: 这个能听到乔布斯跟你说话的 AI bot,还可以听到其他几位名人的声音 既有 Taylor Swift、侃爷,也有马斯克和爱因斯坦、卡尔萨根 最奇怪的是居然有 Trump,有可能开发者可能不是美国人😂 测试地址: https://t.co/wjiVXT0cCo https://t.co/UUtz1hxiXW — 倪爽 (@nishuang) Apr 11, 2023
飞书的 AI 助手 推广视频里展示的功能类似于 Notion AI,不清楚实际产品的完成度如何、功能怎么样,新闻说还没确定上线时间 ps:推广视频效果挺好的,干干净净,表达也很清晰。视觉上也学到了微软的三分,不过成本所限,只做了动画和画面变形,没做微软那么夸张的 3D https://t.co/0CNniSNgZo — 倪爽 (@nishuang) Apr 11, 2023
我又用中文问了一个问题: 请解释一下苹果公司内部创意的秘诀,谢谢您! 没想到这个乔布斯还会说普通话,而且口音还是纯正的“我叫霍华德,我是歪果仁”腔 https://t.co/so80OQnb7R — 倪爽 (@nishuang) Apr 11, 2023
怎么向乔布斯提问,听他亲口回答你 Forever Voices AI 把两项 AI 技术结合,我问乔布斯任意一个问题后,ChatGPT 生成答案、文字转语音 AI 合成出逼真的乔布斯声音 我问了一个关于创意秘诀的问题,虽然是生造的,但听到乔布斯喊我名字,还是非常激动 测试地址:https://t.co/wjiVXT0cCo #设计参考 https://t.co/n5pBvMA2mJ —
怎么使用 AI 模拟人类行为?用 ChatGPT 搭建和运行一个虚拟小镇。 这是近期看到的最有趣的 GPT 类产品了。 来自斯坦福大学和 Google 的研究人员,为了真实可信地模拟人类行为,而创建了一个有 25 个角色的虚拟小镇。小镇居民们每天早起刷牙、亲吻爱人、吃早饭…和家人、朋友、邻居社交。… https://t.co/EhICehTtej https://t.co/Vh78Vg9BjR &
以前介绍过的默沙东诊疗手册 AI https://t.co/qw3MpEMotB — 倪爽 (@nishuang) Apr 11, 2023
怎么利用 ChatGPT,把松散的播客谈话变成基于问答的知识库? 推友 @GanymedeNil 曾利用 ChatGPT 把“默沙东诊疗手册” 制作成为专业数据库、问诊 AI,这次他利用 ChatGPT 和自定义的 prompt,把 281 期“津津乐道播客”节目转成了 1.8 万个中文问答对,并公开了所有数据。 https://t.co/27IvlPH6g0… https://t.co/MbIr
视频来自这里:https://t.co/HEDlTHXU7N — 倪爽 (@nishuang) Apr 11, 2023
27/ 为什么方轮子的汽车、自行车也能平稳地往前运动? 方形轮子在平地上基本无法往前运动,别说是平稳了。不过在特殊设计的路上,方轮子的车辆也可以很轻松地运动 这种路面的剖面是上下颠倒的悬垂线…通俗一点,可以理解成把轮子和路面对换了一下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UgYPBfqJUx — 倪爽 (@nishuang) Apr 11, 2023
推友分享了一个把 ChatGPT 当做 UI、来执行外部指令的真实例子 https://t.co/ZuXvbvfa9z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做了截图 https://t.co/jiiyk0VWfC — 倪爽 (@nishuang) Apr 11, 2023
26/ 海鸥在草地上跺脚是什么意思? 同理,人类也摩擦两根棒子、产生震动,来吸引地下的蚯蚓爬出来:https://t.co/vXoDJJGb4x https://t.co/RoSxHJe21q — 倪爽 (@nishuang) Apr 11, 2023
为什么要用 GPT 把新闻变得无聊 有团队开发了一款特别的新闻 APP,就叫 Boring Report/无聊报道,开发者说它用 GPT 自动过滤掉新闻中耸人听闻的部分,只给读者留下最基本的信息 开发者开发这款 APP 的理由是说新闻里哗众取宠的干扰信息太多,反而让人忽略了事实… https://t.co/sGuQOGw8Bh https://t.co/pq0krRvcLE — 倪爽
可能是因为太早期了,而且产品设计师、UX 设计师的介入程度有限,现在把 ChatGPT 包一层壳当工具的产品很多,但用 ChatGPT 给现有工具包一层壳、提升人机交互的产品很少 — 倪爽 (@nishuang) Apr 9, 2023
怎么让 ChatGPT 准确报时?直接用指令告诉它现在时刻 很有趣的思路 并非脱裤子放屁,而是把 ChatGPT 当 UI 来使用。从设计角度说有很多使用场景: – 不依赖插件调用外部程序,扩展基于 ChatGPT 类产品的功能 – 自然语言的对话式 UI,避免费劲开发视觉 UI – 服务残障人士的包容性设计 #设计参考 https://t.co/7wA0dze
用内裤说明队列和堆栈的差异 具体差异并不重要,翻译成普通话,这个问题的要点是说,这种抽取盒能解决一个强迫症问题:怎么避免总是穿放在抽屉最外面、最顺手的那几条内裤 #设计参考 https://t.co/Fyo31LHT8Q — 倪爽 (@nishuang) Apr 9, 2023
软件 UX 设计的未来:AI 的早期影响 从 Saas 角度,说具备自然语言交互能力的 GPT 们,会给人机交互、UX 设计带来哪些变化。有几点很有想象空间: – 用 GPT 代替 SQL 来查询数据 – 用 AI 处理输入的不规整甚至异构数据 – 用 AI 做数据分析 – 用 AI 验证数据 #设计入门 https://t.co/clhTDG4vm
3/ 说到 ChatGPT 和 Midjourney 指令的差异,有个真实例子:津津乐道现在用 Midjourney 来生成每期播客节目的封面图、推广图 他们先在 ChatGPT 里输入节目标题或简介,生成 Midjourney 提示语 再把提示语输入到 Midjourney,从生成的几十张图片里筛选出最佳图片 这种流程结合了 ChatGPT… https://t.co/KFCw71nmDy &m
分享推友开发的 Midjourney 实用小工具,把已有 Midjourney 图片的提示词和图片保存到 Notion💪 而且他是用 GPT-4 协助开发的 又而且他每周用 GPT-4 帮忙写一个小工具,而且还分享了学习 GPT-4 和开发小工具的过程 这么算下来他是三重的 eating your own dog food,厉害的 👏 https://t.co/3BVxVSnb1W —
我只是提醒大家留意,小心防护,平时多注意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别瞎想,别过度解读 — 倪爽 (@nishuang) Apr 8, 2023
今年美国除了“正常地”流行新冠,流感猖獗,甲流、乙流还有禽流感… 最近我们这儿流行一种奇怪流感,发烧、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丧失嗅觉…症状都很严重。检测下来既不是新冠也不是甲流、乙流,医生也不明白 我们身边不少人中招,昨天出门买东西发现戴口罩的人明显多了,店员也说好几个人病倒了🌑 https://t.co/G1kdyGgjeC — 倪爽 (@nishuang) Apr 8, 2023
推友的解释 说出了刀削面机器人的“民间高科技”感觉 https://t.co/Xi9A9D9kv9 — 倪爽 (@nishuang) Apr 7, 2023
以前介绍过另外一个会作画的机器人、机器手 也是用的软头的笔刷,不过那个机器人强能使用多种色彩,笔法也更复杂,所以画起来速度特别慢 https://t.co/9kboD8Y1c8 — 倪爽 (@nishuang) Apr 7, 2023
会用毛笔还会舔笔尖的机器人 别以为它就是绘图仪,用数字方式实现“模拟/analog”本来就不简单,再现毛笔笔触、人手自然的抖动…更难 毛笔头很软很难控制,得精确地控制方向、角度、力度、提笔速度等 蘸多少墨汁也得想清楚 舔笔尖也是技术活,以前我就不会、只好用舌头舔 #设计参考 盖章失败了😆 https://t.co/KMEHe8OBiY — 倪爽 (@nishuang) Apr 7, 2
大家还记得我想把推特推文转化为数字化克隆的“我”吧?这位程序员推友先实现了一个 测试: https://t.co/uDQyOmNmpd 因为基于 10 万条微信聊天记录和 200 篇博客文章,这个数字化的他特别有性格,比问“我”一堆设计问题好玩多了😅 他详细介绍了数据采集开始的整个实现过程:https://t.co/aKuW5CdmPK https://t.co/AG7OFFnBzY https:
大家还记得我想把推特推文转化为数字化克隆的“我”吧?这位程序员推友先实现了一个 测试: https://t.co/uDQyOmNmpd 因为基于 10 万条微信聊天记录和 200 篇博客文章,这个数字化的他特别有性格,比问“我”一堆设计问题好玩多了😅 他详细介绍了数据采集开始的整个实现过程:https://t.co/aKuW5CdmPK https://t.co/AG7OFFnBzY https:
2/ 对比一下这次 Midjourney 教程和上次的 ChatGPT 教程,有个很有趣的差异:学习两套教程的方法不一样。 ChatGPT 教程主要教你利用 GPT 的思维方式,而 Midjourney 教程明显就是直接教你操作 AI 绘图的方法,前者偏原理,像是为创作者准备的,后者接近于手册,就像培训操作线工人😆… https://t.co/5QMFsTVLTr — 倪爽 (@nis
怎么学习 ChatGPT 和 Midjourney 指令的方法还不一样?不都是 Prompt / 指令么 1/ 之前推荐的 ChatGPT Prompt 教程作者 @thinkingjimmy,又发布了全新的 Midjourney 教程👏 https://t.co/EEWqm0rAzN… https://t.co/nOueY8oQ1v https://t.co/UOEfIgs41h —
Adobe 全家桶风格的 logo 设计 泰国保健品品牌 Pharmax,2019 年升级了品牌设计和包装(详细介绍 https://t.co/7n2TIXLSn9) 疯狂就在于他们的 logo 设计风格:和 Adobe 一样单色背景加两个字母,自我复制四种版本 开始我以为是无聊人 P 图,所以说 Adobe 当初的 logo 设计策略成功了? #设计参考 https://t.co/TGKE6jO
不说 GPT 和 Bard 的性能差异,只说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 微软把 ChatGPT 和 Bing 搜索结合的方式不理想,似乎微软也不知道怎么既保持搜索的简单直接,又像 Copilot 整合到 Office 一样强化搜索体验 在聊天里嵌入广告的方式也比较笨拙 广告为本的谷歌搜索,比 Bing 大了几十倍,问题大概复杂几百倍 — 倪爽 (@nishuang) Apr 6, 2023
华尔街日报说谷歌将会和微软把 ChatGPT 融合进 Bing 一样,把 Bard LLM 模型融合到谷歌搜索引擎中 没有时间表,只说正在测试在原始搜索请求之后,能否问一些跟进的问题(ability to ask follow-up questions after an initial search query) 按谷歌搜索的市占率,值得期待 https://t.co/e7duVjey94 &md
更新: 这个可视化编辑 Midjourney 提示词/prompt 的工具发布了 https://t.co/9l6iCIGU4Q — 倪爽 (@nishuang) Apr 6, 2023
3/ 4,怎么避免学到“假的”UX 设计课 密歇根大学的 UX 设计课和加州艺术学院那组课程一对比,就像是学了一个“假的”UX 设计,why? 其实这很好理解,UX 设计是综合学科,而且是新兴的、不断进化中的学科。广义的 UX… https://t.co/Gq82knQIY7 https://t.co/eIC2bja7lZ — 倪爽 (@nishuang) Apr 6, 2023
2/ 3,推荐 UX 设计网课之二 第二组课程“用户体验研究与设计”,来自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 https://t.co/fkc2W6QUFi 相比加州艺术学院那组更偏视觉设计、还有点艺术气息的课程,密歇根大学这组课程更偏 UX 设计里的 UX 研究。 项目下面分为六门课程: – UX 的原则和流程简介 – 了解用户需求 -… https://t.co/cUbgFTvxyk
想系统地、认真地学习 UX 设计入门?我推荐 Coursera 的这三组在线网课。 1/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是的,都可以免费旁听。 1,怎么学 UX 设计网课? 在学习 UX… https://t.co/UMueOdF56q https://t.co/CAY2SJCkJW — 倪爽 (@nishuang) Apr 6, 2023
去狗头方法4 https://t.co/Ns12Tl3Xwp — 倪爽 (@nishuang) Apr 6, 2023
这位来自加拿大的设计师,发起了 100 天 Midjourney 挑战 每天尝试学习和创作完全不同风格的图像,并分享 prompt、让大家和她一起学习 现在她把挑战升级成了 1000 天😂 跟着学习的人学习,也是我特喜欢的学习方法,即能得到一手资料、又能看到试错和成功的过程,还特别能启发灵感 #活到死学到死 https://t.co/lvc19mJ5z8 — 倪爽 (@nishuang
去狗头方法3 真是蔚然成风🌚✨ https://t.co/Lx8OS97VmA — 倪爽 (@nishuang) Apr 6, 2023
去狗头方法2 https://t.co/b2XPqHMfcZ — 倪爽 (@nishuang) Apr 6, 2023
测试一下新版本的“我”,这次我试图塞进去 230W 字的信息,实现了一个 70% 版本的“我” https://t.co/sBbs3b4Tbm 我自己测试的结果很奇怪:随着信息量的增加,“我”反而越来越不像我了 4/ https://t.co/dfjaL80nmK — 倪爽 (@nishuang) Apr 6, 2023
看到好多回复和转发质疑当事人“完全不会写代码”,这又不是明星嫖娼话题,根本不值得质疑啊🤷♂️ 最朴实的想法,应该类似“有这种好事?我也要占便宜!占不到便宜也要占个坑阻止别人沾光”这种吧 — 倪爽 (@nishuang) Apr 5, 2023
3)拿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中国式教育最被诟病的一大缺点,是学习的“知识点”没什么用。如果只是按照本“教程”描述的知识和例子来学 UX 设计,哪怕你记忆力很好,能把它们背下来,但最后学到的东西,多半和中国式教育的“知识点”一样没用。 还是拿本“教程”里的 UI 设计基础为例。在“UX… https://t.co/5OfYwMb7hQ — 倪爽 (@nishuang) Apr 5,
前面介绍的 NNGroup 的 UX 入门,并不是传统意义的教程,更不是那种有老师讲解、有作业和小测试、还有固定学习周期的网上课程。 它实际上是基础知识和入门学习资料的汇总。 简单说一下怎么用这样以基础知识为主的“教程”来学习 UX 入门。 0)理解自己的学习模式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 -… https://t.co/xDPIURhnWR — 倪爽 (@nishuang) Apr 5
感谢 @AkinaKansen 的 DM 提醒,确认了真有其事,不是我睡着前脑补的 GPT-4 打击程序员优越感、路人当自强的故事 😂🙌 https://t.co/d2p4vAqF1G — 倪爽 (@nishuang) Apr 5, 2023
推特上的狗头太烦了 用这个插件可以隐藏狗头、找回小鸟 https://t.co/Sb7kWRZEOF 测试成功了 貌似是某位推友开发的(?),我依稀记得看到有推友说讨厌马斯克的狗头,所以一怒之下开发了这个插件,而且是找 GPT-4 帮忙写的代码?当时快睡着了,不确定是真事还是我脑补出来的 https://t.co/MwQ32jCvjc https://t.co/3bfbCgFZaP —
我看了原作者补充的他跟 GPT4 的聊天、学写程序过程的贴图,挺繁琐不过一问一答效率不低 我也照搬他的原始指令,测试了一下,测试用的是 ChatGPT 的 playground 图一是原作者的,图二是我的,GPT-4 很直接地就开始一步一步教学了 GPT-3.5 我也测试了,只会泛泛地说一下概念,不会指导具体开发 https://t.co/Jj5StVG4gl — 倪爽 (@nishu
像使用 ChatGPT 一样,用自然语言描述要求,AI 来帮你设计和开发 APP/应用/程序/产品 https://t.co/GIv8SJU4ew Imagica 把普通的 no design、no code 工具又往前跨跃了一个时代,以前那些设置数据源、模块化编辑逻辑、拖放设计界面的手工流程,简化为你向 AI 输入文字要求、它帮你完成 官网和 demo… https://t.co/hCXBmDN
有人建了网站专门搜集 Bento 风格的设计 https://t.co/zLhRVdFFHX 搜集的 Bento 风格设计被分成平面设计、网页设计两大类,平面设计类大多简洁明快有力,网页设计类多数是很琐碎的一堆一堆又一堆胡乱排列的图文… 小原因是网页设计时排版不方便,更大原因就是网页设计师根本不懂设计啊! #设计参考 https://t.co/Nyoty0flnv — 倪爽 (@nis
原作者补充了他跟 GPT4 的聊天、学写程序的过程 https://t.co/hW7HXBFqDI 17楼 — 倪爽 (@nishuang) Apr 5, 2023
话说如此,但是“把大象放进冰箱”,缺了哪一步都不行🤷♂️ https://t.co/zUmpqiMjtY — 倪爽 (@nishuang) Apr 5, 2023
完全不会写程序的人,怎么用 GPT 编程序? V2EX 上某位同学的例子: 上周五花了一个下午,用 GPT4 写了个同步 macOS 剪贴板到 telegram bot 的小工具 他简单描述了实现过程 https://t.co/hW7HXBFqDI 我也想试试,不过一想到搭环境我就没动力了。去年我还测试了各种 No code 工具,都很不好用🤷♂️ https://t.co/7MwTyycwlE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UI 设计不能这么搞😂 每个 UI 设计图有特定意图、使用特定方法、解决特定问题,不能拿 AI 把它们“翻译”成泛泛的要求 不过这也给了我灵感,也许可以用 SceneXplain 来读人脸,悄悄告诉不太爱跟人打交道的直男程序员:对面那个人的奇怪表情,其实是什么什么意思😂🙌 9/ https://t.co/MFBrDKm7iG — 倪爽 (@nishuang) Apr
补充: Jina 官方的对比测试,比较市面上几个解释图片的工具 Midjourney 的 /describe 指令和 CLIPInterogator 2.1 都是生成 tex-image prompt 的专用工具,输出结果不适合人类阅读;BLIP2 适合简短的描述;SceneXplain 擅长发现图片里的细节,并生成详细描述 又学到了新知识✨ 8/ https://t.co/PMLr6F5Ps6
在地铁上创作的 Prompt 艺术家,作品效果如下 来源: https://t.co/5QsmH2DAQB 点开图片看 ALT,可以看到原始的 prompt😅 https://t.co/JsoLbjDlGt — 倪爽 (@nishuang) Apr 4, 2023
补充: 除了上面对产品设计和基本功能的测试之外,上周我还测试了 Adobe Firefly 生成图片的质量 我从设计师日常工作的角度做测试,当时我正好给客户设计海报,就拿它生成一下抽象手绘风格的背景图吧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倪爽 (@nishuang) Apr 4, 2023
拿 SceneXplain 识别图像得到了通用的文字描述,去当做 Midjourney 那种专用系统的专用指令,效果肯定会很糟糕,双方的标准不同,强行互通的结果跟谢耳朵玩“你画我猜”一样不可描述 不过在识别图像得到文字描述后,倒是可以利用 ChatGPT 之类的 AI… https://t.co/ptYFtLLFtc https://t.co/xBGCfmBmgI — 倪爽 (@nis
另外很巧合的是,之前我泛泛一说“最 cutting edge 的想法,先用它来描述图片,再拿描述语训练 Midjourney 的提示语,用一个 AI 哺育另一个 AI”… 今天成为了现实,实现者就是 Midjourney 自己 今天他们推出了一个 /describe 功能:你上传一张图片,Midjourney… https://t.co/noymvBWZkY https://t.co/f5puGe
UX 设计基础:学习指南 UX 设计入门教程汇总,来自全世界最著名的 UX 设计公司 NNgroup,内容包括: – UX 设计简介 – UX 设计哲学 – UX 设计规划和研究 – 用户界面(UI)设计 – 职业发展 https://t.co/mJcS9qBK9g 英文的视频和图文教程(大家交口称赞的那些翻译插件终于有用了)。NNgro
更正:字幕写的是咬力最强“之一” — 倪爽 (@nishuang) Apr 3, 2023
25/ 动物里咬力最强的居然是河马😂🍉 咬的时候压强高达 1800 psi,相当于 122 个大气压 不应该是大白鲨什么的吗🙄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视频来源见粗体小字 https://t.co/lyE1TB8DDe — 倪爽 (@nishuang) Apr 3, 2023
是不是特别好奇他怎么做到的? 有没有什么牛逼的专业软件?是不是拿人工智能偷鸡帮他阅读了?还是说他手下有一帮廉价小姑娘负责阅读,他作为主编挂个名? 我自己一直是大量泛读、少量精读的阅读习惯,每天最少处理大几十篇文章,本来算读得挺勤奋了,但跟 Robert 老师一比我就惊诧了… https://t.co/T5KVyy8rU2 https://t.co/1b2FDbpyao — 倪爽 (@n
每天阅读 1000 篇文章的人 很多人一篇文章都读不完;媒体也说 ChatGPT 最受欢迎的功能就是生成文章、书籍摘要,帮人跳过实际阅读 相比之下 Robert Cottrell 是绝对异数,他每天阅读 1000 篇文章,并精选出 5 篇分享给读者 我某天做家务,听到播客采访他 https://t.co/67sdnyiS4h 1/ #活到死学到死 https://t.co/fgj77hY3uq &
不算。ChatGPT 的配色方案是冒充第三种 ChatGPT 基于大量的原始训练数据,它是在完全不懂设计原理的前提下,按照统计数据来模仿设计师的配色技巧 https://t.co/F4gVYmplkY — 倪爽 (@nishuang) Apr 2, 2023
我完全不明白用 AI 训练 AI 到底怎么实现,不过按照常识来判断,把系统自己输出的结果信息,作为初始信息再次输入系统,这个系统的噪音或者说熵会越来越大,很快输出的信息就无法利用了 希望有专业人士能给我扫盲😯 — 倪爽 (@nishuang) Apr 2, 2023
这就悖论了,prompt 到底是人控制机器还是机器控制机器? 如果 AI 总能最高效地解决某个问题,它自己直接执行完成就结束了,为什么要生成一组给人看的指令?为什么要留下活口子,让自己被低效的人类控制?如果人类的需求本身就是低效的,干嘛还要保留需求而不是直接抛弃低效需求? 嘿嘿很可怕吧😂 https://t.co/iFRd2szkIe — 倪爽 (@nishuang) Apr 2, 2
在几次建立个人知识库的测试之间,我也没闲着 虽然我不是程序员、我也不打算自己搭系统来做测试,但我一样可以去了解类似系统的工作原理 以前我知道类似系统都是用 GPT 来处理自然语言交互,而用 embedding 向量数据库来处理大量原始信息。多数说 embedding… https://t.co/YS7gWnhVC5 — 倪爽 (@nishuang) Apr 2, 2023
推友分享这个 prompt engineering 入门教材和资源,对我来说难度略高了,资料太多、解释得太专业🤷♂️ 可能更适合把它当工具书,遇到问题时查一下😂 https://t.co/sB9XY7VarS — 倪爽 (@nishuang) Apr 2, 2023
不是每一条指令都平等 看来还是有人不明白“指令大全”和 Prompt Engineering 的差别 1,“指令大全” 指令大全是一堆别人写好的 prompt,它们用固定方法解决固定问题。使用别人写好的指令时,我们就是不过脑的操作员,换言之毫无竞争力,随时能被其他更听话、体力更好、工资更低的操作员替换… https://t.co/28uudwTXV5 — 倪爽 (@nishuang)
苹果 47 岁生日快乐✨ 原推文里这个牛顿坐在苹果树下看书的版画风格的“插画”,是苹果第一版的 logo 没错,就是大家熟悉的被咬掉一口的极简苹果 logo 的前一个版本 https://t.co/6enIbaou3R — 倪爽 (@nishuang) Apr 1, 2023
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天,记忆应该逐渐模糊了 大家可以测试一下,试着回忆这组让别人理解你的“X3法则”,看看除了日本人龟速说日语的小故事,还记得“X3法则”的什么内容 😂 — 倪爽 (@nishuang) Apr 1, 2023
我不是程序员,我从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这些角度反复尝试不同的 GPT 类产品,以我的背景知识,我觉得这个教程的难度适中 — 倪爽 (@nishuang) Apr 1, 2023
如果想学会 ChatGPT、把它作为竞争工具,推荐这个 Prompt Engineering 基础教程 https://t.co/g4MaOkR0YQ 我也断断续续在这儿学习来着 如果真的想学一个知识、技能、方法、方法论…最基础的方法是找到一手的人、学习一手资料 比如学 GPT,可以学习 GPT 专家、开发者、创业公司,或者用 GPT… https://t.co/pWyqY9iME7 https:
第一种配色工具太难用 第二种基本是糊弄事 第三种基于设计师经验而精选的配色方案,通常质量更高,而且 happyhues 在配色方案中耐心列举了更多配色要素,一次给出了 5 种元素配色和 5 种插画/内容配色,这种配色用起来会更优质也更自然 https://t.co/guH8s9hw74 — 倪爽 (@nishuang) Apr 1, 2023
做 UI设计时还是不会配色? 这个网站不但提供设计师精选的配色方案,还贴心地告诉你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色彩搭配的技巧 https://t.co/HSHJ81Lkdi 一般配色工具有三种: – 基于色彩理论,适合专业设计师 – 用算法算出配色,适合不讲究的程序员 – 本工具这样,由设计师按经验精选配色 #设计参考 https://t.co/kM9ZNfmqU6 &
虽说在软件里自带 AI、自带 ChatGPT 已经成为新常态,但还有很多 UX 设计的方法需要探索 比如轻量级使用时怎么把 AI 设计得更轻、更加不侵入,而重度使用时又怎么把 AI 设计得更沉浸、更加融合 — 倪爽 (@nishuang) Apr 1, 2023
让 ChatGPT 来帮你写日记 另外一种形式的 co-pilot、你一边写日记、软件一边根据你输入的内容、问你一个有深度的问题…用自然的方式帮你写出更好的日记 比自带 AI 的微软 Word 更轻盈,适合写日记、写随笔这些轻量的、碎片的任务,想起来就写、没有 Word 过于正式带来的心理压力 #设计参考 https://t.co/gclcwfbWrE — 倪爽 (@nishuang)
不清楚,很久没关注这块 泛泛地说,国内 APP 喜欢强运营,不管是小众社交、运动健身还是个人管理工具,开始玩法都挺特别,很多亚文化、认同感、仪式感的玩法,但似乎很快都把仪式感变成了微信群每日打卡那种特别乏味的做任务🤷♂️ https://t.co/Dqe37hfNXu — 倪爽 (@nishuang) Mar 31, 2023
答案揭晓了(放公鸡了) 图一是 AI、图二是真照片 https://t.co/hU8SgbzG16 — 倪爽 (@nishuang) Mar 31, 2023
无法评判哪张来自 AI 摄影和设计一样,也有它的设计语言、审美情趣和文化背景,只从两张图片的摄影水平而言,图二显然更符合正常的摄影美学… https://t.co/fX1NVvx6Ma — 倪爽 (@nishuang) Mar 31, 2023
文章里介绍的几款 APP,背后都有小众而有粘性的用户群,用户的“日常行为”具有强烈的仪式感,它们给用户带来了非常强烈的正反馈 — 倪爽 (@nishuang) Mar 31, 2023
下一个社交时代里,创建仪式感、而不是习惯 作者是前 Cluehouse 社区负责人,介绍了 BeReal、Cappuccino 甚至 wordle 这些新兴社交软件背后的秘密:仪式感 不要像推特一样建立用户无意识的刷屏习惯,而要像 BeReal 那样把向朋友分享生活变成每日必须的仪式 https://t.co/7gKdhHLuOO #设计入门 https://t.co/T8Ty4N9DDF &md
今天 ARC 浏览器发布了 iOS 版 https://t.co/TmaOjaS7CP 看看他们又有什么创新 #设计参考 https://t.co/hQvFQBArMK — 倪爽 (@nishuang) Mar 30, 2023
更正: 关于比尔盖茨试乘 wayve 自动驾驶车,wayve ceo 的博客 https://t.co/EqeCCkMP04 — 倪爽 (@nishuang) Mar 30, 2023
3/ 既然 GPT-4 已经发布了半个月(这在 LLM 的 AI 世界里差不多等于半年吧?),我顺便也来测试一下 GPT-4 怎么回答这个“小风车”问题 它的回答有时候似乎很正常(图一),有时候似乎不正常(图二),有时候似乎极其正常(图三、图四) 如果我预先不知道正确答案,我会认为它们说得都很有道理! https://t.co/niXBh491gs — 倪爽 (@nishuang) M
比尔盖茨受自动驾驶汽车公司 Wayve 邀请,去伦敦体验自动驾驶汽车,他们在繁忙的伦敦闹市开了 1 小时,去吃著名的炸鱼薯条 盖茨发博客说道路规则即将概念,十年内将达到自动驾驶临界点✨:https://t.co/R0IS3MwHot 试乘视频:https://t.co/WLSQtp7874 Wayve CEO 的博客:https://t.co/R0IS3MwHot https://t.co/lJN
这组推文不知道为什么被推友又挖了出来👏 日本摄影师森本洋辅,2006年和前女友分手之后,开始拍摄街上跟前女友气质相似的姑娘,拍了1000多人 采访:https://t.co/3qVarciKhr 这个系列摄影作品名为“东京都涩谷区代代木公园”,截止上文采访时间(2020年),坚持拍摄了 14 年 https://t.co/C88vzkFLDP — 倪爽 (@nishuang) Mar
2/ 我以前Google过这个问题,传统搜索引擎以搜索关键词为基础,当时(200X年)它很难理解“电线杆上会转的小风车是干嘛用的?”这种句子,所以我其实用不同方法搜了好几次,才得到结果 今天我们可以随意向 ChatGPT 问这个问题,它会瞬间给出一堆看似正确的答案 其实狗屁! 它不知道那个小风车是什么 https://t.co/irU4qGAQkm — 倪爽 (@nishuang) M
为什么用户会把 ChatGPT 当搜索引擎? 1/ 我以前有外号叫“人头Google脑”,手机能上网之前我就有“立刻Google一下”的名声,而且我还“代客 Google”帮人搜索💪 某次在南锣鼓巷,某路人盯着电线杆自问:你说那个小风车是干嘛用的,琢磨好久也没想明白 我随口回答:为了驱鸟。他就震惊了😆 #设计入门 https://t.co/fEeNGNqMDe https://t.co/3EnXU
我测试时用的 Copilot Hub 的自建虚拟角色工具,上周我也测试过这个工具,当时的提问经常会得到泛泛的问答、用 GPT 脑补和演绎的狗屁答案 现在工具会在我提供的原始素材里优先搜索,如果搜不到,会明说没有找到信息,然后用 GPT 的方式泛泛地解释几句 这是一个很好的小进步👏 比如下面的例子 2/ https://t.co/bzhS4fTTo4 — 倪爽 (@nishuang) M
我一直尝试用 GPT 建立个人知识库,想把我在推特上发表的 385 万字转化为数字版本克隆的我 昨天我抽空又测试了一版,受系统限制,只输入了 8 万字、生成了 2% 的“我” 我用提示语把“我”定义成设计专家,欢迎大家问“我”设计相关问题 https://t.co/WgjyI72ZTg 1/ #设计参考 https://t.co/jq3TFdnbhr https://t.co/OC2Bp5fMtu
维基百科说威斯康星州有 5 个春田市、俄亥俄州有 11 个春田镇 https://t.co/36iBQjybc9 我就好奇他们怎么防止混淆 — 倪爽 (@nishuang) Mar 29, 2023
24/ 美国同名地名特别多,哪儿都有 Springfield/春田 那么美国有多少个春田?不同地方的人说起春田,到底又是指哪个? 以数据可视化见长的 pudding,推出了可视化地图回答上面的问题 https://t.co/NNTityXfDt 注:美国有 34 个春田市、36 个春田镇 #设计参考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daybkbmDkE — 倪爽 (@ni
之前有一段时间 MacBook 取消了 MagSafe 电源接头,我就特别愤慨 https://t.co/yD8EW1skJW — 倪爽 (@nishuang) Mar 29, 2023
一块伴随 Apple 20 多年发展的小磁铁 细说磁铁在苹果产品设计中延续 20 多年的历史,以及它试图解决的细微而重要的问题: – 把遥控器吸在电脑上,防止找不着 – 设计一拽就掉的电源接头、避免电线拽翻笔记本 – 让 iPad 盖子更服帖 – 帮 iPhone 瞄准充电线圈 … https://t.co/gVXFL8BY0X #设计参考 http
不带这么骂人的 湾区日报的价值不在于采集,而在于一直保持分享的质量 https://t.co/N2x3biA8pf — 倪爽 (@nishuang) Mar 29, 2023
我一直特别喜欢的“湾区日报”,衰落、死亡 5 年之后忽然满血回归👏 https://t.co/ZQxK7ry9Ab 推荐内容还是以英文为主,依然值得阅读。相比那些以流量为导向的媒体、自媒体、大V,我更愿意湾区日报这样,由真人来分享 ta 当下学习和阅读的内容… https://t.co/rxaaWaDmqb https://t.co/Mfn4GduMiS — 倪爽 (@nishuang
今天苹果发布了预热许久的 Apple Music Classical,为订阅苹果音乐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提供优质音乐 https://t.co/IuI2UVjnsW 乍一看这个独立 APP 的设计乏善可陈,UI、UX 设计缺乏亮点,交互操作更是毫无特色 其实它的设计很有意思✨,借它简单说说产品设计、UX 设计、UI 设计的差异 1/ #设计参考 https://t.co/pe0rOQQIvC &mda
怎么快速学会一堆新功能? Figma 一口气发布了三十多个新功能,满足了很多看似细微、实则很方便的需求,难怪官方嘚瑟地自称 little big update https://t.co/9LNY7Vbyme 但是等一下!只把这么多新功能读一遍就累死了,更别说每天还要学那么多新工具、新方法,完全消化不了😭 1/ #活到死学到死 https://t.co/yTdjRTwoqJ — 倪爽 (
说起可视化地设置参数,或者可视化地使用一组功能模块,有个早期经典例子:Moog 电子合成器 通俗地说,合成器由键盘、音源和多个产生“音效”的调制模块构成,多个调制模块间由电线连接 表演时,用电线接上需要的音效模块,随着串联更多模块,不同音效依次叠加 表演时一堆电线,很壮观😂 #设计参考 https://t.co/tVoCzhm4CM — 倪爽 (@nishuang) Mar 28, 2
这个可视化编辑 AI 提示词的工具,UI 设计思路很有趣 家里有小朋友学“少儿编程”的人应该觉得很亲切,小朋友们边玩边学编程的 Scratch,就用了这种拖放模块/组件的方式,来直观地展示程序逻辑 3D 制作、音频制作软件,也常用视觉化的方式来展示功能模块和插件,让创作者直观地调整效果 #设计参考 https://t.co/JUJvw7PaNv — 倪爽 (@nishuang) Mar
我相信多数人看完这组推文,过两天还能记得的,就只有日本人说话的小故事了。因为我换着法子说了三遍😂 这组推文正好证明了编剧、导演 Alan Alda 说的“3X法则”很实用 另外这组推文也算一个小例子,旁证了我说的正常人看 ppt 只能记得三件事,比如“中间一个有趣的例子” — 倪爽 (@nishuang) Mar 28, 2023
23/ 世界各地人说话语速不同,但信息传输速率都差不多:每秒 39 bit 日语语速超快,每秒能说 8 个音节,汉语语速大概是每秒 6 个音节,不过信息传输速率差不多 https://t.co/SqSkJKobu9 https://t.co/TZzx4Zak8B https://t.co/ovwY0V43mn — 倪爽 (@nishuang) Mar 28, 2023
我更喜欢另外一个“日本人”的故事:说的是外国人问路,日本人用日语说了一遍,发现别人听不懂,直接带着对方走了好久,一直把人家带到目的地 直接行动,也算是另一种表达方式👏 — 倪爽 (@nishuang) Mar 28, 2023
第二条“难以理解的信息,用 3 种不同的方式描述”,有个特别生动的反例 说的是“日本人”遇到外国人,如果日本人发现对方听不懂日语,就会非常贴心地放慢语速、用慢速日语再说一遍。显然听不懂日语的人还是听不懂日语,怎么办?! 日本人会把语速放得更慢,再用龟速日语跟你说一次… https://t.co/G4dv0bCbSR — 倪爽 (@nishuang) Mar 28, 2023
大爷说的第一条我特别赞同 我经常帮客户写 ppt、也经常帮他们改 ppt,产品介绍、活动策划、商业计划书各种类型的都有,一般可能只花 20% 的时间美化一下、80% 的时间都在帮他们改进表达方式 关于“跟人交流时,只说 3 件重要的事”,我一直都跟客户说: 正常人看 ppt、听 ppt,不管你说表达多少,ta… https://t.co/TvVu0Q4u01 — 倪爽 (@nishua
让别人理解你的表达方式,“3X法则” 来自编剧、导演 Alan Alda 的好技巧 1,跟人交流时,只说 3 件重要的事(只说 1 件更好,太多事根本别人记不住) 2,难以理解的信息,用 3 种不同的方式描述(从三种角度描述,可以形成更完整、3D 的概念) https://t.co/S5M2Spqd72… https://t.co/fGQCcZXu09 — 倪爽 (@nishuang)
生成速度较快,暂时只支持英文指令 因为滤镜风格很直观,我其实拿 Adobe Firefly 测试了一个在 Midjourney 上不方便测试的玩法: 故意设置几组风格完全相反的滤镜,比如极简和极其复杂这两个滤镜一起使用 结果和我想的差不多: – 绘画也不能无限制地加料😂 – Firefly 滤镜无法设置百分比,不实用 — 倪爽 (@nishuang) Mar 2
UI 和操作流程都还挺自然 没有测试文字-图像的性能,简单测试了一下极限条件,看来 Adobe Firefly 的模型也没能理解人手 https://t.co/cMkrGLlwpf — 倪爽 (@nishuang) Mar 27, 2023
终于测试到 Adobe Firefly AI 设计工具 https://t.co/7ZGPoJ4jpO 我测的是文字-图像功能,重点还是看产品设计 功能由“文字-图像”和 AI 滤镜两大部分,等于把 Midjourney 们那些拗口参数变成了滤镜 滤镜分内容类型、艺术流派、主题、技法、特效、材质、概念,还能设定色调、光线和构图… https://t.co/5RN9Z2sgyK https://t.
多数人不喜欢自己看这么复杂的东西,又不是看小说😂 遇到大部头的书籍、资料,特别是在我专业领域之外的,我都是先分析重点、了解基本观点、先找到难点,先有了基本概念然后再选择性阅读重要章节,有些特别重要的部分还得多读一遍 看上面这种摘录,能帮我先分析论文,帮我确认要不要读、重点读什么 https://t.co/bNkG81iKdV — 倪爽 (@nishuang) Mar 27, 2023
说错了,显示屏分辨率是 400×240 这个 1bit 黑白单色显示屏最有意思,连电子书的 e-ink 显示屏都比它多几个颜色/灰度 硬件配置也弱得令人发指,CPU 是 168MHz 的 Cortex M7,只有 16MB 内存(别看错了,是 MB) 这并不影响设计师利用它设计了有趣的游戏和 UI,甚至连菜单都带动画 https://t.co/DdimNpFUyz — 倪爽
激烈的自行车比赛 黑色的上下颠来颠去的是选手的屁股 两个视频的来源都参见粗体小字 https://t.co/nACEIhTZsH — 倪爽 (@nishuang) Mar 27, 2023
Playdate 掌上游戏机里充满乐趣的设计细节✨ 设计极具特色,320×240 极低分辨率 1bit/黑白显示屏,可以转动的奇怪摇把 它的设计从开箱、设置、游戏体验都有各种巧思,他们甚至特意每周发布两款新游戏、持续十二周,吊足玩家胃口😂 https://t.co/saUhLM7NQ9 #设计参考 https://t.co/YwSCCd5pMV — 倪爽 (@nishuang
6/ 设计总监在判断 UI 设计师到底是美工还是设计师时,总是需要尽快得出结论。 简单说几个快速评判的方法。 1)招聘时看变化。 比如应聘者有三年工作经验,最直观方法是看作品集,看这三年以来 UI… https://t.co/e2wmvWW3Sf — 倪爽 (@nishuang) Mar 26, 2023
推友的补充 估计很快会有人开发新的工具来解决掉这些问题 https://t.co/myIr7xSXcS — 倪爽 (@nishuang) Mar 26, 2023
利用 iOS 和 macOS 的“捷径”,不离开现有程序、快速使用 ChatGPT 从 UX 设计角度来说,无论官方的 ChatGPT 网页还是各种 ChatGPT App,使用时都需要离开现场、跳到它们的界面,这打断了用户原来的使用流程,效率、体验都不太舒服 用分享功能+“捷径”呼出 ChatGPT… https://t.co/1BsTOnAj1Y — 倪爽 (@nishuang)
不能简单地这么说 Canva 是面向非设计师的快速设计工具,可以把它想象成很多模板的美图秀秀 比 AI 绘图水准,它不怎么样;但说到简单、易用、快速出设计,最好用 AI 再节约一点时间,这方面 Canva 绝对领先😂 https://t.co/LqJ9I0vAiI — 倪爽 (@nishuang) Mar 26, 2023
22/ DJ Scratching/搓碟 技能到底有多少级? Wired 的 Levels 系列短片,专门找各个领域的顶尖高手,向你展示某项技能从入门到高级的各个级别,分享每个级别的技巧…直到顶尖高手才有的领悟 并不是课程、教程,但都是很好的启蒙课 本集说的是搓碟,非常有趣 https://t.co/lqTk02ls9P — 倪爽 (@nishuang) Mar 26, 2023
21/ 路上和停车场的标志线是怎么画出来的 看了一下还有几种不同画法😅,看得很治愈 来源见粗体小字 https://t.co/g8tWB8TmG8 — 倪爽 (@nishuang) Mar 26, 2023
用 ChatGPT 当工具开发一个 ChatHPT 工具是什么体验? 我就特想知道 ChatGPT 到底怎么提供建议、帮助编程的😅✨ https://t.co/deh0AmnnWI — 倪爽 (@nishuang) Mar 26, 2023
AI 还真擅长完成这种任务 注:美工手工换脸的工作量其实比想象中多,比如白人脸型窄、亚洲人脸宽,手工换脸得费很多力气去让脑袋和身体比例、脸的透视关系、模特眼睛视线等等都保持自然。AI ”一下子“就换好了 https://t.co/j1o6A0Kj8X — 倪爽 (@nishuang) Mar 26, 2023
最后一张把 bunny(兔子) 画成了姑娘,这不是 AI 模型有问题,而是我的提示语有问题,bunny 本来就有漂亮姑娘的意思(不太好的一个俚语) — 倪爽 (@nishuang) Mar 26, 2023
以现成模板和大量设计素材为卖点的在线设计工具 Canva(可画),主要面向非专业设计师,他们也推出了 tetx-image 文字-图片 功能 https://t.co/3H0a781YhB 我当然也要测试一下。主要测试产品设计,顺便看看生成效果 Canva 既不像 Midjourney 那样专注于创造高品质绘画,也不像 Adobe… https://t.co/fM4xJ2jz5A https://
推特打算支持粗体字、斜体字? 以前在推特发推文时,很难给文字加上样式,比如看烦了 Bold、想发一个粗体的 𝗕𝗼𝗹𝗱,那就需要用 unicode 来 hack 一下,麻烦 现在少数人已经在内部测试推特的新编辑器,可以直接给文本加上样式 其实我宁可推特不提供这个功能,算了… https://t.co/tnVVhbzUHm — 倪爽 (@nishuang) Mar 25, 2023
现在每天被迫接受的信息太多,信息总是分高低贵贱,多数纯粹浪费时间,有的可以看标题、简单瞄一眼结论,或者读一下 GPT 生成的摘要、看看别人的导读…还有一些必须自己阅读,并且耐心花时间去理解和学习,比如本篇 另一位推友从他角度解读了这篇论文,可以换个角度帮大家理解 https://t.co/2w72SjQE1W — 倪爽 (@nishuang) Mar 25, 2023
推荐阅读 研究和测试 GPT-4 的真实能力,而且测试方法更接近心理学而不是机器学习 感谢翻译🙏 https://t.co/EhjvNZxoFR https://t.co/1bnW94RWhA — 倪爽 (@nishuang) Mar 25, 2023
即刻上的 junyu 写了这篇 ChatGPT Plugin 插件的介绍,用普通人能理解的写法,介绍了 Plugin 能干嘛、怎么实现了自然语言的人机交互 https://t.co/YKJD6qy6Vs — 倪爽 (@nishuang) Mar 24, 2023
推友补充的 RGB 转 CMYK 的方法 好多年没接触,忘了还有 RIP 这个神奇的东西了,怀念😅 https://t.co/jsv9LaUAai — 倪爽 (@nishuang) Mar 24, 2023
微软的设计团队,发表文章介绍 Microsft Loop 背后的设计哲学和方法 Loop 的重点是帮助人们协作(所以产品名称出自 keep me in the loop 的这个 loop),文章介绍了怎么做用户调研,以及怎么最终把所有信息抽象为组件/block、页面、工作区三级 挺好的文章,值得一读👍 所以前面我说错了,Loop… https://t.co/R37CcZMSNu — 倪
推友解释了 ChatGPT Plugin 插件的工作原理 https://t.co/m4Kka9XbPW — 倪爽 (@nishuang) Mar 24, 2023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原理和实现方法 https://t.co/SqUoi7Xp2H https://t.co/Oy1hW6NFNs — 倪爽 (@nishuang) Mar 24, 2023
怎么在 2D 的屏幕上实现有景深的裸眼 3D 效果 这里既没有用到电影院那种 3D 眼镜、也没有用到 AR 技术 实际做法是用摄像头跟踪用户的眼睛,随着眼睛移动、不断调整画面,形成有景深的 3D 透视效果 早在 2007 年,有人就用 wii 实现了这个效果 #设计入门 https://t.co/hl2aX1IOFW — 倪爽 (@nishuang) Mar 24, 2023
保命小 tips https://t.co/XRuGZy4Ywz — 倪爽 (@nishuang) Mar 24, 2023
我尽量避免把笔记本放在大腿、膝盖上操作,双腿并拢坐着很不舒服;笔记本平放在大腿、膝盖上意味着得勾头弯腰操作,也很不舒服;而且这时候用触摸板,手掌得往上、往后翻,累死 所以万一要在大腿、膝盖上操作,我动作和她一模一样,连左手动作都一样😂 — 倪爽 (@nishuang) Mar 24, 2023
大意:还有别人也这么操作笔记本电脑吗?如果有…为什么? 原始推文下面有大家(包括设计师)的各种猜测,多数人觉得是“无障碍”问题 比如屏幕反光、忘记戴眼镜看不清楚、这么操作触摸板手更轻松… #设计入门 注:生活中随时留意观察、看到就想为什么、多请教大家的意见……都是设计师的良好素养✨ https://t.co/E967OPr49l — 倪爽 (@nishuang) Mar 24, 202
推友补充的真实经验 https://t.co/Nak7Nn9T7x — 倪爽 (@nishuang) Mar 24, 2023
很高兴看到一个定位这么特别的产品 这款“诗片”APP 背后还是 AI,先把照片识别成文字、再以文字搜索诗歌,太简单了对吧? 并不是 现在大家缺的不是实现方法,而是创意 而且在这种风云变幻的 AI 大环境里,有几个人能真的静下心来做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 倪爽 (@nishuang) Mar 24, 2023
推荐一款跳出定式的 APP“诗片”,用 AI 为你的照片配上一首诗歌(现在只有中国古诗词) 我测试了古人喜欢的植物、风景,以及古人显然没概念的外文字体、胖飞机,结果都超出预期✨ 而且它在 GPT 泛滥的大染缸里,给我带来了难得的宁静和巧思 来自推友 @no13bus https://t.co/7iC1Hu6beX #设计参考 https://t.co/xpE3tWGKlh — 倪爽 (
推友的补充🙏 https://t.co/4AsftTxJD1 — 倪爽 (@nishuang) Mar 24, 2023
Lunabot 的进入门槛已经低到地板了,具体功能、实际表现就不用我多嘴转述了,大家自己测试吧 — 倪爽 (@nishuang) Mar 23, 2023
分享推友开发的 ChatGPT 新产品 Lunabot 其他各种 GPT 产品主要实现某个功能,Lunabot 们的特点是解决更基础的具体问题:国内用户很难直接使用 ChatGPT,美好愿望都被卡在信用卡、手机号等等“小事”上 第一次看到有产品提供“慷慨的”免费额度,希望它能造福更多人 注:交互时总会浮出 icon,不好🤷♂️ https://t.co/Q8woPpYEt6 — 倪爽
补充解释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一些推友看到 ChatGPT 支持第三方插件之后,惊呼 ChatGPT 套壳开发者的好日子到头了 – 其实说反了 第三方接入之后,开发者通过 ChatGPT 的 API 可以获取比以往更强大的基础功能,还是拿“小姐姐”打比方,以后开发者投入等量的工作,创造出来的“小姐姐”将有更强大功能 https://t.co/qfvnLsOrKM — 倪爽 (
今天抽时间看了一会儿微软的 Loop,既然我是 Notion 重度用户,当然要测试一下 Loop 和 Notion 的差异 最本质的差异是信息架构,Notion 最出名的、最有创造力的特色,就是“万物皆可 Block”的设计概念,因为所有的信息都可以保存在一个 block 里,而 block… https://t.co/g0eKexug1Y https://t.co/fvWLQXYNVo &mda
我不是投资人、大V、各种自诩的有识之士,那就直接跳过正确的废话,说一下它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细节而言 第三方插件的专业信息、准确数据,部分解决了 ChatGPT 睁眼说瞎话的天然缺陷,以后你可以在 ChatGPT 里查到很精确、颗粒度很细的信息,比如上面示例,借助 Wolfram 来做真正的知识问答… https://t.co/Eq9ByI87vp — 倪爽 (@nishuang) Ma
ChatGPT 太狠了,开始支持第三方插件,按照漫威的说法,这就是“ChatGPT宇宙”的开端 首批开放可使用的插件包括了酒店航班预订、外卖服务、在线购物、法律知识、专业问答、文字生成语音,以及用于连接不同产品的 Zapier,和一个全世界父母都会喜欢的 AI:Milo https://t.co/wtDCjNqHSu… https://t.co/mPRzULXJeq — 倪爽 (@ni
因为原始语料很少,这个 2.1% 版本的“我”显然极其弱智 欢迎大家来感受这个弱鸡到令人唏嘘的“我”,ask me anything,大概率我都无法最低限度地满足你😂 https://t.co/FqA5XdVf0y 好在我记得我发过的推文,所以我可以假装理性来问“我”设计相关的问题,用这个方法分析产品本身的设计策略… https://t.co/tugOJ5PGZJ — 倪爽 (@nis
过程比我预计的困难,难度在于这“385 万字” 我从推特下载了我的所有推文,刨去图片、视频、各种元数据…核心的推文是一个 95MB 大小的 json 文件,我先把它转成了 csv、再转成了 txt,拿到了 380 万字、117 万行、8MB 左右的一个纯文本 我把它上传到 Copilot Hub…不出意外就报错了 UI… https://t.co/5mtmp45yHm — 倪爽 (@n
大家可能听说了,我一直想用 GPT 建立个人知识库,想把我在推特上发表的 385 万字转化为数字版本克隆的我 今天有小进展,我成功创建了 21% 版本的“我” 用了 @Tisoga 开发的 Copilot Hub,它支持自己上传语料创建虚拟角色,让你用 ChatGPT 的方式向角色提问 1/ #设计参考 https://t.co/E67q7Az9H0 https://t.co/MV4563zTPf
推友的试用体验 https://t.co/4U81YDuC8W — 倪爽 (@nishuang) Mar 23, 2023
飞书是一整套复杂的协作套件,跟 Notion 天然就是不同的产品,哪怕 UI 和 UX 上有相似,通常它们也不是产品设计的重点 wolai 早期就是复制、照搬了 Notion https://t.co/hLuGVYtK6e — 倪爽 (@nishuang) Mar 23, 2023
感谢推友补充的信息 https://t.co/FRq4i9IEM3 — 倪爽 (@nishuang) Mar 23, 2023
这是好问题 作者是用 Chrome 浏览器直接打印的方式生成 PDF 我查了一下: – Chrome 输出的网页是 RGB 格式,但能把网页里的 CMYK 图像输出为 CMYK 图像 – CSS 完全不支持 CMYK 模式 另外我看了他写的 CSS,根本没有指定文字颜色,直接用了网页文字缺省的黑色 https://t.co/mjihmNgOxh — 倪爽 (@n
作者在 GitHub 项目页面里介绍,说用的是 ChatGPT API https://t.co/bxUnNc7orF — 倪爽 (@nishuang) Mar 23, 2023
大家有可能没看原文,我机翻一下前言来帮大家理解作者的愿望 原文非常好笑,先列举理智的做法、再列举不理智的做法,最后隆重介绍“我的做法” 他还说 CSS 就是他的锤子,书在他眼里就成了钉子 😂 https://t.co/ouwVhkOD4I — 倪爽 (@nishuang) Mar 23, 2023
怎么用 CSS 排版一本实体纸书? 这位直男出了一本小说电子书,决定放弃各种排版工具,改用最复杂的方式排版纸质书:用网页前端使用的 CSS – 把电子书导出为 html – 设定字体 – 解决混乱的尺寸单位 – 用 CSS 实现页码、页眉、章节换页等等所有书籍排版所需细节 – Chrome 里把网页打印成 PDF – 把 PD
现在的微软 https://t.co/ExLlIWBQrj — 倪爽 (@nishuang) Mar 23, 2023
GitHub 发布了 Copilot X 引入了 GPT-4,还支持聊天和语音🥲 微软这几天完全是杀红了眼了💪 视频来源见粗体小字 https://t.co/rSGgjdpBmD — 倪爽 (@nishuang) Mar 23, 2023
后续: 用 GPT 技术生成传统电台节目的 RadioGPT 产品有了两个进展: – 升级到了 GPT-4 – 预计四月中旬开始,会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传统电台里使用 RadioGPT 生成的节目,初步使用的两家电台公司,分别在美国有 200 家电台、在加拿大有 55 家电台✨ https://t.co/5nqjnR8WgX — 倪爽 (@nishuang) Mar
nothing 的 Ear(2) 耳机正式发布了 功能和性能什么的就不用多介绍了,nothing 延续了上一代的 Ear(1) 设计风格,把透明的、内部也一样精致的设计语言带给了消费者 Ear (2) #设计参考 https://t.co/PuiWsbL1Bv — 倪爽 (@nishuang) Mar 23, 2023
今天微软正式发布 Notion 竞争产品:Loop https://t.co/zxzcmNjV6g 它不但能实现 Notion 擅长的 all-in-one 式编辑和协作体验,还能把老套的 word、excel 文件们整合到 Loop 里 最重要的是,Loop 有 Notion 最缺的东西:一部微软标志性的、风格绝美的、和实物基本不相符的 3D 广告片! #设计参考 https://t.co/u3
我拿推友分享的这两个配色网站,对比着说一下 AI Colors 的特点 下面这两个配色网站都是由设计师先设计好几十、上百组配色,让用户自选一种,好处是所有配色都经过设计师人工优选、搭配效果有保证… https://t.co/S7QYOAxbcb — 倪爽 (@nishuang) Mar 23, 2023
推友分享的配色工具,适合程序员制作 UI 时使用 这种叫做 monotone/单色 配色方案,优点是你只需选一个色,系统给你搭配不同的 tint 本质上它是一组有颜色的“灰色”,不过你在这组“灰色”里选出深色、中等色、浅色,加上基础的黑白灰,整个 UI 就有了 6 种颜色… https://t.co/dJSBIqiu1y https://t.co/olqggJwYl0 — 倪爽 (@n
设定颜色前需要市场调研、用户访谈,不过最终最重要的是跟推友他们一样,测试真实的市场反应,根据真实的用户反馈来调整 那些所谓的“我们设计师审美观很牛逼”、“今年美国也流行这个色”、“大厂都用这个色”、“老板娘喜欢这个色”…都不是在设计中选颜色的好方式 4/ — 倪爽 (@nishuang) Mar 23, 2023
那么到底怎么给产品颜色起名?看商家是谁、用户是谁 比如苹果有全球第一的品牌说服力,所以它们给自己的手机壳起名时就很任性,既有 Canary Yellow/金丝雀黄、又有 Succulent/多肉植物(下图) 一般商家,用户可能也不太在乎太空黑还是石墨黑,通常说明白黑色、避免用户选择太多而烧脑就行了😂 3/ https://t.co/MNCL5QkdT2 — 倪爽 (@nishuang)
比如这一组蓝绿色之间的颜色 我都把浅一点的简称 cyan、深一点的简称 teal,turquiose 单词太长,我很少说 中文里正常会把它们叫青色,但生活里大家把它们叫蓝色、叫绿色、叫青色的都有😂 让用户在一堆叫不出名字的颜色里做选择,感觉就像问用户:你喜欢锂电池、锂离子电池还是钴酸锂电池?🌚 2/ https://t.co/6L8sTdDukG — 倪爽 (@nishuang) Ma
推友分享的色彩的故事,特意把普通颜色名改成更有特色的颜色名,最后结果很 sorry,“但是结果非常糟糕,消费者完全不感冒,转换率大减,只好改回去” 实际上消费者对颜色的感知、对颜色名称的理解,都受文化、性别、年龄的影响,科学研究就说女性因为进化,天然能识别更多颜色 1/ #设计入门 https://t.co/Am6gH51i8W https://t.co/m6PeiWe74F — 倪爽
工具叫做 ColorGPT 测试地址 https://t.co/VDUMNsWeOC GitHub 库 https://t.co/yvfkMtlVgA — 倪爽 (@nishuang) Mar 22, 2023
怎么知道一个颜色的名称,还是用“万能的” ChatGPT 近期看到最有趣的 AI 工具,先用摄像头取真实世界里一个色彩的 hex 值,再调用 ChatGPT API,为这个颜色取个名字 我测试一下居然还挺靠谱,它知道的英文颜色名称,已经超过我了 #设计参考 以后不用忍受女朋友说口红色号了,直接告诉她这是 XX 红 https://t.co/uXVE6iYufN — 倪爽 (@nishu
我还测试了十几次,效果很差,不列了 这次基于我特别熟悉的信息做测试,所以很难得地可以测试 AI 个人知识库、微型知识库的效能、效果 下次大家测试各种阅读 PDF、生成视频摘要…等等各种神奇的 GPT 产品时,最好也别依赖直觉、多用自己熟悉的信息来做测试 非常感谢推友捏了一个假的“我”🙏! 6/ https://t.co/uqWl60XAXg — 倪爽 (@nishuang) Mar 2
测试 3、4 一块儿说,我问了包装设计建议、设计师怎么避免“35岁”问题 因为我平时不怎么聊这两个话题,AI 其实是用 GPT 漂亮的屁话凑了一个答案,然后搜索并列举了几条沾边的推文 如果不是论文、书籍那种信息分布特别密集的“知识库”,估计在这种个人的、微型的知识库里提问,测试 1 是奇迹、测试 2… https://t.co/nqM79peIYW https://t.co/PgIaUSnWxH
测试2:品牌设计怎么配色 某条推文描述了品牌设计或产品 logo 设计通常会关注的要点,恰好和问题里的“品牌设计”非常吻合,AI 以此推文为基础生成答案 不过咧很遗憾,那条推文主要说品牌设计策略,并不是我问的“配色” 下面罗列的推文吻合度还高一点 我估计这轮测试最接近个人知识库的实际能力 4/ https://t.co/MEhCqs1leV — 倪爽 (@nishuang) Mar 2
以我之前使用 ChatPDF 的经验,我知道个人数据库其实很笨,所以我测试问一下最具体的问题,而且是我预知肯定有很多搜索结果的问题,看看它怎么处理 测试1:我问“我”:UI 设计怎么配色… https://t.co/UwxVA7YHNH https://t.co/zHX4yg745l — 倪爽 (@nishuang) Mar 22, 2023
没征询推友许可,先不发测试地址了😂 按我理解: – 类似产品用 embeddings 建立搜索,用 GPT 实现自然语言人机交互 – 知识库容量有限,它应该先在知识库内部搜索,找不到再用 GPT 漂亮的屁话补充,或许用 google 补充更多信息 好在我记得我在推特上发过什么,所以我难得有了机会来测试产品逻辑 2/ — 倪爽 (@nishuang) Mar 22
之前我一直想用 GPT 建立个人知识库,想把我在推特上发表过的 385 万字转化为一个数字版本克隆的我 结果今天我还真就用上了 不是我开发的,是推友做的产品,能把推文变成可提问的个人知识库。他用我发的 #设计参考 系列推文训练了一个 AI 人物/ avatar,我可以自己问克隆的“自己”了 1/ #设计参考 https://t.co/jq3TFdnbhr — 倪爽 (@nishuang
我强调的是“设计”很专业😂 现在 OpenAI 这几个大公司垄断了 AI 的基础技术和服务,小公司和团队围绕 GPT 做产品,功能会很接近、价格也很难拉开档次,那么设计和用户体验就变成了竞争的重要手段 下面的 AI 产品竞争里,小公司、独立开发者得时刻注意设计 https://t.co/1MFUn4AhH0 — 倪爽 (@nishuang) Mar 22, 2023
实际使用场景 https://t.co/gL98zqVng5 — 倪爽 (@nishuang) Mar 22, 2023
测试过了 产品设计挺好、完成度也不错,但功能和其他竞争产品差不多 很遗憾,总是报错,那我就不想再用了 https://t.co/r2slNnoFV9 — 倪爽 (@nishuang) Mar 22, 2023
现在不支持手机版,只能明天起床再测试了 — 倪爽 (@nishuang) Mar 22, 2023
大家都非常喜欢 ChatGPT 式快速阅读 Pdf 的工具,现在更专业的竞争对手来了 https://t.co/JL9pQQNq0f 卖点和 PandaGPT 一样,即一边用 AI 快速阅读、一边对照原文,官网号称研究论文快 100 倍 官方说原理是用 vector embeddings 搜索,用 GPT 实现自然语言人机交互 看似设计很专业👍 #设计参考 https://t.co/r0HK09p
回到电脑之后,我测试了谷歌 Bard 让我最关注的几个问题 1,基本的人机交互和 UI 完成度非常高,出乎意料地正常,而且甚至配色都比 gmail 的“五十度蓝”好看 有趣是 Bard 和 ChatGPT 一样采用了问答的交互形式(双方头像、对话都在左边,条目全宽度),而 Bing chat… https://t.co/j1kjf0wuNS https://t.co/mzNjTZ1ODl &mda
纽约市政府花了一年多,设计了一个“全新的” We❤️ NYC 标志,希望替代使用多年,被全世界人民所喜爱的经典设计:I❤️NY 不但这个事情很挫,新设计本身就非常难看 真是验证了那句古话: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设计参考 https://t.co/eltBge0mvq https://t.co/a8htLZrQS1 — 倪爽 (@nishuang) Mar 22, 2023
不清楚怎么收费,我还在排队中 我猜是在全家桶之外另外收费 https://t.co/FP8JF3QxrO — 倪爽 (@nishuang) Mar 22, 2023
Adobe 野心果然不小,现在 AI 绘图功能只包括“文字-绘画”和“文字特效” 以后还将包括: – 矢量图整体调色 – 擦除图像里的物体 – 根据你自己的风格生成图像 – 文字 – 矢量图 – 扩展画面(比如正方形图片扩展成宽屏幕) – 3D 模型 – 图像 – 文字 – 底纹
补充: 微软的 “文字-绘画” AI 绘图工具提供了 25 个信用点,用于快速作图,难怪速度很快。信用点用完之后会排队作画,第一次排了 5 分钟,第二次排了半小时 我放弃了,之后微软发 email 通知我看结果 — 倪爽 (@nishuang) Mar 22, 2023
感谢推友提醒,我直接输入文章,让 Bard 生成摘要 原文: https://t.co/oIX8eo2G2H 图一是缺省摘要,中规中矩,略长 图二是我让 Bard 生成摘要时总结成 8 个要点,它不但生成了 8 个要点,还逐条展开解释了这 8 个要点。用力太猛了😂! 另外测了,一次最多输入 4000 字 https://t.co/xvssYRtABI https://t.co/WmSbmnS0sp
Adobe Firefly 官网 https://t.co/ZMaC8JOXTK https://t.co/CwgsPAhmss — 倪爽 (@nishuang) Mar 22, 2023
Adobe 也加入了 AIGC AI 绘图战场 Adobe 今天发布了 Firefly,考虑到 Adobe 本身就是做设计、图像处理业务,Firefly 怎么和现有产品结合就变成了极富想象空间的新空间 https://t.co/Jhw5gkanoq — 倪爽 (@nishuang) Mar 22, 2023
虽然我经常被人搬运,这还是第一次发现被人搬到了“华人”😡 https://t.co/Upg724MIZz 摊手🤷♂️ https://t.co/slCJBiOjVQ https://t.co/ICTRFKspBD — 倪爽 (@nishuang) Mar 21, 2023
对比测试一下,画一下中国传统美食“夫妻肺片” chinese food named “Sliced beef and ox tongue in chili sauce”, realistic photo style 看起来也不太像能吃的样子,相比之下,让它画个芝士汉堡,结果就好多了(虽然看起来也不是太有食欲) 这就是基本素材的差别了 https://t.co/NlKspg9
我让 Bard 帮我生成一个利用 Bard 赚钱的商业计划,它就来劲了。下面是输出的文字,还是 markdown 格式呢 Sure, here is a business plan about how to use Bard to make money: * **Problem:** There is a growing demand for high-quality, engaging cont
谷歌的 Bard 显然不支持返回图像结果(微软在后面嘎嘎嘎嘎地狂笑),但是谷歌也真是嘴硬,明明不能输出图像,它也顽强地用文字描述了一张图片: [有一只碗里放着鸡肉腌制调料的图片] 😂😅 https://t.co/rSJ5IF3TNm — 倪爽 (@nishuang) Mar 21, 2023
谷歌速度很快,立刻给了我权限,让那我就开始 Bard 测试咯 – 测试中文,失败了,不支持中文 – 让它不带脏字地写一首“成人”诗歌,失败了,有关键词过滤 – 让它教我做宫保鸡丁、带图片说明,大部分成功了:结果 ok,给了我三个选项,注明了信息出处,列举了相关文章,还建议我继续搜索 回头上电脑再测 https://t.co/xsFsfJFCzB —
微软的“文字-绘画”工具也有关键词审核,算是大厂产品的标配吧 不清楚审核范围,我只测了最普通的“成人”关键词 — 倪爽 (@nishuang) Mar 21, 2023
除了”文字-绘画“,也支持”绘画-绘画“ 指令是 “a iron man parody of this famous painting: https://t.co/qDDYuNS5L6” 效果很一般,但功能实现了 https://t.co/6H4I7P8SVg — 倪爽 (@nishuang) Mar 21, 2023
这张没有艺术性,但是好玩 高达小时候在海边玩耍,宫崎骏风格的淡水彩画 https://t.co/xVksnNPTdR — 倪爽 (@nishuang) Mar 21, 2023
错别字:基本上就是学习“数据”可视化、信息图的大宝库 — 倪爽 (@nishuang) Mar 21, 2023
这家设计公司 Ferdio,一直在运营一个数据可视化项目网站 Data Viz Project,公开展示不同的数据可视化技巧和实例,基本上就是学习视觉可视化、信息图的大宝库 这些技巧当然也能用于制作 keynote、powerpoint 文档 https://t.co/9Fav6aM3Og #设计入门 — 倪爽 (@nishuang) Mar 21, 2023
一组数据、100 套图表 丹麦信息图表设计公司 Ferdio 最近做了尝试,把一组简单的数据(近年来北欧三国世界遗产的数量),用 100 种不同的图表展现出来 除了办公软件里常见那些 graph,他们还利用了很多信息图、数据可视化的设计技巧👏 #设计参考 https://t.co/XIV5Uq4xOO https://t.co/ybnEKMFsjy — 倪爽 (@nishuang) M
我转述的媒体报道来自:https://t.co/1SDSR1PWpa 我当然最想测试 Bard 的产品设计,主要有 3 个方向: – 基本的人机交互和 UI – 怎么处理 ChatGPT 里非常普遍的虚假信息。谷歌的搜索引擎背景,需要比 ChatGPT 输出更高可信度的信息,这方面 Bing 做得显然不好 – 怎么把 Bard… https://t.co/LTe
ChatGPT 的竞争对手,Google 那个刚发布就搞砸丢了面子的 Bard,终于开放公众测试了 https://t.co/m7lOHThSzm 目前仅限美国和英国的用户,同样也需要排队 媒体说 Bard 使用谷歌 LaMDA 大型语言模型的小型优化版本,很多时候 Bard 会返回三个结果或草稿,部分问题会让你继续 Google it 等测试中… https://t.co/7YDi9m6jgd
不能选择一幅生成的图片再做继续优化 — 倪爽 (@nishuang) Mar 21, 2023
微软提供的 AI 绘图 prompt 入门指南 形容词 + 名词 + 动词 + 艺术风格,比如: 模糊的生物戴着太阳眼镜,数字艺术风格 https://t.co/fbfbKN05ul — 倪爽 (@nishuang) Mar 21, 2023
因为进入门槛太低了,所以还挺好用的 微软这次也展示了大厂应有的水准,虽然是个预览版,产品界面设计得很正式,不像其他厂家那么糊弄事,也比 Bing Chat 那个扎眼的配色和 UI 好点😂 https://t.co/DpA9oH7AKK — 倪爽 (@nishuang) Mar 21, 2023
微软也推出了“文字-绘画” AI 绘图工具 https://t.co/eWFJhePEoU 用法和 midjourney 们类似,目前只支持英文 prompt,每人免费生成 25 次 我的无脑快速测试结果: – 高达风格的机甲驾驶着科幻龙。OK – 毛茸茸的白云长着小狗脸。不好 – 吸血鬼版“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很好 – 钢铁侠版“呐喊”。不错 h
以前介绍过的 ChatPDF 功能更简单,也更受欢迎 https://t.co/9yx4GOrlTP — 倪爽 (@nishuang) Mar 20, 2023
Figma 实现了跨设备拷贝-黏贴 这样子张总在 iPad 上鬼画符一样画个示意图,然后他直接就能把示意图丢到电脑版的 Figma 里、交给设计师去做真实设计了 #设计参考 话说我平时用的最多的协作功能就是把手机上 copy 的东西 paste 到电脑上,反之亦然 https://t.co/5BuMjXOVJX — 倪爽 (@nishuang) Mar 20, 2023
我很惊讶,怎么读到手机的环境光传感器的呢? 最后作者解密了,其实没有取到环境光传感器数据(没有权限),是用摄像头的曝光参数计算出环境光亮度 https://t.co/SmsQHJU5yk — 倪爽 (@nishuang) Mar 20, 2023
“在暗处发光”的特效 实现方法是读取设备的环境光传感器,(根据外部光线)让 UI 的一部分变暗 #设计参考 https://t.co/Vjy1sSNFQD — 倪爽 (@nishuang) Mar 20, 2023
具体地说,在 UX 设计里给用户提供一个锚点,的确也能帮用户理解产品 就像星巴克,用小杯的价格制造锚点,让你觉得大杯很便宜 在这个产品里,“生成 8 条摘要”就是很直白的锚点,用户在操作之前就能预知得到什么 相反,如果视频摘要少到 20 个单词、长到好几页,用户操作前后很可能忍不住犹犹豫豫的 — 倪爽 (@nishuang) Mar 20, 2023
为什么要用 ChatGPT 给 Youtube 视频生成 8 条摘要? Eightify 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视频摘要插件,它的产品名称、产品特色、甚至 logo 都是“生成 8 条摘要” https://t.co/DMRh1YOKMk 生成 5 条不行吗?生成一大段不好吗?按照视频章节逐个生成不是更准确吗?其实都可以 Eightify 刻意用“8… https://t.co/XJ8EHKa6Yc h
抽空瞄了一眼…我还是等待更适合普通人的现成工具吧 https://t.co/111s66EkXv — 倪爽 (@nishuang) Mar 20, 2023
大公司为了利益最大化,产品通常会覆盖宽泛人群,所以会留下很多利基市场、小众需求、特定功能需要被满足。你看 word 垄断了几十年,一样会出现 markdown 编辑器这些产品 当然,多数开发者很难抓住这些机会,写程序很容易、开发工具也相对容易、开发一个完整的产品就很难了 https://t.co/F391ppXN6o — 倪爽 (@nishuang) Mar 20, 2023
我一向都建议设计师和开发者直接抄袭,大部分设计师和开发者的能力,远远没有达到理解设计原理、像艺术大师一样从精神上剽窃的程度,所谓的“借鉴”,最后就是“山寨” 举个例子就懂了:比如我编程很渣,我是找个开源产品改一下 UI 好呢,还是找 10 段开源代码凑一个产品好呢? https://t.co/aWwVQKsy6v — 倪爽 (@nishuang) Mar 20, 2023
最后说几个跟 GPT 类产品设计相关的经验 – 因为现在多数围绕 GPT… https://t.co/vtFCgyoDtS — 倪爽 (@nishuang) Mar 20, 2023
因为免费版本只能问 10 个问题,简单测试下来我只能说这些 prompt 还有挺大的改进空间 说到这里得表扬开发者 @quinn_leng ,独立开发者自己做一个工具相对容易,但做一个产品就很困难,每个开发者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这些困难,这位开发者用的是“用户反馈” 他在 discord… https://t.co/p5E6R6IMHM https://t.co/fsIr8JeGet &mdash
我的第二块测试是功能,既然产品的核心功能基于 GPT,这里测试的其实就是开发者写 prompt 的能力 阅读中的普通对话没什么特别的。似乎没记忆上下文,没法追问,希望以后能强化上下文功能,毕竟这是更高效的阅读方式(图一) pandagpt… https://t.co/3rkrkdOw99 https://t.co/tBow21ob9M — 倪爽 (@nishuang) Mar 20,
我是设计顾问,测试产品的同时,当然更多的还是从设计角度来分析 首先 UI 的设计非常烂,就是“如果设计师设计出这种 UI,立刻就开除”级别的烂 不讨论 UI 小细节了,页面里三列不一样高、不能撑满页面,光从这点就能看出这是程序员自己设计和实现的 UI,“又不是不能用”对吧… https://t.co/TIGmrrHr6c https://t.co/BPLHmE2WfA — 倪爽 (@n
怎么一边看 PDF,一边用类 ChatGPT 聊天方式阅读它 之前介绍的 ChatPDF 用聊天方式快速阅读 PDF;今天介绍的 https://t.co/d2ZU4WlmBD ,特色是用类似 ChatGPT 的聊天方式阅读时,还能对照原文 除了生成摘要、查询观点等基本功能,聊天结果里会显示相关页码,点一下页码就能跳到原文的相关页面 1/ https://t.co/LTxLqish9p &mdas
嘿嘿,拍摄是一个牵涉到内部外部的人、头绪太多的混乱任务,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大一块隐形的人力、时间、管理成本 用 AI 画图是更接近于 P 图的一个内部固定流程 综合下来后者简单得多 https://t.co/9kTkWcIuFy — 倪爽 (@nishuang) Mar 20, 2023
给 GPT-4 $100 美元,看看到底能靠它赚到多少钱 这位品牌设计师开始这项 HustleGPT 副业之后,选择了带货(affiliate)业务,他作为 GPT-4 的人类中间人,忠实执行 GPT-4 给他的建议 实验吸引了大量推友参与,给他投资。也吸引了 CNN 和其他媒体采访 实验还在进行中💪 https://t.co/enTZvljL7e — 倪爽 (@nishuang) M
https://t.co/4yxtHSMeOP — 倪爽 (@nishuang) Mar 20, 2023
怎么用工业 CT 生成清晰的透视照片 The Verge 的记者去亲身体验了创业公司 Lumafield 的工业 CT 机,它的扫描体积和扫描精度都有限,但生成的彩色图像给比普通黑白单色的 CT 图像看起来效果更好,更容易判读物体的内部构造 #设计参考 https://t.co/hR3ib6lDqI https://t.co/iXZCVKLlTq — 倪爽 (@nishuang) Ma
怎么让 ChatGPT 检索你的文档,并与你对话 用普通开发者也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怎么利用 embedding,实现使用 ChatGPT 的 AI 文档检索系统 从产品设计角度说,超出我的知识范围了,不过技术障碍并不影响普通人使用技术,马上就会有开发者推出一键安装的工具包、马上也会有人一键安装后提供对外服务 https://t.co/Vpy9JLmwPo — 倪爽 (@nishuang
20/ 智利的冰川 冰川的冰密度特别大、里面的空气被挤走,波长较长的红光被吸收,波长较短的蓝光被散射,所以形成了这种神奇的蓝色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yIADakQuFc — 倪爽 (@nishuang) Mar 20, 2023
错别字 宜家这个实验室的名称应该是 Space 10 这个实验室的任务是集中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研究未来生活的可能状态 研究也包括未来的人们能吃什么 试试海藻面包和虫子三明治吧 https://t.co/U5cwDMBSGX — 倪爽 (@nishuang) Mar 20, 2023
前几年虚拟偶像特别火,那是艺术创作的虚拟形象 现在商家用 AI 代替真人模特,属于在生产过程中节约成本 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https://t.co/TQwl890xcn — 倪爽 (@nishuang) Mar 19, 2023
以前有个真实例子,解释什么叫做“美国人比较实诚” https://t.co/2TRAFWl5GC — 倪爽 (@nishuang) Mar 19, 2023
中国、韩国用户特别喜欢人造的美,可能 AI 模特很快能普及 美国人比较实诚,法律监管也多,会严格区分人造的示意图和实拍的产品图,AI 模特估计普及速度会慢得多… https://t.co/ej7AVbluDm — 倪爽 (@nishuang) Mar 19, 2023
AI 年代的创造力 宜家 IKEA 旗下 Sapce 10 “未来研究中心”拍摄的短片,也许能给“AI 代替我的工作”恐慌中的你一些启示 拍得还挺“诗意”,不过意思挺好的: 人类之所以强大,并非会使用工具,而且会学习别人使用工具…当机器学习特别是 ChatGPT、midjourney https://t.co/OnhpUL1MTC… https://t.co/KNJsGDAbLn —
创新的艺术 美国顶尖设计公司 IDEO 的创新方法和流程,2001 年初版的“老书”的 2013 年修订版 IDEO 的“设计思维”曾被奉为圭臬,在硅谷互联网初创公司式的创新方法流行之后,IDEO 的方法也被新兴的设计师们所怀疑 https://t.co/av95glWFL9… https://t.co/UQZ7xrv2cW https://t.co/w87sk8TXDl — 倪爽 (
根据我的经验,所有描述语气像“著名美国教授约翰多尔”这种调调的观点,我都会抽空去查一下真假。而且说实话,我也怀疑 19 世纪的工厂管理风格 所以我就求证了 实际上发明 Knolling 方法的 Andrew Kromelow 是设计师 Frank Gehry 的看门人、清洁工(英文原词是 https://t.co/sgx43O7AWH… https://t.co/YaVSRGdn7I https:
19/ 终于知道这种风格叫什么了 知道一个事物叫什么,这很重要 中文还简单点,可以用组合词来描述事物,比如 XX 学、YY 者、ZZ 器,英文里如果不知道事物名称,那就很难跟人描述了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DPA1njg5iC — 倪爽 (@nishuang) Mar 18, 2023
瑞士多山,把铁轨用于太阳能发电,可以避免占用宝贵的空间 产品还在研发中,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比如太阳能板反光影响火车司机驾驶火车,比如火车开过小石子打坏面板… — 倪爽 (@nishuang) Mar 18, 2023
为什么要在铁轨中间安装太阳能板 为了在缺乏空间的地方建立太阳能发电场来发电 瑞士公司 Sun-Ways 设计了这套系统,每块电池板宽 1 米,用特制火车像铺地毯一样铺设,再用活塞把电池板固定在铁轨上 Sun-Ways 表示如果瑞士的铁路都铺设这种太阳能板,产生的电力能满足该国 2% 的电力需求 #设计参考 https://t.co/wqSyw1MaW6 — 倪爽 (@nishuang)
其中一位心理治疗师说的挺好,她说人们并不欠缺知识,人们欠缺的是跟进的能力 — 倪爽 (@nishuang) Mar 18, 2023
AI 能不能代替人类的工作? 自从 ChatGPT 火爆以来,各种人都信誓旦旦地说 AI 会/不会/会怎么样 代替人类的工作…唯一问题是,很多观点来自旁观者、挖亮点的媒体、张嘴就来的大V🤷♂️ 普通人怎么想? Wired 拍了一个短片,请20个不同职业的人,试试 AI 能否代替他/她的工作 https://t.co/shfbBtkAsu — 倪爽 (@nishuang) Mar 18
忘记回复了 在这个场景里,用 icon/图标代替文字的效果不会太好 主要问题来自图标本身的特性:它既可以是个可操作的按钮,也可以是个能显示状态的图标,还可以是个纯装饰性的图标…放在这儿让人困惑,搞不清是不是能点的按钮 次要问题是图标解读因人而异,光秃秃几个图标,谁知道它表示的是什么数据 https://t.co/XlO23oIhv7 — 倪爽 (@nishuang) Mar 18, 2
很高兴,终于能用 GPT-4 做测试了 从产品设计角度测试,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 GPT-4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看它会不会输出“老子和法子都曾经提起苏格拉底”这种垃圾信息 似乎 GPT-4 正常一点 另外我很不高兴,无论怎么问,GPT 都说它是 GPT-3 而我去看调用 API 所产生的费用,显然使用了高价的 GPT-4🌚 https://t.co/z83U8KgI10 — 倪爽 (@
好设计往往基于最基础的文化、文明,同理好设计师最重要的竞争力,往往也来自个人素养 百度们有底气藐视文化,设计师不积累个人素养,最后倒霉的就是自己了 随便说几个个人素养的例子: – 对社会的基本认识:阶级,意识形态,价值观,人际关系 -… https://t.co/qqfczsrIqp — 倪爽 (@nishuang) Mar 18, 2023
这种 AR 眼镜的设计符合我的预期 https://t.co/TPzScnm9ct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2023
再用 GPT-4,真实测试一下刚才那篇文章的摘要 这篇文章介绍了维基百科界面改版的方法,先为这篇文章中“独特的问题”这一章节生成500字中文摘要,再为“设觉设计”这一章节生成 300 字摘要,最终为这两个摘要生成摘要并输出,作者自述的方式:https://t.co/LCQ2uplMNE —-… https://t.co/zAwTbs7gzz — 倪爽 (@nishuang)
OK,OpenAI 开恩,我也可以使用 GPT-4 了 测试1 请教用 GPT 做文章摘要的高手:怎么设置 prompt,才能有重点/有权重地生成文章摘要? 要使用 GPT 为文章生成有重点且有权重的摘要,可以使用以下提示来指导模型: 1. 明确地要求生成摘要:在提示中直接要求 GPT… https://t.co/JZqvEkLBgy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上课、开会时我也是这么做记录 前提是经过我自己的脑子去确认和记下要点,而不是找 AI 或者助理、学长帮我干这个事 https://t.co/u0SvPH5bEX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2023
再补充一个推友问 GPT-4 得到的答案。感谢分享🙏 https://t.co/QXyorpbO5i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2023
按我的经验,推友说的这个方法正好反了 做好笔记的关键是自己动脑处理信息,用 AI 来列举要点,走的还是“学xxxx看这一篇就够了”的不过脑套路 https://t.co/U0tBjL0E7W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2023
刚想起来,还有个马上就能用的“假的”GPT-4:Bing Chat 问了 Bing Chat 之后,它给出的方法和 ChatGPT 给出的方法很相近。不同在于 Bing Chat 列举了信息来源:知乎😭🤮 然后我顺着它的引导,让它针对每种方法举了具体例子 https://t.co/VCoHtjdBtG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2023
免费申请 GPT-4 课程 https://t.co/7KxmlVx3gp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2023
感谢推友问 ChatGPT 之后找到的答案 过两天我再来试试 GPT-4 还有什么建议 https://t.co/hk555pFTW4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2023
感谢推友的补充 https://t.co/MCSzFJzbSi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2023
按照 Lyric 老师的方法,加入了摘要的摘要,也能生效 提示语: 这篇文章介绍了维基百科界面改版的方法,先为这篇文章中“独特的问题”这一章节生成500字中文摘要,再为“设觉设计”这一章节生成 300 字摘要,最终为这两个摘要生成摘要并输出,作者自述的方式:https://t.co/LCQ2uplMNE 输出结果:… https://t.co/A7zfsGvDrz — 倪爽 (@nis
Wikipedia 维基百科改版项目的负责人,写文章介绍了这次改版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https://t.co/hd4qo76DWB 每个产品有自己的特点,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比如维基百科有数百个不同语言、相互独立的子网站,功能需要平衡编辑和读者的权重,既然 15 年才改一次版,设计需要为长期不改版做准备 https://t.co/VDH7Gyog2L — 倪爽 (@nish
好吧,果然“能正确地描述问题,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发完推文我就想到解决办法了:直接让 GPT 生成某一章节的摘要 再延伸一下,最终我设置的 prompt 是让 GPT 为 A 章节生成 500 字摘要、为 B 章节生成 200 字摘要😂 试了一下效果还可以,还可以继续改进… https://t.co/PVxI4p760s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2023
请教用 GPT 做文章摘要的高手:怎么设置 prompt,才能有重点/有权重地生成文章摘要? 比如一篇文章介绍一个设计案例,前1/3说遇到的问题、中间1/3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后面1/3说结果,重点在第二块 通常 GPT 只能平均地总结这三组内容,怎么才能让 GPT 的摘要以第二块为主? https://t.co/xZ6ZXBIiSq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2
谷歌眼镜 Google Glass 正式停产,这算是谷歌第二次杀死智能眼镜、AR 眼镜项目了 第一代谷歌眼镜于 2013 年发布,因为跨越时代的设计而吸引大批潮人,也因为产品功能和隐私问题而引发争议。之后谷歌眼镜转型为企业版,低调延续至今 https://t.co/EmRtq1onOF 下面就看苹果的 AR/VR 眼镜了 https://t.co/abSeuYjdMt — 倪爽 (@n
有网页版的 Office,功能相对简单,设计也看似简单一点,整体略好用一点 不过网页版更适合没怎么用过 Office 的人,那些看惯了肥硕的完整版 Office 的人,看到羸弱的网页版 Office,很可能会觉得太简陋、根本瞧不上😂 https://t.co/kgTRmCS2ia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2023
我想普通人都能看出来我的话到底是在批评别人的缺点,还是鼓励别人扬长避短、发挥潜力🤷♂️ https://t.co/O6t5b2adnK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2023
另外有个相关的建议: 程序员出了名的情商低、缺乏同理心,甚至有时候都不理解其他程序员想什么…让程序员寻找目标用户,去揣摩他们的想法通常很难,特别是开始没有用户反馈、统计数据的阶段 但别忘了,每个程序员还有一个最熟悉的目标用户:自己 多少伟大的软件,都是从解决自己的小问题起步的💪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2023
分享推友开发的创建 ChatGPT 工具的工具。和类似工具相比,设置更为灵活 之前推友找我推荐这个工具,我直接劝退了,因为功能还不完善,界面设计也非常令人困惑,反正我只能猜测操作方法 之后他按我的粗略建议做了调整,有改观 我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想清楚目标用户是谁,为他们设计产品 -… https://t.co/9eeWR51NKe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202
对我而言,Office 系列软件最大的问题是功能太多,因此导致了 UX 设计很烂,比如界面复杂、操作麻烦、整体效率不高、得花很多时间跟软件搏斗等等一系列问题 微软自己都说了,普通人只用到了 Office 10% 的功能,这意味着我总都得忍受那另外 90% 碍事的鸡肋功能,太浪费时间 https://t.co/XKC56IGYlz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202
OpenAI 特意确认过,GPT-4 不会接管这个世界 这是 OpenAI 发布前安全测试的一部分,在 AI 接管世界这个问题上, OpenAI 邀请的外部测试小组重点测试了 GPT-4 的几个能力: – 会不会寻求更多权力、资源 – 能否自我复制 – 能否自我改进 测试结果都是“不会” https://t.co/IpZMwf9zNA https://t.co/
在“了解用户的真实使用体验”这个问题上,女朋友的作用大概能抵得上 2 个一般设计师、100 多个程序员 一般设计师未必有理解用户的同理心,而且设计师特别容易自恋、忘记用户的存在 https://t.co/gofU6DCDBy — 倪爽 (@nishuang) Mar 17, 2023
我刚到美国时,其实第一时间并没能理解公交车时刻表,倒不是因为我看不懂设计,而是我在国内都是傻等公交车,根本就没有“公交车也有时刻表”的概念 另外美国的公交车时刻表里总有各种缩写,开始我也没概念,后来发现缩写非常普遍,才有意识地去读缩写 — 倪爽 (@nishuang) Mar 16, 2023
美国的公交时刻表大约长下面这样 是以车站为单位,列出公交车在各站的发车时间。线路较长、车站较多的线路,只会列出主要车站。另外通常配上路线图 日本公交车站是以本站为基准、列出公交车到达本站的时间,算相对的设计;美国的设计是罗列全局的信息,算绝对的设计 两种设计都可以,美国的简单点 https://t.co/kV3Fek4F0U — 倪爽 (@nishuang) Mar 16, 2023
做最佳笔记的三个小技巧 – 手写笔记。手写速度比打字慢,强迫你一边记、一边解释,而不是逐字记录。帮助你形成概念性思维 – 多记。帮你避免逐字纪录 – 做笔记后 24 小时内复习笔记,能更有效地记住信息 笔记工具软件太强,反而让人忘记了做笔记的基本技巧🤷♂️ #活到死学到死 https://t.co/FIY4EIBgt8 — 倪爽 (@nishuan
偶尔看到推友贴了大兴机场的列车时刻表,设计跟日本的公交时刻表相似 以前去日本玩,我到处研究他们的设计,发现他们的公交站牌下面有时刻表,都是第一列表示小时,第二列有几个数字表示分钟,一二列组合起来表示几点几分公交车到站 照片里这个时刻表还有平常、周末两种状态,所以有四列 #设计参考 https://t.co/3JH5ceEdEY https://t.co/qoyBucv27u — 倪爽
Macrumors 的报道: https://t.co/3OAV3eJFTL — 倪爽 (@nishuang) Mar 16, 2023
什么时候才能在 iPhone 上用到跟 ChatGPT 一样智能的 Siri? 很难!纽约时报采访苹果负责 Siri 的前员工,他说 Siri 系统太沉重,而数据库又太小,添加关键词需要耗时六周…Siri 难以实现 ChatGPT 那种智能 现在还是用捷径连接 GPT 和 Siri 吧 来自 @YueYangDev 的方法:https://t.co/BYgCQqLxdc https://t.co/
表扬 Twitter 的设计师(第一次) 话说今天或者说刚才,推特开始在推文下面显示被收藏的次数,比如图一这条关于多邻国的推文被收藏了 158 次 那么我立刻就看到文字太多、很快就会换行,我就想知道推特设计师会怎么处理这个潜在问题… https://t.co/MuyzvCjhtT https://t.co/DpBFrq1Qye — 倪爽 (@nishuang) Mar 16, 2023
分享推友开发的基于 GPT 的学英语 APP 最重要的是 ta 分享了一边学习、一边尝试、一边交付的整个过程 我没测试 iOS 版本,只用小程序版试玩了一下 界面 OK,只是字体设置不合理。在公司或者学校里找个会做 UI 设计的异性朋友,请吃一顿午饭、然后 ta 帮你调一下就好了 产品设计方面看似 OK… https://t.co/L7p5j7scla — 倪爽 (@nishuang)
现在终于不用忍受 GitHub 直男嘚瑟写代码还能用上 copilot 的美好体验了 媒体新闻: https://t.co/dwlHmu0NtF 一定要插播微软最近几年最擅长的:比真实产品性感 100 倍的 3D 梦幻广告 https://t.co/OcntueBQOy — 倪爽 (@nishuang) Mar 16, 2023
Copilot 终于降临微软 Office(现在叫微软 365) 微软发布了 AI 人工智能驱动的办公软件助手 Copilot,本质上就是 ChatGPT 一类的聊天机器人 它可以在全套 office 软件中帮用户工作,比如创建文档、分析 excel 数据、总结会议项目等 试试自动创建 PPT,一秒钟搞定🙄 https://t.co/wZzq1eEwAA — 倪爽 (@nishuang
哈哈解密了,原来是 NLP 界的“恶趣味”啊 https://t.co/bBxTnZzzTz — 倪爽 (@nishuang) Mar 16, 2023
注: 老外不是要把 GPT 念成 gi-pu-t 之类的单词,而是试图把 G-P-T 念得像单词的语调 — 倪爽 (@nishuang) Mar 16, 2023
我猜 Ernie 和 Bert 应该是巧合😂 GPT 这个纯理工男的名字也没好到哪儿去,中国人可能很习惯于把缩写一个一个字母念出来,比如 APP 就念作 A-P-P,但老外看到缩写,总想把它像单词一样念出来 我看了各种 Youtube 视频,各国老外试图把纯缩写的 G-P-T 念出单词的感觉,什么调调的都有,都够别扭的 — 倪爽 (@nishuang) Mar 16, 2023
找到了老版的本田自动驾驶车(图一,图二),媒体评价说就是个去掉驾驶室的 kei truck 小货车(图三,图四) https://t.co/YdgvnHfxg8 — 倪爽 (@nishuang) Mar 16, 2023
终于知道百度的 AI 模型为什么英文名叫做 Ernie 了,其实是 Enhanced language Representation with iNformatIve Entities 的缩写 之前我还感慨文化差异来着,美国人都知道著名少儿节目、木偶片“芝麻街”里这个 Ernie(左边横条纹衣服的),拿这个疯疯癫癫的角色来给肩负举国使命的 AI… https://t.co/W7jCQLKoKe h
从来没注意过,Airbnb 还曾经尝试过用电影海报的方式,来展示来自不同国家的房间 视觉效果还不错,使用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https://t.co/edHevXh5dX — 倪爽 (@nishuang) Mar 16, 2023
网页设计博物馆,Web Design 的时光机 这个线上博物馆收集那些曾经超流行、但是早被人遗忘的设计风格,主题展览还包括著名 logo、1990年代的成人网站、常用设计软件界面等… 比如看看以设计和漂亮房间为荣的 Airbnb 爱彼迎,当年的网站设计也是难以描述 https://t.co/q4Mc7xtC9Q #设计参考 https://t.co/rrQVnCQGI3 — 倪爽 (@
嘿嘿,AI 也无法打破设计领域的“快-便宜-好”不可能三角 https://t.co/GirSSqyFDC https://t.co/eveimON2U6 — 倪爽 (@nishuang) Mar 16, 2023
用 GPT-4 学外语吧 都说用 ChatGPT 学外语效果一流,多邻国 Duolingo 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他们和 OpenAI 合作了几个月,把 GPT-4 整合进了多邻国产品 他们推出新的多邻国 MAX 订阅服务,提供两大功能: – AI为你解释答案 – https://t.co/WZ7TLJsN0O… https://t.co/KtwTJsyJne —
阿童木红靴子 https://t.co/F8iCB9zSPF — 倪爽 (@nishuang) Mar 16, 2023
真实世界里的马力欧皮靴 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即将上映,作为宣传一部分,设计制作了真实版马力欧皮靴 除了和游戏、电影里外观完全一致,靴子外底另有玄机,它的制作材料里注入了蘑菇菌丝🍄😂 之前阿童木红靴子大受欢迎,这次也有很多粉丝问哪儿能买到这款皮靴,很遗憾制作方说不会零售 #设计参考 https://t.co/ZAxRWHKgC4 — 倪爽 (@nishuang) Mar 16, 2023
果然感觉上更像这个小车 从来没注意日本还有这种工具车,学到了!谢谢推友爆料🙌 https://t.co/WpT4hTUvWx — 倪爽 (@nishuang) Mar 16, 2023
作为参考,日本的 Kei Truck 就非常小巧 https://t.co/WMSxDWBs0J — 倪爽 (@nishuang) Mar 16, 2023
本田发布了最呆萌的越野自动驾驶车(原型) 已研制到第三代,用于建筑工地等场合。使用 GPS 和 LiDAR 自动驾驶,也可以接受驾驶员的遥控操作 乍一看可能过于呆萌,不过考虑到日本有很多微型的 kei Truck 迷你小货车,开发一个相似尺寸的自动驾驶车也算正常。最多可以运载 900 公斤货物 #设计参考 https://t.co/J7QmzK2QX6 — 倪爽 (@nishuang)
Nasa 发布了最新的宇航服原型设计,这回居然一改传统,选了超酷的黑色+红色设计 这款宇航服将用于 Artemis III 登月计划,用于在月球上行走。Nasa 说新设计更为灵活(宇航员可以更容易地弯腰、转身等等,旧阿波罗宇航服太僵硬了) #设计参考 https://t.co/eFv2vePVub… https://t.co/s7tTZetvHS https://t.co/xMqjj29Vgk &
https://t.co/ptJpGH0bvk 的作用就像 Notion AI,帮你提高使用 Figma 做设计的效率 现在也有插件实现类似功能,不过考虑到 GPT-4 本身强大的模仿和制造能力,还是值得试试这个新插件 –分隔线– 他们第二款作品是 https://t.co/rc0nlnESRU,也是利用 GPT-4 的设计辅助工具 排队中,不清楚具体功能 —
在 Figma 里使用 GPT-4 是什么体验 设计工具公司 Diagram 拿到 OpenAI 创业基金,过去几个月里,他们尝试用 GPT-4 来创造新的设计体验 他们第一个作品是 https://t.co/ptJpGH0bvk,以 Figma 插件的形式实现 AI 辅助设计,目前功能包括: – 从文字生成 icon – 创造文案 – 从文字创造图片 #设计参
nothing ear(2) 耳机定于 3月22日 发布 https://t.co/WVPfOiZPau — 倪爽 (@nishuang) Mar 15, 2023
nothing ear(2) 耳机的秘密 福布斯采访 nothing 创始人,听他说市场、nothing 的发展历程和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我最关心的:nothing 的设计思路 – ear(2) 耳机将追求高音质,将支持 LHDC 5.0 无线传输标准 – nothing https://t.co/1oatXQD7Bh… https://t.co/2s5pHEibu7 ht
自带 ChatGPT 的汽车人机界面是什么体验 通用汽车正在与微软合作,把 ChatGPT 的自然语言交流能力融入到现有的汽车系统里,实现全新的人车交互 现在的汽车也有虚拟助手功能,但只能接受少量语音指令,有了 ChatGPT https://t.co/Pw3UkN7wHx… https://t.co/t9GsTIlkDU https://t.co/UigGeTo5UZ — 倪爽 (@
利用激光,把图像直接投影到视网膜的特殊取景器的工作原理 https://t.co/h2VelAAlkG — 倪爽 (@nishuang) Mar 15, 2023
怎么帮助弱视、视力残障人士拍照 Sony 索尼推出了特殊设计的 DSC-HX99 RNV 套件,包括一台普通 DSC-HX99 相机,以及一个特殊取景器,它能用激光把图像直接投影到视网膜,规避眼睛的缺陷,直接让用户看到图像 为支持视障人士群体,出售时索尼将免费提供取景器 #设计参考 https://t.co/3SdXWyqIw6 https://t.co/oGL90as69c — 倪爽
怎么判断 ChatGPT 的“智力” GPT-4 的官方宣传资料说它能通过美国的律师考试,在 SAT 考试里能击败 90% 的人类…从营销角度来说,这些都是易于传播的好例子 但回到实操层面上,还是得有更具体的方法来评判 AI 的能力,我们总不能随便目测,就说 https://t.co/qrCviZzhJ9… https://t.co/7urf92zcv2 — 倪爽 (@nishuang
一般遇到“现象级”话题,我都刻意放慢一点速度,不要随便表达(别说漂亮话害人害己),有选择地观察(别贪多嚼不烂噎死自己),最重要的是多留点时间给自己思考和学习 https://t.co/K3NsuFoIq1 — 倪爽 (@nishuang) Mar 15, 2023
一觉醒来发现推特被 GPT-4 刷屏了,完全喘不过气来 不但大家反复传颂 AI 的神迹,而且一夜之间人人都变成了洞见未来的 AI 绝世高人,每个人都看到了 AI 代替人类之后的(此处叠加几个形容词)境地 这个举世欢腾的状态,很有一种回到了微博的感觉😂,然后我还真去微博瞄了一眼,GPT-4 的话题还很平静 https://t.co/CLaAVKxpjI — 倪爽 (@nishuang)
推友提醒了 GPT-4 的价格 难怪之前 GPT-3.5 要十倍大降价呢。所以下面合理的 GPT 相关产品开发思路就是用 GPT-3.5 赚钱养 GPT-4 赚更多钱 https://t.co/qXPoFBYOEo — 倪爽 (@nishuang) Mar 14, 2023
没看到 GPT-4 的价格,久违的主动想掏钱的感觉,上次我有这种冲动,还是在 iPhone X 发布的时候 — 倪爽 (@nishuang) Mar 14, 2023
GPT-4 发布了,这是提前过年的感觉🙌😭 官方新闻:https://t.co/K9NXtfbxxh 这条推文介绍了 GPT-4 的亮点 https://t.co/jR27p63taI — 倪爽 (@nishuang) Mar 14, 2023
从产品设计角度说,GrammarlyGo 的部分思路和 Notion AI 很相似,类似思路可以用于把 ChatGPT 整合进很多类型的产品 都是先利用 ChatGPT 在自己的产品之前增加了一层智能的个人助理,帮用户更容易地发起任务、建立初始内容等等 然后再用自己的核心技术,帮用户完成核心任务,比如拿 G… https://t.co/bCpjupIyoG — 倪爽 (@nishuan
像使用 ChatGPT 一样使用 Grammarly 我一直就疑惑:既然 ChatGPT 的翻译能力、优化语法能力那么强大,那么语法优化专家 Grammarly,为什么不把 ChatGPT 整合到自家产品里?反正 API 都是开放的 没想到 Grammarly 真的发布了 GrammarlyGo,让你用 https://t.co/9DMpNXtoJD… https://t.co/Nb8sFoVDW
4/ 看到有推友翻译了这篇用 ChatGPT 建立自己的知识库的文章 https://t.co/3KqZIxNLhq — 倪爽 (@nishuang) Mar 14, 2023
如果看到偏重生产力的交互,你肯定会说一点都不酷,不能像钢铁侠那样悬空交互 https://t.co/QajBOG00yG — 倪爽 (@nishuang) Mar 14, 2023
后续: 今天我又测试了国内团队做的分析 PDF、用 ChatGPT 式聊天方式交互的类似产品 用同一本书测试,这个 ChatPDF 几秒钟回答,国内那个工具分析书和每次回答问题都很慢,有时一句话要等小一分钟🤷♂️ 理论上大家调用的同样的 api、用的相似的提示语,速度怎么能差那么多🙄 — 倪爽 (@nishuang) Mar 14, 2023
大意: 20 年后我终于可以构建这个界面了 工作原理:人类(我)移动手指->网络摄像头记录手指->AI(谷歌的 MediaPipe)识别手指和手势->人类与网络元素交互 下一条推文中里有代码的链接 👏👍 https://t.co/ZPLrSZ4vcN — 倪爽 (@nishuang) Mar 14, 2023
这项技术叫做 Wonder Studio,背后的创始人之一,是“玩家一号”的男主角 Tye Sheridan😂 Techcrunch 的新闻:https://t.co/CLnGWJEu2H https://t.co/dYNpMdq9xE — 倪爽 (@nishuang) Mar 14, 2023
创造电影 CG 角色的新方法 利用强大的 AI 人工智能,只要把 CG 模型拖入影片,模型就能替换真人表演,系统会自动处理摄像机运动、光线、色彩,完美地实现电影级 CG 角色,连表情都能捕捉 以往需要利用专用的动作捕捉技术,后续 CG 制作也超贵,新闻说可能高达 2 万美元/秒 https://t.co/rbLxZwx99U — 倪爽 (@nishuang) Mar 14, 2023
以往的例子之二 https://t.co/Uxi6wo1v76 — 倪爽 (@nishuang) Mar 14, 2023
以往的例子 https://t.co/8Zg6wT7GSw — 倪爽 (@nishuang) Mar 14, 2023
再来一个糟糕 UX 设计范例 https://t.co/5NqbaIuPIL — 倪爽 (@nishuang) Mar 14, 2023
缺点也很明显,因为现阶段功能极简,所以分析结果和聊天过程都无法直接导出 我跟作者之间的灵魂对话…就全丢失了 我分析的书是“所有工具都是锤子”,作者是“流言终结者 / Mythbusters”的主持人、制作人 亚当·萨维奇 很不错的一本书,推荐给所有创作者 https://t.co/HeSWXbQAcn #100X阅读 https://t.co/OYj7wGyb2y — 倪爽 (@nis
怎么快速分析一个 PDF,用 ChatGPT 式的对话、聊天方式快速阅读 https://t.co/NjXA2q298u ChatPDF 最近火出了圈,你上传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的 PDF,它用 GPT 一会儿就能分析完,而后你可以就 PDF 内容随意提问🙌 开发者介绍,说学生特别喜欢这个工具,用它来啃大部头的参考书… https://t.co/EIuWlSr7UQ https://t.co/zEP
我随便测试了一下 Notes 的绘画能力,发现手指太粗,很难控制笔画,画一个标准圆形就很困难,不知道他是怎么练习出这么精确的手指绘画能力 创意也很有意思👏 https://t.co/LVlNDfNecY — 倪爽 (@nishuang) Mar 13, 2023
用 iPhone 自带 Notes 绘画的神奇体验 从 2021 年开始,这位来自硅谷的设计师、艺术家、插画师每天创作一幅手绘作品,使用工具仅仅是 iPhone、iPhone 自带的 Notes 笔记和手指😱 因为工具的创作能力极其有限,这也强迫设计师本人从创意、画风上形成了独特风格🙌 https://t.co/AImWvYBPOl #设计参考 https://t.co/TmtM9VwRjI &m
怎么用 ChatGPT 式聊天、提问的方式,观看一部 Youtube 视频? https://t.co/Wev2oN6U77 这个工具能在十几秒之内,为一个 Youtube 视频建立 GPT 数据,这样它不但能生成视频摘要,还能基于视频内容回答你的相关问题… https://t.co/10aH1sqIG9 https://t.co/UBRktdbvCi — 倪爽 (@nishuang)
注: 从真实的设计角度来说,AI 直接生成室内设计、并“渲染”出效果图的流程并不实际,因为顾客无法设置自己的喜好,设计师也无法设定设计方向、设计的限制条件,等等 真实设计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随机创造漂亮图片 不过和其他 AIGC 绘图工具一样,AI 能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 倪爽 (@nishuang) Mar 13, 2023
用 AI 人工智能实现室内设计领域的“美图秀秀” https://t.co/2XXBEJYZ0D 你上传乱糟糟房间的原始照片,AI 按照原有房型和室内设施,直接生成重新设计后的梦幻房间 图一、图二分别是… https://t.co/EaVUIqjtgO https://t.co/HwgbLZNmGC — 倪爽 (@nishuang) Mar 13, 2023
更正: SXSW 2023😂 谢谢提醒👍 https://t.co/FSVBDvQQb8 — 倪爽 (@nishuang) Mar 12, 2023
之前介绍过,世界上第一把可以实际操作的光剑,核心部分是等离子体 点开推文,下面有更详细的介绍 https://t.co/Rni9WUopws — 倪爽 (@nishuang) Mar 12, 2023
那么迪士尼到底怎么实现这个“真实”的光剑? 多谢这位推友,他的这组推文解释了背后的工作原理,甚至挖出了迪士尼申请的光剑专利😂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qjoLuDsjUC — 倪爽 (@nishuang) Mar 12, 2023
迪士尼在 S XSW 2003 上发布了“真实”的 lightsaber 光剑!😂 星球大战的粉丝们又要沸腾啦 演示的大叔是迪士尼乐园的老板,旁边的女士创造了这把光剑 #设计参考 视觉效果棒棒的,但是“嗡嗡”的音效呢?完全没听到啊🤷♂️ https://t.co/QEkrTyWMFZ — 倪爽 (@nishuang) Mar 12, 2023
更正: 收到通知 email 了!因为我 gmail 邮箱太多,查错邮箱了👻 https://t.co/p3tl6GlStk — 倪爽 (@nishuang) Mar 12, 2023
Apple music、Spotify 们的音乐,都是授权给私人使用,只能自己听、和家人朋友一起听 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公众场合播放音乐时需要商业授权(public performance license,PPL) 国内以前有音著协到处找那些在店里放音乐的老板们要钱,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https://t.co/VBlsIKSB8O — 倪爽 (@nishuang) Mar 12, 20
可以设置这个 ChatGPT 虚拟男朋友/女朋友/虚拟朋友/聊天机器人的“性格”特征,不过我测试下来效果不是很明显,尤其是某些性格特征之间有冲突,我一次设置两个,它们不就抵消了🥲 对了,“挖野菜”是什么梗? https://t.co/qsLD1cFxIW — 倪爽 (@nishuang) Mar 12, 2023
用 ChatGPT 创造永远不会变心的虚拟男友/女友 开发者是 @amor90s ,起因是朋友想找男朋友,所以就开发了 Amor 这个小程序。amor 是法语“爱”的意思,还挺贴切 我就创建了虚拟男人,然后假装孤独的小姑娘测试一下跟他说话咯 – 故意不说问句。它可以自然交流 -… https://t.co/Pn5htSKdaS https://t.co/9eJCXscXlU &mdas
这个工具还有 bug,比如: – 看图文时,右下角的迷你视频播放器经常无法载入视频 – 让我填入邮件地址,说过几分钟把结果发给我…一直没收到 — 倪爽 (@nishuang) Mar 12, 2023
为什么要把好好的 Youtube 视频转为图文格式? 为了快 大家都追捧用 ChatGPT 生成 Youtube、Bilibili 视频摘要,没想到图文也可以快速观看视频吧。我们都擅长用眼睛“扫描”、一目十行都行,那么用图文方式看视频,可以把观看时间压缩到 1/5、1/10 https://t.co/qVZV0Vwq6x… https://t.co/fTS1jPIClZ https://t.co/
Soundraw 操作很简单,在情绪、音乐类别、主题中选一组预设条件,立刻就可以开始创作 一大优点其实是生成速度很快,选好之后大约十几秒,一次性生成十几首候选音乐 光是这一点,就值回每月 16.99 美元的订阅价格了 我听 electronica 类的音乐最多,平时工作也听 lo-fi… https://t.co/dTlSnOlMBk https://t.co/Jpuy97uiJm —
利用人工智能生成价格超低、数量无限多的无版权音乐 做视频、播客都需要背景音乐,开个小咖啡店也要合适的背景音乐来营造气氛,问题是:买音乐并不便宜 https://t.co/SYEx3tpASL 这家网站用 AI 来制作低价音乐,选好音乐风格和细节参数就行 我测试了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怎么说呢,大多刚刚及格😂 https://t.co/srjSZPOFaI — 倪爽 (@nishuang)
另外问一下程序员推友:多人协作编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使用场景?真有这个需求吗?怎么控制协作中编写代码的质量? 纯好奇,完全没概念 注:设计时多人协作,可以忍受一个设计师干活、多个闲人到处评论的场景,如果几个设计师同时修改一个设计稿,那设计稿和设计师本人们就都失控了 — 倪爽 (@nishuang) Mar 11, 2023
编辑器字体配色、代码高亮里的 UX 设计 #设计参考 注:从设计角度说,颜色对比度是保证文字可阅读性的最主要手段之一,W3C 一直在推广 WCAG 标准来保证内容的对比度、可阅读性 我以为代码高亮这种强需求,大家表现都差不多,没想到还有软件明显占优😂 我等着看 zed 引入协作编辑后怎么实现高亮效果 https://t.co/GcI7PjKSZW — 倪爽 (@nishuang) Ma
呀!最近五千年里,这还是大辉老师第一次回复我发的推文😂 看到这个点评我就放心了,说明相关技术能更快地成为标配、被整合到各种产品里 本质上查询、检索、搜索以及过滤、汇总…占了人机交互的一多半场景,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https://t.co/dXTHF0Uh8r — 倪爽 (@nishuang) Mar 11, 2023
另外我也很无奈地想看看,道德底线较低的开发者,会怎么利用这个开源项目,来搭建一套盈利性质的医疗问答客服机器人快速抢钱 百度那种传统的基于关键词的搜索,利用医疗资源短缺、老百姓对医生的不信任等等原因,养肥了莆田医院们,同样的事情肯定会在人工智能领域反复出现 — 倪爽 (@nishuang) Mar 11, 2023
这个“默沙东诊疗手册” GPT 人工智能开源项目值得跟踪 利用向量数据库和 GPT 3.5 搭建本地的专业知识库。注意项目重点是技术实现和测试,而不是做一个 AI 版本的医疗问答客服机器人 我看重它能从技术上演示怎么实现自然语言的人机交互、怎么用 GPT 实现专业知识库,这二者很快都会成为产品设计的标配 https://t.co/Ao42xl9KZR — 倪爽 (@nishuang)
typing mind 今天在 product hunt 上发布,名列第一 https://t.co/dN5Al6i0Jz 产品介绍部分也很简单直接,直击重点:ChatGPT 官方功能的使用体验不佳,回答问题速度很慢,每天强迫你重新登录…所以开发者增加了很多方便的功能,来提升使用 ChatGPT 的体验 https://t.co/u6ZfPnOWab — 倪爽 (@nishuang)
本来我不太理解这个项目的初衷,后来询问开发者,他解释了使用场景 对普通人而言,使用 node.js、npm 甚至命令行都有难度,还是更适合程序员快速搭个服务 + 微信机器人,再开放给普通人使用 — 倪爽 (@nishuang) Mar 11, 2023
一键部署 ChatGPT 服务的开源项目 解决了登录 ChatGPT 不方便的问题,并实现了命令行、web、微信机器人等不同的交互方式 用 node.js 实现,既可以部署在服务器上、对外提供 ChatGPT 服务,也可以部署在自己电脑上自用 部署在本地时,可用公共代理服务器访问到 OpenAI 我没测试,不过看起来挺实用😂 https://t.co/pDQYOKyPJ2 — 倪爽 (
typingmind 增强了 ChatGPT 的人机交互,方便用户更方便地使用 ChatGPT,3月6日发布 MVP,3月10日已获得 1 万美元收入 这就是工具和产品的差别了 – 工具实现某种功能,产品解决让人愿意付钱的实际问题👏 https://t.co/fKqFxmBo37 — 倪爽 (@nishuang) Mar 11, 2023
今天测试了在 Spotify 上像刷 Tiktok 一样刷音乐 竖屏的整体体验和快速切歌的感觉还行,算是超级低配版的 Tiktok 吧,把❤️改成➕的设计看似很怪异,不过逻辑没问题,用起来也没什么阻力 竖屏预览和传统列表界面之间没什么冲突 最大的问题是:现在必须用手、用眼操作,以前不需要动手、用眼睛👀🌚 https://t.co/zJc15WkhaF — 倪爽 (@nishuang)
Gowalla 正式回归咯👏 Gowalla 被 FB 收购后只虚弱地活了一年,时隔 11 年后,它的创始团队又重新复活了它,堪称科技史上一个小奇迹 玩法还是熟悉的地理位置社交 APP,熟悉的徽章和奖励,不过新 Gowalla 更强调在现实世界里和真实朋友一起玩,非强迫我共享位置和通讯录😂 https://t.co/c7yVGn9qjT https://t.co/TI4ZiOilDR &mdash
生成 ChatGPT 工具的工具,叫做 OpenGPT,地址在这里: https://t.co/bcklGIPaLc 总玩别人的工具多没劲,还是试试自己创建 ChatGPT 工具/玩具吧 🙌 https://t.co/CEHq0Nbquo — 倪爽 (@nishuang) Mar 10, 2023
既然是通用的 GPT 工具,在输入工具指定的标准 prompt 时,也可以 hack 一下工具、添加自定义 prompt,来更精确或者更复杂地输出结果 还是拿早泄做测试,这两个输出就更灵活了 而且这么瞎玩一阵,更容易学会 prompt 的玩法🤷♂️ https://t.co/NeYK9BPtL5 — 倪爽 (@nishuang) Mar 10, 2023
生成 ChatGPT 工具的工具,现在任何人都可以创建自己的人工智能工具了 开发者是 @eclipseprayer 创建方法很简单,设置图标、取名、添加描述、设置 prompt、举例说明用法 我花 5 分钟就创建好了“万能道歉信”,主要功夫就是打字。唯一难点是设置 prompt 时、需要让 GPT… https://t.co/XYfwdhKjqT https://t.co/Us4K0oBzPE &
这个多屏幕的工作区很有意思 貌似用 4 台大电视机来代替 12 个独立显示器,这样子避免了显示器之间的接缝,可以更自由地放置窗口 这些交易员也很厉害,同时看这么多信息、跟踪各种变化 #拍桌子 https://t.co/cfkwSunWh5 — 倪爽 (@nishuang) Mar 10, 2023
要说企业文化有毒,微软可能和谷歌差不多,Meta 绝对要比谷歌 low 几个级别,而某公司、某公司和某公司绝对比 Meta 又 low 几个数量级 放大到国家层面,某国、某国都是出了名的没有道德底线,而某国和某国拿到任何技术立刻会把它军事化 等他们都有了自己的 OpenAI,呵呵… 4/ — 倪爽 (@nishuang) Mar 9, 2023
Spotify 的新设计很热闹或者说特别闹腾,这和之前安安静静听歌、听播客、听有声书的感觉不搭 Spotify 一直想把音乐 APP 扩展为发现音频内容 + 音频创作者乐园 + 欣赏短视频的综合体,为了赚钱,除了变成音乐 APP 和 Tiktok、Youtube 短视频的杂交形态,似乎没有更多选择🤷♂️ https://t.co/K9IymL6mEe https://t.co/ncvy2wnmz
Spotify 发布最新设计:在 APP 首页中加入音乐、播客和有声书 feed 简单来说新的 Spotify 更像 Tiktok、Instagram – 以前的首页主要是各种 list,现在你可以在 Spotify 首页直接展开预览音乐/视频、播客和有声书🙌 音乐 APP 一大跨越。我还在焦急等待更新中… #设计参考 https://t.co/97xbsCuiZX https://t
对比一下谷歌和 OpenAI,问题就很有意思了 OpenAI 的技术也会引起同样的担忧、也能被用于军事武器,甚至 ChatGPT 被测试出有相当于 9 岁小孩的心智(https://t.co/nz629WOa6m) 那么 OpenAI 和 ChatGPT 怎么没被媒体、公众和业界大肆批评成有毒企业文化、危险产品? 嘿嘿…… 3/ — 倪爽 (@nishuang) Mar 9, 2023
媒体说自 2012 年以来,谷歌一直在阻挠其 AI 努力 由于对大规模监控的道德担忧,学术界和技术专家反对使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谷歌也承诺限制其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 因为员工的强烈反对,谷歌也停止了用于军事武器的人工智能技术项目 去年还有插曲,谷歌工程师声称 LaMDA 有意识,最后被开除 2/ https://t.co/fGneTAlIon — 倪爽 (@nishuang) Mar 9
多年前,两位谷歌工程师构建了类似 ChatGPT 的聊天机器人,但谷歌高管刻意将其关闭 2018 年创建聊天机器人 Meena,之后升级为 LaMDA,谷歌高管觉得它不遵守公司内 AI 安全和公平标准,并阻止工程师将它公布、集成到现有产品、对外演示 https://t.co/F133b0pbnL 算是有毒企业文化种下的恶果了吧 1/ https://t.co/5oj4pFKMKS —
微软表示:经过多年稳步进步,在100多万新必应用户推动下,我们已超过1亿的每日活跃用户/DAU(注:谷歌 DAU 超过 10 亿) 微软说大约三分之一新必应测试用户是新用户。大约三分之一用户每天都在使用聊天,平均每次会话大约有三次聊天 预览开始以来,新必应聊天总数超过4500万次 数据比想象中少点😄 https://t.co/F6OpjAMgej — 倪爽 (@nishuang) Ma
以前介绍过阿波罗计划里使用的导航电脑 6/ https://t.co/0BtluszR4S — 倪爽 (@nishuang) Mar 9, 2023
航天展览部分介绍了美国的水星、双子座、阿波罗这几大载人航天计划,其中展示了首次登月的阿波罗 11 号的登月舱模型 它的导航、飞行控制系统也叹为观止,用到了非常早期的电脑 5/ https://t.co/FnPWCD88ZS — 倪爽 (@nishuang) Mar 9, 2023
解释 Amtrak 火车票怎么用 Amtrak 美国国铁和我坐过的地区性铁路运营商,都是上车检票 对乘客而言,车票上最重要信息只有车次(这张票车次是 184)、座位等级(这张票等级是 coach、普通座位)。哪个轨道上车、几点钟发车都得看车站里的显示屏;车厢只分等级,通常不对号入座… https://t.co/AoczUynvK1 https://t.co/em8y7DWsx2 — 倪
今天又去坐这个地铁,进站前看到有大学生用三脚架支了一部手机,对着一排十几部售票机,拍摄来来回回买票的人 当时着急赶路,我没问他们到底在拍什么,不管是观察真实用户行为,还是社会调研分析公共设施的使用状况,这都比待在办公室里扯淡要好得多 — 倪爽 (@nishuang) Mar 9, 2023
第一条属于典型的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抽象点评设计、站着说话不腰疼 如果华盛顿这个地铁售票机是解谜小游戏,正常智力的人最多 10 分钟、最多错 3 次就能完成任务。但它在一个拥挤嘈杂的公众环境里,后面 N 多人盯着你、在心里不断骂你XX人傻逼 后两条随便了,你也可以说它结实、僵尸来了能放倒当路障 https://t.co/FPFfBLO7oN — 倪爽 (@nishuang) Mar 9,
最上面的地铁售票机 旁边还有一种专门收现金(硬币或者纸币)、用于给地铁卡充值的机器 因为功能较少,又不能刷银行卡,所以操作界面看起来简单了很多 当然 UI 和 UX 设计还是令人不安 https://t.co/JZMVd2nb9U — 倪爽 (@nishuang) Mar 9, 2023
在 Amtrak 官网查火车时刻表很麻烦,我就随便搜了一个追踪火车运行数据的网站 他们的网页有个有趣的、不多见的设计细节 – 竖屏时展示最简要的时刻表 – 横屏、屏幕足够宽,就显示信息更详尽的时刻表 好处是不用担心每行信息太宽、文字换行、打乱排版。技术上很容易实现,不过很少有人在网页上使用👍 https://t.co/fzU0o0lPev — 倪爽 (@nish
难得坐一次火车 “每个”设计师都试图改进飞机票/登机牌的设计,如果说还有什么票一样糟糕,必须就是 Amtrak 的火车票了 和机票一样,信息没有层级,眼睛不知道往哪儿看,重点信息不突出,次要信息很可能错过,无关信息带来了太多噪音/干扰 #设计参考 https://t.co/RzYkgSs1hl https://t.co/PgLH1Lww4m — 倪爽 (@nishuang) Mar 8
这是空中客车 Airbus A320 驾驶舱模拟器(照片来自博物馆官网) 这是 1980 年代的飞机,已经采用了大块显示屏的“玻璃驾驶舱”,因为高度自动化,实际上飞行员用侧面的操纵杆和上面的自动驾驶仪,加上油门、襟翼、副翼等控制手柄,飞行员控制飞行电脑、飞行电脑控制飞机… https://t.co/RSf3ysdjBd https://t.co/7ihVm82Afg — 倪爽 (@ni
因为飞机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仪表和操纵控件越来越多,1960、1970 年代的飞机驾驶舱复杂得令人咋舌 这是 1970 年代第一代波音 747 的驾驶舱,前面是飞行员座位,侧面是飞行工程师座位 为了减少飞行员工作强度、避免疲劳和分心导致事故,这个年代的飞控系统引入了自动驾驶仪、仪表自动降落系统 3/ https://t.co/tZHPU0tC1u — 倪爽 (@nishuang) Ma
1950 年代道格拉斯 DC-7 的传统指针式驾驶舱 两个飞行员坐在操纵盘后面,面前是和飞行有关的仪表,每人还有一个橙色的雷达显示屏 中间前面是和四台发动机相关的仪表,中间下面操纵发动机、调整水平尾翼、调整电台等等 头顶仪表盘看不清楚 匆忙之间没看到飞行工程师的工作区(大概没展示出来) 2/ https://t.co/FVi2tjildA — 倪爽 (@nishuang) Mar 8,
参观了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除了各种飞机、宇宙飞船,还要亲眼看看不同年代的人机界面 先看个简单的:马赫数表,左边是普通圆形指针式仪表盘,右边是垂直条状仪表盘(自左向右显示加速度、马赫数、空速) 条状仪表盘比圆形仪表盘更容易识别、阅读,来自 1950 年代的 F-105 战斗轰炸机 1/ #设计参考 https://t.co/lmXjHHSHQ6 — 倪爽 (@nishuang) Mar
上面是华盛顿特区的地铁售票机,主显示屏只能显示三行文字,而且没有数字键盘 下面是纽约的地铁售票机,因为有一个更直观的大屏幕,所以虽然界面很乱,但人机交互可以忍受 #设计参考 https://t.co/EBYZveC2v1 — 倪爽 (@nishuang) Mar 8, 2023
又一个灾难性的用户界面设计 两个人读完了一头雾水,连猜带蒙,最后花了 5 分钟,买到了两张地铁卡并充值成功 界面本来就复杂、混乱,按时段收费也增加了操作难度 问题主要来自于以前糟糕的自助系统,以及缺乏 UI、UX 介入的工程师式设计流程 #设计参考 https://t.co/79h7B5FyDu — 倪爽 (@nishuang) Mar 8, 2023
降低了编写 prompt 的难度 不过 stable diffusion 输出结果总是比较怪,我更喜欢 midjourney 的效果 https://t.co/XGFG6u4G6n — 倪爽 (@nishuang) Mar 7, 2023
Scribble Diffusion 最亲民的可视化的 AI 绘图 prompt 工具,随便怎么鬼画符一下,就能把抽象的文字提示语变得非常视觉化😂 https://t.co/FPFOY57kPN 比那些 prompt 妖术简单多了 https://t.co/ZPfC6iC4OH — 倪爽 (@nishuang) Mar 7, 2023
如何构建巨型的多平台设计系统 作者是酒店和航班预订公司 https://t.co/e4YCXUqwde 资深设计师,他们有 150 多个产品团队、200 多名设计师和 800 多名开发人员,设计系统涵盖了品牌标准、用户体验两个分支,而且设计系统应用于 4 种不同平台… https://t.co/vH0rIn03IH https://t.co/5WSNsemNZN — 倪爽 (@nish
虚拟模特服务 这些模特都是 AI 生成的🤷♂️,开始可能不完善,比如平面模特为主、不方便制作视频,或者不像 deep fake 那么真实,或者不如姿态捕捉加 3D 模型那么高级… 好就好在便宜,而且可以批量生成、反复修改 https://t.co/Oca1Gg6Ebm — 倪爽 (@nishuang) Mar 7, 2023
福布斯记者统计了最受欢迎的 ChatGPT prompts,排名第一就是:帮我生成文章摘要 https://t.co/k6DX7Zlc8m https://t.co/QzJQ9qrIkB — 倪爽 (@nishuang) Mar 7, 2023
我倒是可以理解 多数人从来不读书,以前有各种知识经济的人帮你拆书、解读书籍、直接把名言警句抓眼球亮点告诉你,现在有了 AI、能代表自己去读一两本书,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 https://t.co/ft7gUqNeEb — 倪爽 (@nishuang) Mar 6, 2023
我们所知道的设计的终结?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如何永远改变设计的面貌 作者拿传统家具设计、早年的网页设计为例,说明设计师的工作早已离开从零开始的模式,而是像家具设计和制作一样,设计师提供设计系统、使用者用系统搭建、组装成设计稿 AI 会加速这些变化🤷♂️ https://t.co/ExnSvkHHVw — 倪爽 (@nishuang) Mar 6, 2023
不懂就问,推友问的问题,我也不清楚,所以来请教大家,我也正好学习一下。先谢谢大家🙏 “个人开发者有什么好的收费渠道嘛?” 国外开发者,除了直接接 Stipe、Paypal 之类支付网关,现在用得较多的收费渠道是 lemon squeezy https://t.co/iOdeA0olXZ — 倪爽 (@nishuang) Mar 6, 2023
再介绍一个代理 OpenAI API 的教程,适合于自己没有海外服务器、而且觉得 Cloudflare Workers 不稳定的人 我没试过腾讯云函数,不过考虑到 ChatGPT 们已经变成啃鸡腿、喝可乐一样的生活必须,多一个方法就多一条路💪 https://t.co/uyq2vNxCKd — 倪爽 (@nishuang) Mar 6, 2023
6/ 补充 Duolingo 改版的科学原理 Duolingo 工程师说使用的原理是 Spaced repetition 即“间隔重复”,也就是不断复习所学内容、并逐步增加两次复习的间隔:https://t.co/8c3k8spvBN,所以新版的秘诀是在单线索学习中刻意安排复习 流行一时的 Anki 卡片也使用同样原理:https://t.co/ebqSW8Ojcc — 倪爽 (@ni
在 Spotify 里展示会反光、亮到能照出人脸的 CD #设计参考 https://t.co/bnrMv4yp4z — 倪爽 (@nishuang) Mar 6, 2023
5/ 这么重大的改版,难道多邻国不知道灰度测试、逐步发布的方法吗? 其实他们准备了各种方法减少老用户对新版设计的不满,其中一个方法是先把新设计推送给新用户😂 多说几句设计常识… https://t.co/h1jYS47EOF — 倪爽 (@nishuang) Mar 6, 2023
4/ 多邻国改版引发用户强烈反弹之后,多邻国 CEO 说基于公司里学习专家的研究,新的单线索学习方式效果会更好 https://t.co/F087NDnlIv 多邻国去年11月改版,前几天多邻国发布了运营数据,作为重要经营指标的 DAU 每日活跃用户数,2022 年第四季度 DAU 获得了 62% 的增长 https://t.co/Fi6s84SDHC https://t.co/D2iOHo55m
对比 https://t.co/2E74TxoIEe — 倪爽 (@nishuang) Mar 6, 2023
看到有推友质疑这个 UI 的意义,以及费电不费电的问题,你们也太理性了 不说别的,如果他 demo 里背景不是无聊的桌面,而是裸女、裸男呢?换个思路,如果手机屏幕上是裸女、裸男,然后你拿手机去拍沸腾的岩浆呢? 想象是没有界限的,下面很快就会有聪明人想出各种有趣的使用场景 — 倪爽 (@nishuang) Mar 6, 2023
Cloudflare Workers 必须用 Cloudflare 官方的 NS(name server),类似 https://t.co/XTIggKeZ2x 使用了CF 官方的 NS 之后,可以在 Workers 上使用你在 CF DNS 设置里设置的任意域名、子域名。比如我用 Workers + 子域名把 Notion 页面变成了网站 https://t.co/SBt1gEbQl3 http
利用 ChatGPT 轻松校对和提升英文书面表达 https://t.co/ZYFKoih8UV 是翻译类浏览器插件,改善了以往 grammarly 擅长的语法校对、改善书面表达功能 以我的弱鸡英文写作能力和中上英文阅读能力,我自己测试下来效果挺好的,可能跟美国人写的还有点不同(指习惯,不是说写作能力),但已经够强大了👏 https://t.co/KgIAvR9Qkx — 倪爽 (@n
结果计划不如变化,实际上最后开会时间发生在我的半夜 2点半 anyway,以前介绍过不同的声音 logo、音频 logo 这是万事达卡 https://t.co/1dI2Q1ArrE — 倪爽 (@nishuang) Mar 5, 2023
远程协作的新烦恼 最近在处理一个我一直想干、但磨蹭了 2、3 年的事:为津津乐道播客设计声音 logo,就像 Netflix 片头的“Ta-Dum~”那样 津津乐道找了协作者创作所需的声音…麻烦在于她人在伦敦,津津乐道的小伙伴在天津和北京,我在美国…我们很难找到开会时间😭 最后好不容易凑出4小时时间窗口😂 https://t.co/ZNlpn9RLzT https://t.co/mohfR1Zm0
18/ 企鹅蛋煮熟之后,蛋白部分是透明的 原因是企鹅蛋里含有更多叫做 penalalbumin 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帮助企鹅蛋抵御严寒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原推文没说好吃不好吃🤷♂️ https://t.co/XXPJ8k8k5p https://t.co/EXwfkcg5vS — 倪爽 (@nishuang) Mar 5, 2023
Tinder 会根据你的 profile 信息,提醒你:你跟将要约会的人可能有血缘关系 可以做 DNA 测试来证实 #设计参考 https://t.co/v9luJu5WwI — 倪爽 (@nishuang) Mar 5, 2023
17/ 为什么要开发 APP 防止乱伦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0V2VDJqYJp — 倪爽 (@nishuang) Mar 5, 2023
“反射式 UI”,能够实时侦测并重现物体亮度、色彩的 UI #设计参考 https://t.co/qJiFEUSvf1 — 倪爽 (@nishuang) Mar 5, 2023
怎么在 Midjourney 里制作游戏装备、然后导入 Figma 简单教程 #设计入门 https://t.co/FHvKXUihlR — 倪爽 (@nishuang) Mar 5, 2023
15/ 为什么美国南方人吃西瓜🍉时要在西瓜上撒盐?因为这样吃起来更甜 至于为什么,有两种解释 一是通俗的说法,说盐抑制了西瓜里的苦味:https://t.co/w3G1QpLW5H https://t.co/QwxIUfxgmD… https://t.co/Mmv5ZbrX71 https://t.co/OBzTP8EQqK — 倪爽 (@nishuang) Mar 5, 2023
继续分享使用 twitter 小经验 如果连续两次、你都忍不住回复批评某人推文里的观点太烂(比如幼稚、偏激、荒唐、明显违背常识…),最好别批评人家,赶紧 mute 他/她/它 就好比你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某人蘸着醋吃冰激凌…正常做法都是赶紧绕开、离 ta 远点,而不是驳斥对方、说应该蘸酱油 — 倪爽 (@nishuang) Mar 5, 2023
大意: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最好的智能手机。高生产力、低成瘾性。没有无限滚动刷屏,没有强迫注册,只是跟朋友发消息,用物理键盘飞快地输入电子邮件。有人应该生产一款新的 注:以前我用黑莓手机,主要是觉得输入速度很快,没想到黑莓手机最大优点是躲开了现代智能手机强烈的成瘾特性 https://t.co/vQyByF33bd — 倪爽 (@nishuang) Mar 5, 2023
利用 Cloudflare Workers 代理 OpenAI API 的教程,适合于自己没有海外服务器的人 这个方法里的 Cloudflare Workers 每天提供 100K 免费访问额度 使用 Cloudflare Workers 还需要一个域名,用 Namecheap 注册,.xyz、.link 等 12 种顶级域名的注册费只有 0.99 美元 https://t.co/TYodlrKA
微软的 Bing AI 机器人新功能:设置人格 在跟 Bing 机器人聊天时,你可以选择它回答问题的风格:更有创意、平衡、更精确 各种 ChatGPT 工具早已实现了这个功能,比如 Notion AI 可以设定 AI 代写文章的语气、文章的行文风格…Bing 作为搜索引擎,用户需求更为宽泛,更需要设定回答风格 #设计参考 https://t.co/aCppevEMDC — 倪爽 (@n
2/ 而另一位产品设计师,则写文章表扬多邻国的改版 他认为把学习任务扁平化之后,因为学习线索更单一,用户获得的成就感被集中在这条主线上,游戏化设计的效果更好 同时,去掉技能等级后,不但整个练习过程变得更流畅,也避免了升级中学到的短期记忆被遗忘 https://t.co/mnYoiw7g0G https://t.co/lQpBPje8Rw — 倪爽 (@nishuang) Mar 4,
多邻国 Duolingo 简化设计、改善用户体验,怎么反而惹恼了用户 1/ 多邻国一直是游戏化、情感化设计的经典案例,它把枯燥而漫长的学外语过程,转化成各种有趣的、有奖励、能带来成就感的智力游戏 去年多邻国重大改版,改变了 APP https://t.co/gwihOoZpIf… https://t.co/dFcQnUMe2X https://t.co/lN2iPe5Ow5 — 倪爽
老款的配色有点怪,通常黄色+黑色都当警戒色来使用 经常用于挖掘机、压路机等工程机械,或者电钻、电锯等动力工具 https://t.co/ZsOWK2NYML — 倪爽 (@nishuang) Mar 4, 2023
美团单车的新车 换了配色,感觉更轻、更干净了 另外在把手、挡泥板等细节用了更柔和色设计风格,其实挡泥板支架变粗壮了,但可爱的感觉减弱了粗大的感觉 图二是旧款 照片来源见水印 https://t.co/UIL6nRhhKA https://t.co/jWNKNSMwnE — 倪爽 (@nishuang) Mar 4, 2023
以类似 Discord 的社区体验,创造一个 Web3 平行世界的 V2EX https://t.co/A6WIU4RlC0 — 倪爽 (@nishuang) Mar 4, 2023
推荐 baye 这个快速使用 ChatGPT 的小工具(注:我没测试过,我相信他人品) 我特别赞赏的,是这种针对一个实际问题快速做出雏形、公开搜集反馈、而后不断完善的开发方式 原推文下面的回复里有各种疑问、质问…这些都是完全真实的用户需求,如果这个小工具能解决其中一半的问题,就很有竞争力了👏 https://t.co/3Pivj0gkgY — 倪爽 (@nishuang) Mar 4,
换了 Safari 浏览器,可以发 4000 字长文了 这又是什么鬼啊~ — 倪爽 (@nishuang) Mar 3, 2023
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
后续: 3月2日晚上还是什么时候?终于通过审核显示了蓝色认证标志,一点高兴的感觉都没有 我来测试一下订阅 Twitter Blue 服务的初衷,发 4000 字长文 还是失败了,电脑上无法发长文 https://t.co/NiG67R9oZo — 倪爽 (@nishuang) Mar 3, 2023
曾经,推特还给我推过军火商的广告 https://t.co/oHmu9Bv9kx — 倪爽 (@nishuang) Mar 3, 2023
你的产品真的需要暗黑模式 Dark mode 吗? 支持者说暗黑模式保护视力、节省电量(如果使用 OLED 屏)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执行效果不好,而且很多暗黑模式陷入了设计师的自恋、自我表现情结 https://t.co/MZgv5EHmcD #设计入门 https://t.co/TmV1OwonoH — 倪爽 (@nishuang) Mar 3, 2023
相关新闻 https://t.co/MARc69E4Zw — 倪爽 (@nishuang) Mar 3, 2023
马斯克和 Twitter 惹恼大广告商之后,大公司们不在推特上投放广告,我就有机会看到各种奇奇怪怪很便宜的小家电、小工具、小玩意儿的广告 有时候感觉在刷英文版的国内 APP🤷♂️ – 万能魔术胶 – 劈柴的工具 – 能量饮料 – 剃须刀、理发推子 不知道马斯克的 440 亿美元投资什么时候赚回来 https://t.co/xve03jIy0f &m
嘿嘿,这个“尽可能多地采集个人数据”的思路,陷入工程师、科学家的思维定式了 人只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美好的一面,多数瞬间根本不想被记录;同时人的日常思维里充满了各种噪音、废话、无用的随机值…记录这些信息结果不会太好,所谓垃圾进、垃圾出 https://t.co/t09idaph8T — 倪爽 (@nishuang) Mar 3, 2023
介绍 Youtube 怎么做设计的例子之二: 怎么在只有遥控器的电视机上进行人机交互 https://t.co/SixEMWHMxN — 倪爽 (@nishuang) Mar 2, 2023
以前介绍过 Youtube 怎么做设计 例子一是怎么把竖屏的 Shorts 短片,带入横屏的、大屏的电视机 https://t.co/cHEb0rS19L — 倪爽 (@nishuang) Mar 2, 2023
后续: 我 2 月 14 日订阅的 Twitter Blue 服务,而后一直没有拿到蓝色认证标志,也无法在电脑上发布 4000 字的长推文 2 月 21 日,干等一周后我给推特下了客服 ticket,直到 2 月 26 日,推特才愉快地回复我:收到 ticket 啦 今天 3 月 2 日,很显然我还是没有拿到蓝标,也无法在电脑上发布长推文 https://t.co/9r9sz46PjB &mdas
我还没动手呢,还在存钱准备买 token 的阶段😂 估计等我有钱买足够的 token 之前,就会有更好的工具来帮我完成这个创建 GPT 个人知识库的任务了 https://t.co/wcQdMTeFzx — 倪爽 (@nishuang) Mar 2, 2023
自己动手,用 GPT 建立个人/独立知识库的思路 https://t.co/QrW5xC60g3 — 倪爽 (@nishuang) Mar 2, 2023
为什么我要下载自己的推文,因为我发现可以自己动手,用 GPT 建立个人知识库 设想一下,如果我把我所有推文、加上我提及的所有设计文章,全部转为可以用自然语言检索的知识库,那么现实一点说,我就创造了一个虚拟的、随时回答你问题、能帮你提高设计水准的设计顾问… https://t.co/MjlBrLQZ99 — 倪爽 (@nishuang) Mar 2, 2023
用 AI 快速生成 UI 设计之后怎么办?用另一个 AI 快速生成前端代码 https://t.co/qQESkkmpKj — 倪爽 (@nishuang) Mar 2, 2023
继续补充个人利用 ChatGPT 赚快钱的方法和真实例子 很多人尝试用 ChatGPT 来写段子、写文章、写书,多数人悄悄偷鸡,而澳大利亚网上书店 Booktopia 就坦然卖这些书,书籍作者大大方方写着某某某和 OpenAI’s ChatGPT https://t.co/EXrXIDCSES 我扫了一眼这些书的封面,连点开的愿望都没有😂 9/ — 倪爽 (@nishuan
怎么使用 AI,把 Figma 设计稿直接变成干净的 React + Tailwind 前端代码 Bifrost 利用和 GitHub Copilot 相似的 AI 人工智能技术,分析 Figma 设计稿,然后直接给出干净代码 也许它能避免前端程序员看不懂设计,费劲做出的页面总和设计稿不一致的千古难题 https://t.co/stCMprJLYB 也需要排队 https://t.co/Xgls0
这个特殊的时钟,使用了滑动式的点阵显示屏 每个数字都是先在底板上画出红色数字8,再由马达分别上下移动三列遮罩,遮罩盖住红字的不同部分,最终形成一个点阵式显示的阿拉伯数字 很神奇的设计,从来没见过✨👏 #设计参考 https://t.co/wPUcIzPcRF — 倪爽 (@nishuang) Mar 2, 2023
去年 Youtube 还推出了一个有趣的 Ambient 环境光功能 在暗黑模式下播放视频,视频周围会显示和视频同步的彩色环境光,让视频和整个网页成为一体 电脑上效果不明显,电视上看效果更好 https://t.co/v16HoOetiU — 倪爽 (@nishuang) Mar 2, 2023
在地铁上创作的 prompt 艺术家 注:他在素描本上写的是 Midjourney 的指令,要求生成一张街头风格照片,Agfa Vista 胶片拍摄,红发女子,坐在地铁里,穿着紫色的 TJMax 衣服… https://t.co/yvcTGWv7ZL — 倪爽 (@nishuang) Mar 2, 2023
推友补充的“波浪”座椅的细节照片 看起来有四根弹性的绳子/橡胶条贯穿所有面板,利用这四根弹性绳子自然地维持波浪形、并把所有面板归位 很巧妙的设计👍✨ https://t.co/d9O3xlibEl — 倪爽 (@nishuang) Mar 2, 2023
感谢推友的解释🙏 https://t.co/zoouWj6TOF — 倪爽 (@nishuang) Mar 2, 2023
顺便八卦一下,下图左是 Jack Dorsey 最近几年的扮相 他的身份很多样,一半像深度嬉皮士、一半像没头发的灰袍法师甘道夫、一半像对抗中心审核的活跃人士、一半像硅谷互联网行业赚钱高手… 很多很多“一半”,身份之多,也跟马斯克有一比了 https://t.co/jtSO3pv2py — 倪爽 (@nishuang) Mar 2, 2023
Bluesky 在去中心化社交 APP 领域引起了批评,因为他们自己开发了一套 AT 去中心化协议,而市场上已经有了很成熟的 ActivityPub 协议,后者已经支撑 Mastodon 长毛象等 APP 运行了多年 Bluesky 最早是从推特内部创建的,当时 Jack Dorsey 任推特 CEO 新闻: https://t.co/Jrqo5YpoEn — 倪爽 (@nishuan
又一个“Twitter”替代品 Bluesky 已经发布,不过目前还需要排队等邀请 https://t.co/FQauiMzBfX 它对标了被马斯克搞坏的推特,也是去中心化,而且背后支持着也是推特创始人 Jack,所以 Bluesky 引起了不少关注 我反正一眼看到这个 Windows XP 配色、视觉齁死人的登录界面,整个人就不好了 #设计参考 https://t.co/nKxRFP28v4 &
不清楚怎么实现的 如果我来设计的话,我会用把座椅的每块面板放在能转动的轴上,然后相邻的面板用弹簧弹性地连接起来,这样一块面板转动会带动其他面板转动 转轴的最大转动角度,对应“波浪”的波峰 https://t.co/4cSZqXXLQY — 倪爽 (@nishuang) Mar 2, 2023
为 Bilibili 视频生成摘要的浏览器插件 BilibiliSummary,开发者给我发私信说已经上线 Chrome 商店了,那就再推荐一下 Chrome 商店地址是: https://t.co/wq84R46i5p 我又测试了一遍,这次我打开了自动生成摘要的选项,那就可以全自动、不用动手了 8/ https://t.co/ucgGKXZpH3 — 倪爽 (@nishuang) M
这个设计叫做 Surf Bench,冲浪长椅 这里有这套椅子的详细介绍,来自设计师的个人网站 https://t.co/8LbtnuM0T1 #设计参考 https://t.co/Qca42AiZLh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BilibiliSummary B 站摘要插件,也是读取 B 站视频自带的字幕,然后进行分析和摘要 我测试下来就是薛定谔的猫,有一半视频无法分析、另一半视频分析得煞有其事(褒义) 可以选择摘要的生成质量,高质量意味着更多字数、更详细地解释,当然也意味着你需要多花几秒钟时间去阅读这个摘要 7/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为 Bilibili 视频生成摘要的浏览器插件 BilibiliSummary 开发者是 @lxfater 这个插件调用了免费的 ChatGPT,优点在于开发者和用户都不用为 OpenAI 付钱,缺点嘛…没有外国手机号、注册不了 ChatGPT 的用户就没法享用了 插件没有发布到商店,这里有安装视频教你安装 https://t.co/km6p3jaTy8 6/ https://t.co/WAKs9
👍 https://t.co/WXtVh7lNlJ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既然世界上最睿智的话是“我不知道”,随时提问显然是最睿智的学习方法 https://t.co/y0AWpQVbjJ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像波浪起伏一样运动的休息椅 这个休息椅的座位由一长串相连的面板组成,你坐下去之后,压下一部分面板,相邻的面板会像波浪、涟漪一样运动出去👍 设计原意大概是在休息区增加人与人的互动👍 这个椅子一定要放在国内熊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设计参考 视频来源见粗体小字 https://t.co/X5TUHrLJMR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Wow!世界上最闪亮✨的按钮 https://t.co/sFxVjp69Ln 这个屏幕上的金属质感按钮,闪亮到可以反射出人影 它显然违背了显示器的工作原理,甭管背光的 LED、主动发光的 OLED、还是反光的 E-ink,显示器都无法实现反光的金属质感啊😱 秘密是…按钮其实是个实时拍摄的视频😂👏🙌 太有创意了 #设计参考 https://t.co/p7x4O0eGTl — 倪爽 (@n
Youtube 一直在悄悄地改进产品功能,最近我最常用的功能是放大视频😂 #设计参考 乍一看这个功能有点鸡肋,就算我把远处沙滩美女放大 10 倍,她也只是一团模糊像素对不对?并没有什么高级的视频算法实时优化视频 某些场景就很给力了,最近我吃午饭时会拿手机看 ChatGPT、Prompt engineering… https://t.co/75i2tyVz03 https://t.co/f79c7h
Youtube 一直在悄悄地改进产品功能,最近我最常用的功能是放大视频😂 #设计参考 乍一看这个功能有点鸡肋,就算我把远处沙滩美女放大 10 倍,那她也只是一团模糊的像素对不对?并没有什么高级的视频算法实时优化视频 不过其他某些场景就很给力了,最近我吃午饭时会拿手机看 ChatGPT、Prompt… https://t.co/kvhHHREfJf https://t.co/rvnhBzFft7 &
5/ 继续这个话题。前面说的快速判别 UI 设计师会不会被 AI 取代的方法,适合没有 UI 设计能力的一般老板、一般领导,比如设计师由不懂 UI 设计的产品总监负责管理… https://t.co/szr6i9yzmz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真人转 anime https://t.co/j7LL86iSCI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效果不错 目测耳朵位置错了 https://t.co/A1Lczvq6Ef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4/ 小结一下,怎么判断一个 UI 设计师会不会被 AI 人工智能替代? 最简单的方法是在设计前后,分别问 ta 设计思路是什么 – 没法说清楚 why 的人容易被 AI 替代 – 设计前后想法没有变化的人容易被 AI 替代… https://t.co/1nrOv336uw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3/ 判断的第二步,是在设计完成之后,再请 ta 说明自己的设计思路,看看他们的想法和设计之前有什么变化 多数 UI 设计师在完成设计之后,想法很设计之前变化不大,懵懂的还是没有想法,关注 how to 的还是解释怎么做的,关注 what 的还是描述效果怎么样…… https://t.co/IounqhJS6n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2/ 假定我们要设计一个音频播放器的 UI 判断的第一步,是在设计之前请 ta 介绍一下设计思路,以下几种回答的设计师,大概率能用 AI 替代 1)没有想法。或者说一堆前言不搭后语的“我觉得” 这种最常见,表示凭直觉做设计,基本上就是把最近看过的几个播放器设计加上自己喜欢的设计风格,凑一个缝合怪… https://t.co/9vcEpjUgml — 倪爽 (@nishuang) Mar
怎么判断一个 UI 设计师会不会被 AI 人工智能替代? 1/ 我做过多年产品总监、设计总监,也作为设计顾问服务过各种公司,按我这么多年带设计师的经验,其实老板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来判断要不要拿 AI 替代 UI 设计师 UI 设计师也能用同样方法自测,看看自己会不会被 AI 替代🤷♂️ #设计师使用手册 https://t.co/VdSEjyzDUH — 倪爽 (@nishuang
真谛👍 https://t.co/qoo79UbwJv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回到开头说的 UX 设计太差、不想用的问题 之前我测试过同一公司的基于 GPT 的 AI 决策工具,二者设计风格都是生人勿进的工程师风格,UI 设计相当于把程序逻辑直接画出来 一般用户多半不会喜欢这种产品设计风格,不过大公司可以培训专人来用这种系统,他们不在乎用户体验 https://t.co/Mbv6oIrOzr 4/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测完 ChatGPT 再测 Dall-E,唐诗水平不好评判、AI 绘图效果一目了然 果然这里就体现了今时今日 Prompt engineering 的真谛:一般公司肯定没法花几十万美元年薪雇佣提示语高手,最现实的做法还是以毒攻毒 – 用人工智能来改善人工智能的提示语 另外这个工具也帮大家绕过了中国人英语贫乏的死亡地带 3/ https://t.co/iIH5QYIg4a —
我按缺省例子、缺省参数,测试用 ChatGPT 写唐诗、写法律文本,系统把简略提示语进行扩展、增加具体描述,生成的唐诗更像诗歌,文本也更具体 效果有明显改善 显然我也要测试让 ChatGPT 写十条不带淫秽词语的成人笑话,结果系统无法识别提示语,“请写10条笑话”也报错,可能是我没掌握使用方法🤔? 2/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怎么写出更好的 AI 提示语 玩转 ChatGPT 等等人工智能,一分靠天分、两份靠天意、七分靠提示语 这个 PromptPerfect 网站帮你提升 AI 提示语:你输入原始渣渣提示语,它输出“完美”提示语,并直接展示 before、after 效果 https://t.co/36bpfbEJ73 我测试的第一感觉还是产品 UX 设计太差,不想用 1/ https://t.co/fJO8OWn6
基努里维斯扮演 John Wick 过程中,射击镜头不全是装样子,他其实专门学习了竞技射击技能 这段视频里可以看到他能熟练使用各种武器进行快速射击,手枪、冲锋枪、突击步枪、霰弹枪都用得很熟,而且还能左手开枪 https://t.co/wVNmCYwRXo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John Wick 4 预告片里超酷的主题歌是 Get Ur Self A Gun 预告片里不断重复的是这首歌的开头几句 Woke up this mornin’, (yeah) You got yo’self a gun (yeah, yeah, yeah) Got yo’self a gun 下面是这首歌的 epic 版本 https://t.co/FlcC
14/ 黑胶唱片到底怎么生产出来的?(英文字幕) https://t.co/QSn3zyGS7z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13/ 黑胶唱片到底怎么存储声音?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黑胶唱片表面的保存声音的沟槽,以及唱针在沟槽上滑动采集声音的过程 analog 的美👏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https://t.co/zpOXehL4X6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John Wick : Chapter 4,“疾速追杀” aka 杀神 aka 捍卫任务,第四部预告片 基努里维斯又回来了,继续为自由而战。这次依然有各路高手追杀,还有甄子丹呢 3月24日上映 https://t.co/JeZGzOOX84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后续: Notion AI 的更多功能来了:把 table 里的数据生成为饼图 https://t.co/AJ8F3VAtNT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现在 AI 擅长的就是套模板,而且因为 AI 学习模型的工作原理,人工智能 UI 设计软件能参考非常多非常多的原始设计,套模板效率高得多 https://t.co/iwPCO91syC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后续: 使用自然语言/文字进行 UI 设计的 AI 设计工具 Galileo,生成的设计稿是可以编辑的 Figma 格式😱👏 — 倪爽 (@nishuang) Mar 1, 2023
全世界第一个使用自然语言/文字进行 UI 设计的设计工具 Galileo UI 设计师们最担心的一刻提前到来了。以前的 Midjourney 们都擅长美术创作,画到 UI 时只能输出效果图,没法得到设计稿 看起来 Galileo 能逐步生成真实 UI 设计稿 排队等试用地址:https://t.co/rdK9pJ0aJi https://t.co/blWsXa7IWx — 倪爽 (@n
这三个作品出处如下 作者详细介绍制作这组作品的方法、五大步骤 https://t.co/ITz0GFwm79 https://t.co/K7U0jg9spD — 倪爽 (@nishuang) Feb 28, 2023
使用 Stable Diffusion 的 ControlNet,把著名的 Lofi Girl 转为真人 图一到图三分别是第三版、第二版、第一版,看得出渐入佳境 效果非常惊人,但 H 漫转为“真人版”毛片,也许算是需求,但是把二次元转为三次元,这就失去了二次元本身的情趣、意义、价值了 我期待有人用 AI 把真人毛片转为 H 漫💪 https://t.co/esa7BWGgaN — 倪爽
最后迷思破解了 我在推特发表过的 385 万字推文,加上图片、视频…全都下载到本地,最终文件夹有 31GB 以 html 文件方式在本地查看数据,核心数据是一个 95MB 大小、3 万多条记录的 tweets.js,打开超慢😂 最悲惨的是推文和回复都是分开展示的,推文没有任何结构,推文和回复之间没有任何对应关系 https://t.co/Bz9dlSHx6O — 倪爽 (@nishua
更正一下: Ikea 这条产品线叫做 SYMFONISK Picture frame with Wi-Fi speaker,所以它其实算带 Wi-Fi 音箱的画框,而不是带画框的 Wi-Fi 音箱😂 Youtube 上有评测 https://t.co/3drA6omuZK — 倪爽 (@nishuang) Feb 28, 2023
马斯克正在 AI 人工智能领域招募团队,希望开发一个和 OpenAI 竞争的 AI 产品🌚 之前他就评价 ChatGPT 好得可怕,也担心 ChatGPT 信息造假的能力 不知道马斯克不按牌理出牌的经营思路,能给 OpenAI 主导的 LLM 人工智能市场带来多少变化、多少新机会 https://t.co/dsX6sz1pVd — 倪爽 (@nishuang) Feb 28, 2023
Pokemon Sleep 的广告片很可爱 这个游戏的基础玩法,本质上就是睡眠记录 App,没想到这也能变成一款游戏,不得不佩服宝可梦公司的创造力 https://t.co/ghIb7PoYYz — 倪爽 (@nishuang) Feb 28, 2023
这个 APP 最大的特色在于设计非常轻,不但操作特别简单,而且使用了低压力、低阻力的方式来帮你养成习惯,这比那些高压力、打鸡血的激励方法更适合普通人 特别适合搭配“微习惯”这本书使用 https://t.co/B5XAPJg6fG — 倪爽 (@nishuang) Feb 28, 2023
怎么用最简单的方法,养成好习惯 Dynamica – habit 是一款设计和用法都极其简单的 APP,粗大的彩条风格很放松 你给自己定好几个每日需要完成的小目标,每晚睡觉前标注一下是否完成目标,顺便记录一下当天心情 软性自我激励工具,看看统计图表,就知道自己有没有养成好习惯 https://t.co/6LG2COK1cW https://t.co/87ch7m5aBJ —
睡着了也能玩的游戏! 万众期待的 Pokémon Sleep/神奇宝贝睡眠 游戏,终于发布了新预告片🙌 你的任务是在小岛上抓神奇宝贝,玩法很简单:手机自动监测你的睡眠状况、分析你的睡眠模式,按照你不同的睡眠模式,游戏会吸引来不同的宝贝 每天好好睡觉、每天抓获新宝贝 预计今年夏天发布 #设计参考 https://t.co/ss6qacXQew — 倪爽 (@nishuang) Feb 2
现在各种类似 ChatGPT、整合 ChatGPT 的产品里,使用体验最糟糕的是 Bing UI 难看只是小问题,更麻烦的是它把需要可信度的搜索功能,和睁眼说瞎话的 ChatGPT 整合得过于紧密,实际上动摇了 Bing 作为搜索引擎的基本面 当然这些问题最终都能解决,但微软这一把好牌,开头实在没打好 — 倪爽 (@nishuang) Feb 28, 2023
因为 Notion AI 准确抓住了 Notion 用户的需求,并且按照特定使用场景把 AI 的功能和用法进行了充分优化,再加上非常简单直观的操作方式 基本上,它不但创造了目前最强、最好用的 ChatGPT 类产品,而且实际效果也无出其右 除了付钱别无选择🙌 补发 Notion AI 的官方教程 https://t.co/GXxmM8Oqo4 https://t.co/swMH6q6nuF &md
这不是艺术品,是无线音箱 IKEA 宜家和 SONO 合作的 ÖMSESIDIG “画框”无线音箱,不但外形超薄类似画框,而且面板可以更换成自己喜欢的画面,像欣赏艺术品一样聆听美妙音乐 他们刚和艺术家合作推出了全新系列的面板设计,而且把这些作品放在网上供用户下载 https://t.co/28nYe0tAQ2 #设计参考 https://t.co/BFNI5Diksx — 倪爽 (@n
Mandalorian / 曼达洛人 第三季,明天(3月1日)回归 This is the way👏 https://t.co/ZjlN6UfKBn — 倪爽 (@nishuang) Feb 28, 2023
补充: 看来联想(摩托罗拉母公司)在卷轴式屏幕上下了很大功夫,他们还在发布会同场展示了屏幕可以伸展、收缩的笔记本电脑 适合看更长的网页、word 文档? #设计参考 https://t.co/nlw96JKJoN — 倪爽 (@nishuang) Feb 28, 2023
另外,因为 Snapchat 主要面向青少年,Snap 公司对集成的 ChatGPT 进行了限制性的定制 比如 My AI 不会回应咒骂、暴力、露骨色情、政治等敏感话题, 也不会帮用户写各种主题的学术论文、做作业,毕竟纽约在内的很多学区,已经明确禁止使用 ChatGPT 写作业🤣👏 — 倪爽 (@nishuang) Feb 28, 2023
青少年聊天 APP Snapchat 也集成了 ChatGPT 聊天功能 这个新功能被设计成虚拟人物 My AI,用户既可以把 My AI 当助理,为自己写作聊天段子、回答问题,无聊时也能把它当虚拟朋友,直接跟它聊天消磨时间 这种产品设计比 bing 更进一步,扩展了 Snapchat 的玩法 #设计参考 https://t.co/8SyRHKyiyu https://t.co/HF08mMkQ4
再补充一个个人利用 ChatGPT 赚快钱的方法:用 ChatGPT 创作科幻小说、奇幻小说,投稿给杂志社赚稿费 The Verge 长文介绍了这个趋势,科幻、奇幻杂志社被猛增的 AI 小说投稿淹没,编辑们已经练出几眼就辨别出 AI https://t.co/9hT8xyrRdU… https://t.co/fDf3lErROF — 倪爽 (@nishuang) Feb 28, 202
更正: 前面我说错了,摩托罗拉重新发明了“折叠屏”!这部概念手机其实自带一块像卷轴一样能伸展/伸长、缩短的屏幕😂 所以意思是说平时缩短了方便放在口袋里,然后看视频时伸展出来扩大屏幕面积? 谢谢推友提醒~ 新闻:https://t.co/6YSNVElNAm https://t.co/XLeJUXNdVn — 倪爽 (@nishuang) Feb 28, 2023
怎么重新发明曲面屏 摩托罗拉以概念机方式,复活了 17 年前的 Rizr 系列,这次的创新是画面能够滚动到机身下巴的特殊曲面屏🌚 #设计参考 我始终 get 不到曲面屏的卖点,用过的人也反馈曲面屏很鸡肋,不知道这个新的概念设计会吸引哪些消费者🤔 注:摩托罗拉现在属于联想 https://t.co/b8Utx6wJTM — 倪爽 (@nishuang) Feb 28, 2023
看了大家的回复,又发现了一个新的规律: 跟 ChatGPT 说“请”的人,没解释为什么要跟 AI 说“请” 不跟 ChatGPT 说“请”的人,主动解释了为什么不需要跟 AI 说“请” 😂 — 倪爽 (@nishuang) Feb 28, 2023
nothing 把机身后背的发光图案和相应的人机交互体验,变成了自家独有的设计语言👏👍 很有意思的设计,而且跳出了现有的定式。不知道他们怎么想到这个设计思路的 #设计参考 https://t.co/Jhlfgt8CMl — 倪爽 (@nishuang) Feb 27, 2023
也许 ChatGPT 聊天式的使用方式,能改掉“在吗?”这种聊天习惯 领导干部跟 ChatGPT 说话,大概每五句、十句就要问一句:你知道我是谁吗? 杠精跟 ChatGPT 说话应该能把自己杠成口吐白沫,杠精比的就是不要脸,ChatGPT 本来就没有脸 饭圈小朋友八成会爱上“我们家” ChatGPT,但他们怎么区分A家、B家? — 倪爽 (@nishuang) Feb 27, 2023
大概还有第三种,每句话后面打一长串句号😂 — 倪爽 (@nishuang) Feb 27, 2023
自从 ChatGPT 流行以来,我不但看到了各种人展示的各种提示语,无意中还发现,提问方式其实分两种 一种人会用询问式:请问xxx,请你yyy… 另一种人都是用命令式:xxx,yyy… 网上不能随便评判人,我就想说现实中我肯定更喜欢跟第一种人打交道,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保持有礼貌,那是真有涵养👍 https://t.co/SuoDaGDgUq — 倪爽 (@nishuang) Feb 2
补充: AI 自动总结 B站 视频内容,使用 GPT-3 智能提取&总结字幕。来自推友 @Jimmy_JingLv 🔗 https://t.co/JHRyl1hygA 开发者账号没钱了,需要用户输入自己的 OpenAI 的 API key,付费 API 的压迫感太真实了😆 我测试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没成功(等了几分钟没输出,我就放弃了),以后再测 5/ https://t.co/BiMx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