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 设计顾问倪爽的博客,涵盖品牌设计、UX设计、主动学习、科技、犀利而无用的知识

Blog 1

设计 | 为什么要用 AI 来实现视频搜索

视频编辑工具 NOVA AI 的视频搜索功能,可以在视频里搜索表情、事件、物品、建筑,或者搜索名人、你、你朋友的脸,以及搜索特定单词、句子。 以后编辑视频时,就不需要反复快进、在十几小时的视频素材里寻找特定时刻了,直接搜索一下就行。 按照官网介绍,NOVA AI 使用了 AI 视觉识别来分析视频内容,每 1 小时视频大约需要 10 分钟分析并生成索引。相比在视频剪辑过程中使用“视频搜索”所节约的大

Blog 2

设计 | 怎么利用 ChatGPT,把松散的播客谈话变成基于问答的知识库?

播客之类的音频内容,天然地信息密度较低、相对价值也较低。使用 ChatGPT 等 AI 技术加工播客等音频内容,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将明显提升音频内容的价值。 推友 @GanymedeNil 和“津津乐道播客”合作,利用 ChatGPT 和自定义的 prompt,把 281 期“津津乐道播客”节目转成了 1.8 万个中文问答对,并公开了所有数据。这是已知的第一个中文播客语料库,向社会开放这些数据,

Blog 3

设计 | 为什么要用 GPT 把新闻变得无聊

有国外团队开发了一款特别的新闻 APP,就叫 Boring Report/无聊报道,开发者说它用 GPT 自动过滤掉新闻中耸人听闻的部分,只给读者留下最基本的信息。 进入 App Store 下载。 开发者开发这款 APP 的理由,是说新闻里哗众取宠的干扰信息太多,反而让人忽略了事实。 还真有不少人支持这种概念,还提出了各种产品设计的反馈。不过从产品设计角度来说,虽说它的创意还不错,但我不太看好这

Blog 4

学习 | 怎么学习 ChatGPT 和 Midjourney 指令的方法还不一样?不都是 Prompt / 指令么

之前推荐的 ChatGPT Prompt 教程作者 @thinkingjimmy,又发布了全新的 Midjourney Prompt 教程。 这次教程同样也是既介绍原理也分享实际例子,分为基础、常用指令(按照场景分类)、技巧、高级等几大块,主要教程内容详细而真实,既分享方法也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学习过程。 作者还贴心地补充了学习所需的其他基础知识、外围知识,比如介绍部分艺术风格、艺术家。 课程也有缺憾

Blog 5

学习 | AI 世界里,不是每一条指令都平等

有人不明白“指令大全”和 Prompt Engineering 的差别。 1,“指令大全” 指令大全是一堆别人写好的 prompt,它们用固定方法解决固定问题。使用别人写好的指令时,我们就是不过脑的操作员,换言之毫无竞争力,随时能被其他更听话、体力更好、工资更低的操作员替换。 现在大家觉得“指令大全”很牛逼,主要是 ChatGPT 们还不够普及,我们在享受时间差、信息差带来的优势。等到“文心一言”

Blog 6

学习 | ChatGPT Prompt Engineering 基础教程

如果想学会 ChatGPT、把它作为竞争工具,推荐这个 Prompt Engineering 基础教程。 https://learningprompt.wiki 我也断断续续在这儿学习来着。 找到一手的人,学习一手资料 如果真的想学一个知识、技能、方法、方法论…最基础的方法是找到一手的人、学习一手资料。 比如学 GPT,可以学习 GPT 专家、开发者、创业公司,或者用 GPT 实操创作内容的,或者

Blog 7

从你离开学校的那一刻,学习刚刚开始

一位老教授朋友说过,当年她刚进入大学教书时,前辈教授非常认真地训斥她: 你研究生都毕业了,怎么能学新东西?应该发挥你已经学到的专长!(大意) 当时我就惊骇了,在我的默认概念里,不管是设计师这个职业,还是互联网这个工作领域,不断学习的技能基本就是每个人的第一竞争力。 每次帮公司和客户面试设计师、产品经理,我都会问ta最近在学什么、想学什么。 其实具体学什么不重要,学开车都挺好,重要的是不断学习的习惯

Blog 8

Remix | 老板可能用“游戏化”套路骗你主动多干活

以前分享过用播客练听力的技巧,其中一招是听有趣节目。昨天我听的这期播客是Indicator,制作精良,内容有趣且短短十分钟。 说的是公司怎么用“游戏化”套路骗你多跑步、骗 UBER 司机多揽活、骗员工高兴地做特无聊的工作。在这里收听本期节目。 节目里说的跑步游戏叫 Zombies, Run!,你一边跑步一边躲避僵尸,完成任务、获取各种奖励。这个游戏最大的特色是只有声音、没有图像! 游戏已经发布了

Blog 9

Remix | 喜欢设计和全职设计师的差别

今天做家务听播客,嘉宾是音乐人、创业者和作家 Derek Sivers,他是 CD Baby 创始人、TED 演讲者,他说了个 instagram 式美好生活和真实生活天壤之别的故事。 在这里收听节目。 他说很多酷爱艺术创作的人,经过多年学习、练习和努力,终于进入著名的新西兰特效制作公司 Weta(经典作品是指环王),结果每天苦不堪言😂。 成为特效公司的职业画师、职业设计师后,这些人每天工作 12

Blog 10

Remix | 姓名决定论

前几天听 NPR 的节目,请专家来分析美元 Dollar,结果专家名字很好笑 – 他姓 Dollar😂。 主持人打趣说到了“姓名决定论”,说人名会影响一个人的职业选择,比如姓美元的果然是美元专家,姓 baker/烘焙师的人最后真成了 baker/烘焙师。 Wikipedia 上有姓名决定论的词条: 姓名决定论(英语:Nominative determinism)是1994年《新科学人》

Blog 11

Sony Linkbuds 耳机,改造生化人的第一步

说说 Sony 新的 Linkbuds 耳机,说说它怎么从设计的角度改变了世界。 2月份 Sony 发布了最新的 Linkbuds 耳机,除了其他大牌入耳式蓝牙耳机应有的功能,Linkbuds 还有两个神奇甚至不可思议的特点。 Linkbuds 的最大特色,是发声部分采用环形的、开放的设计,没错,就是耳塞中间一个洞。你用它听音乐、听播客时,能通过这个洞清楚地听到外界声音。 Sony 说这样可以让你

Blog 12

不写代码、不用 API,怎么从 Unsplash 随机抓取一张图片

怎么为你的每位朋友,各准备一张不同的电脑壁纸、手机壁纸? 第一期的“熊猫小学”里有个分享壁纸的小彩蛋,读者点击 这个URL 后,都能得到一张抽象风格、有创意的漂亮电脑壁纸,而且每个人收到的壁纸都不同。 这里调用的是 Unsplash 图库,Unsplash 是最著名的免费图库,他们不仅提供了 API 给开发者使用,也提供了更便利的 URL 方式来调用图片。 比如熊猫小学的壁纸彩蛋对应的 URL 是

Blog 13

设计 | 3 种方法,帮你避免被淘汰,避免成为缺乏经验的中年人

去年帮北京的客户招聘平面设计师,HR 过简历时没注意,放进来几个年龄 40+ 的应聘者。 我一直觉得“35岁”是说美工那些体力活,好点的设计师总能升级…完全没想到招初级设计师,也能遇到我的同龄人,非常震惊😱 我把他们都 pass 了,除了和用户群不搭配,主要因为他们都经验不足,和年龄不相称的经验不足🤷‍♂️ 缺乏经验的中年人 我仔细看了其中两位的简历。 一位女士原先在出版社做设计,InDesign

Blog 14

多看“老友记”能提高英语,但绝非你幻想的那样。另外推荐一本学英语的奇书

说个 Friends / 老友记 的迷思。 不知道哪年开始,就流行“多看老友记就能提高英语”的说法,还真有不少人尝试,包括我。 我有理性的,肯定不相信这种“技巧”。不过我的确看过几遍老友记,前前后后看过七八百集、也就被动尝试了这个说法。 我的测试结果是:多看老友记能提高英语,但绝非你幻想的那样。 你得忍受负反馈 看老友记学英语有很多障碍。 首先学习过程非常痛苦,片子的搞笑和英语毫无进展的恐慌交织在

Blog 15

Remix | 马斯克的说话方式

某天下雪天开高速,我们为了不犯困而听 Joe Rogan 和 Elon Musk 马斯克聊天。 在这里收听和收看节目。 2021 年的节目,不是那期著名的抽大麻的节目。(2021 年马斯克还没有买下 Twitetr、Twitter 还没有改名为 X,当时的他说话还比较正常。2023年补充说明)。节目里两个人聊电动车、移民火星、人工智能、脑电极、碳排放税各种话题,聊了3个半小时! 节目中马斯克说话风

Blog 16

Remix | 重新认识精酿啤酒

作为被动戒酒多年的资深精酿啤酒 Craft Beer 爱好者,我推荐大家听这期精酿啤酒入门的播客节目。 本来我也不想戒酒,不过因为时差关系,晚上经常需要跟国内的客户开会、交流,我晚上就只好远离酒精了。这么被动地坚持了几年,我也算养成了习惯,家里买的什么葡萄酒、清酒、RUM 酒甚至 Hard Cider 纷纷过期,难得高兴买一箱啤酒回家,最后全都拿来炖牛肉。 然后,因为工作原因,我提前听了这期节目粗

Blog 17

怎么自己动手维修家里的取暖锅炉?

今天(11月13日)我修好了家里的取暖锅炉。 前些天暖气不制热,关机重启能临时解决,我们这儿冬天零下十几、二十度,我肯定很紧张。请人修几百美元,我就自己修吧。 我没修过暖气,好在我有修理陌生产品的流程。 第一步是常识 我知道暖气系统主要包括温控器、锅炉、进风、出风、室内送风管道… 第二步是明确症状,发现规律 家里暖气表面的症状是风扇狂转、停不下来;实际症状是第一次点火之后,很难再次点火。 故障规律

Blog 18

怎么区分知识付费和付费知识?

知识付费卖的是付费,卖的主要是课程和体验,知识只是由头,你被动接受信息即可。相当于咖啡味的甜饮料,主要卖的是水、糖、咖啡味添加剂。 付费知识卖的是知识,买来之后你需要自己主动学习、阅读、理解。相当于真正咖啡豆制作出来的咖啡。 知识的作用有多强大,获取知识的难度就有多真实。判断知识付费和付费知识的方法很简单,看它们的难度:老师说学起来很容易、人人都能学会、学会肯定有好结果的,是知识付费;老师说比较难

Blog 19

设计 | 为什么要为产品创造“仪式感”?

之前给客户做品牌设计和市场营销顾问,又说起“仪式感”的话题。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某种仪式感,需要被重视、被认同。品牌通过仪式感来增强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加品牌可信度。好的品牌通过有形、无形的仪式感,把路人转为消费者、把消费者转为粉丝、把粉丝转为忠诚的追随者。 但是一部分厂家捏造仪式感,把“9块9”的廉价东西包装出百年情怀,其实特别 low。另一部分厂家(比如我之前的客户),不会用仪式感来衬托产品价值,

Blog 20

设计 | 线框图无用!产品设计师为什么应该抛弃它

前两天有一篇关于线框图(Wireframe)的文章,“Wireframes are useless”(线框图无用)。这篇文章在 Medium 上获得了超过 1K 的鼓掌。 一般设计圈子里共鸣最多的文章,多半要么是情绪化的、正邪对立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比如“设计师不需要学习编程”,要么就是浮想联翩的、牵强附会的、无病呻吟没话找话说的,比如“开国元勋教会我的 10 个想法”。 难得这篇热门文章让我产

Blog 21

Remix | Fraktur,那种代表德国的黑字体

今天做家务听设计播客 99% Invisible,关于 Fraktur 这种德国字体和它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禁忌(本期节目 Show note)。这期节目的故事,背后是设计的文化差异和禁忌,很适合面向海外市场的中国公司,以及这个领域的设计师。 简单来说就一句话:面向海外市场做设计时,别胡乱使用西文字体。 字体也能引发轩然大波 节目说一位德国公交车司机,在驾驶的公交车上贴了一张告示,结果引起德国以及世

Blog 22

设计 | 从直觉到计划:深思熟虑的执行框架

如果你有管理设计师的经验,或者经常和设计师合作,你会发现一个痛苦的规律:多数设计师虽然有想法,但是其实不会思考。 如果你是需要独立处理问题的设计师,处理设计需求的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头脑一片空白”的窘迫,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 怎么才能帮助设计师、设计团队思考? 设计领域有几个常见的设计思维框架,能帮助设计师、设计团队思考,比如英国设计协会的 Discover、Define、Develop、Del

Blog 23

设计 | 怎么看出一个设计不是来自美国?

客户做面向美国市场的家居产品,宣传品由国内团队设计、感觉不满意,希望我来改进设计。 看完他们现有设计之后,我发现他们的设计各种不美国: 浣熊也叫 Trash Panda,直译是垃圾熊猫。在美国的文化里,浣熊经常就是那个在垃圾箱里翻垃圾的小东西。换成别的产品,也许能使用浣熊卡通、二了吧唧的形象,但是 Trash Panda 这个联想显然不太适合以安全、卫生、舒适为基本特征的家居产品。 文化差异、习俗

Blog 24

Remix|我为什么要把声音变为想法、把想法变成 Remix?

我有“多任务 / Multitasking”的习惯,比如一边做家务一边听跟工作有关的视频和播客,这个习惯让我每天凭空多出了 1、2 小时。 对付“我老婆不喜欢”类型的客户 上周做家务时听设计播客,主播(or 嘉宾)说起怎么对付自大又没有审美观的客户,就是那种不由分说、上来就说“你们这个设计不行…我老婆不喜欢这个设计!”的客户。 他们用的办法是不接话,直接放视频:视频里,设计团队用新设计制作了样品(

Blog 25

Remix | 日本妖怪的回归

今天做家务听设计播客 99% Invisible Podcast,主题是 Return of the Yokai,日本妖怪的回归。(本期节目 Show note) 直播说今年2月底开始,日本出现了怪事,万物皆可吉祥物的日本,忽然各种吉祥物开始“变身”,把自己装扮成一个长头发、鸟嘴、身上有鳞、三条腿的怪物。 它是一个日本妖怪,叫做 Amabie,1846 年被首次被发现。 妖怪不都是古代的嘛?妖怪还

Blog 26

Remix | T 型设计人才之死。设计总监算不算设计师

前两天听设计播客,听友问主播两个有趣问题。 T 型设计人才之死 一个问题是:都说设计师要学编程,怎么很少见到既会设计、又能编程的“独角兽”设计师?那些 T 型人才哪儿去了? 毕竟互联网产品团队的产品、设计、开发三个角色,就像黑暗时期、来自三个大陆、操三种语言的三个人一起造宇宙飞船…依靠一群单一技能的人合作,很难把产品做好。 主播说了几种“独角兽”设计师的去处: T 型人才本来就少 T 型人才、复合

Blog 27

Remix | Strong opinions, Loosely held

昨天在播客里听到一句有意思的话:Strong opinions, Loosely held,也可以说成 weakly held。 直译是“强烈观点,宽松坚持”,意思是人得有自己的想法,同时保持开放心态接受别人的意见、不断优化自己的想法。 现实中站队文化盛行,所以多数人正好相反:明明没有想法、人云亦云,同时固执己见。 播客的一位主播是 GitHub 员工,他说这句话在 GitHub 公司里很流行;硅

Blog 28

Remix | 一边做一边学习,Learning by Doing

前两天做家务听 Design Details,主题是怎么学设计:Learning by Doing,一边做、一边学。 主播说了两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故事是主播在 PS 教程网站上学 PS,然后”反向工程“弄清楚这个网站怎么设计的,还做了教程教别人设计一模一样的网站。 然后他就收到了对方发的律师信,当时他是中学生🤣 这个”反向工程“,在摇滚圈子里也很流行,乐手会反复听著名歌曲,弄清楚高手怎么编曲、怎

Blog 29

Remix | 听 Joe Rogan 采访“社交困境”里的 Tristan Harris

今天做家务听了 Joe Rogan 的播客,嘉宾是热议纪录片”智能陷阱“里的硅谷内部人士 Tristan Harris。 我还没看这部片子,遇到热议话题我都会等一个冷静期,等微博、公众号各种逼大胡话都消停了,再客观地看。 我听这期播客,是想在看纪录片之前获得更多背景、外部信息。 这期节目两个半小时,做了无数家务还差一点没听完。 The Social Dilemma 说的基于注意力的商业模型、用算法

Blog 30

Remix | 查克·耶格尔说起的故事

昨天做家务时看纪录片,采访到第一个突破音障(超音速)的著名飞行员查克·耶格尔。他说了两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顶尖飞行员的共同特征 第一个故事是说二战时 10% 的顶尖战斗机飞行员,打下了 90% 的敌机,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乡下长大的野小子,从小拿猎枪满世界打松鼠什么的,习惯了提前瞄准。 他是说射击运动中的物体时不能瞄准物体,要瞄准物体运动轨迹的前方。以前战斗机瞄准机构很简陋,需要飞行员自己

Blog 31

Remix | AR 之父尤金·斯通纳的故事

今天做家务看了一部有趣的纪录片,The Man Behind the Gun. The M16. Eugene Stoner Stories,关于 AR-15 发明者,枪械大师尤金·斯通纳。 他说的两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一是他没有受过正规工程师教育,起初被人赏识进入枪械公司,但只能在车间里做技术工作。他用业余时间设计枪支,终于上司欣赏、让他进入设计部门,但对方不想要他😂 最后他在车间的工作经验,

Blog 32

设计 | 怎么快速估算一个产品的活跃用户数量?以 Twitter 为例

先说结论:使用中文的 Twitter 用户,周活跃用户大约有 10~25 万人。 注:我的工作是设计顾问,需要直接帮助企业做决策,所以本文的目标读者首先是老板们,然后是企业里负责市场、产品、运营的同行们。我专长在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领域,本文适合这类企业,或者大公司里的独立运营的小项目。阅读难度:入门。 我们拿不到让瑞幸咖啡崩盘的那种数据 大家应该都看过浑水调查瑞幸的数据了。 数据的重要性不必多言,

倪爽。VR UI 界面设计

实例分析: VR(虚拟现实)界面设计入门

本文适合交互设计师、UI 设计师、前端程序员。难度:入门。 好的设计师,总有强烈的好奇心,总是无法克制探究新技术、新方法的渴望 – “对大多数设计师而言,虚拟领域是一片未经探索的处女地。在过去几年中,我们见证了 VR(虚拟现实)硬件和 APP 的大爆发。VR 体验的范围,从乏善可陈到令人惊叹,它们的复杂性、实用性有着天壤之别。” – 今天介绍一篇关于 VR 界面设计入门文章

Blog 34

理解 Amazon Alexa 的低级错误,语音交互的几个问题和解决思路

本文适合交互设计师、UI 设计师、程序员、产品经理。难度:入门。 前几天说了 Chatbot/会话式交互设计经验和心得,今天说说交互设计领域另一个热门方向:语音交互。 语音交互不算新概念,苹果的 Siri、国内讯飞的语音交互技术,都已经发展了若干年。不过说起语音交互的实际效果,呵呵,普通用户的接受程度其实相当有限。你想想:调戏完 Siri 之后,你会每天用语音操作它吗?这种叫好不叫座的情况,持续了

Blog 35

实战银行聊天机器人 Chatbot ,会话式交互设计经验和心得

本文适合交互设计师、UI 设计师、程序员、产品经理。难度:入门 – 中级。 如果你关注交互设计,你一定知道 2016 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 Chatbot/聊天机器人,或者说“会话式人机交互”。 程序员天然喜欢 Chatbot 的概念,它不但是数据、API 自然的延伸,而且把 UI 设计的工作量减到了最低。很多产品经理也喜欢 Chatbot,你看,这是个新概念,这个新概念结合了“AI

Blog 36

5个简单技巧,帮助设计师避免UI设计中的低级错误

我提交的设计几乎没有低级错误,客户们都很喜欢我这个优点。 低级错误是指那些无关设计技巧的、很容易避免的错误。比如:错别字,没有对齐,设计前后不一致,图片模糊。 这里有个真实例子。我给 X 总公司做设计顾问,我先交付设计好的 PPT 模板,X 总的设计师再按照实际场景,把模板修改为实际的 PPT。修改之后,X 总的设计师提交了一个充斥低级错误的 PPT 文档,本来很正常的一个设计,一下子出现了山寨的

Blog 37

为什么产品设计中应该避免低保真原型?围观第一代 iPhone 人机交互原型

苹果公司前员工,在 YouTube 上曝光了 iPhone 早期的两款原型机:一款采用了类似 iPod 的虚拟转轮设计,另一款则是今天小 baby 也会使用的触控图标设计。( 详细介绍在这里 ) 照片中就是这2款原型,简陋到令人发指!很难想象,iPhone 这么伟大的设计,10年间改变了整个世界,而所有的惊心动魄,都来自这两个卑微的原型。 看到这张照片,我立即想起产品设计圈子里一个长久的争论:做产

Blog 38

你看到的,就是你会用到的 – 克服设计师的心理障碍,做显而易见的设计

以后我会在“设计”栏目里,介绍关于设计的好文章,分享关于设计的想法。 今天介绍的是 Facebook 产品设计 VP Julie Zhuo 的文章: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Use 。Julie Zhuo 是个很好的作者,她总能用很小的故事,传达设计的深思。 文章从 Julie Zhuo 住处说起,楼上有漂亮的天台、楼下有同等漂亮的平台,大家都喜欢在楼下的平台呆着,因为它显

Blog 39

2016年最后一天的工作/一心多用会脑残

作为“全流程设计师”,我帮客户解决业务流程中遇到的各种设计问题。 因为这个工作性质,我会同时为几个客户,提供几种完全不同的服务。客户有时候会忍不住问我:你是怎么“一心多用”的? 不妨拿2016年这最后一天为例,看看我到底是怎么“一心多用”地工作。 当天第一组事情是为 A 博士做书籍装帧设计。封面和内页设计早已完成,现在要根据作者的校对稿,修改设计稿。这是本偏学术的专业书,英语里夹杂几种外语,几乎没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