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通过错误来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这张图很出名(注),它展示了不同学习路径的效率,效率从低到高分别是:
1,通过理论
比如国内中小学教育,就是教各种抽象甚至空洞的知识点,当时死记硬背能记住…过完暑假就快忘光了
2,通过实践/练习
比如“10000小时定律”就是强调重复练习、刻意练习,才能积累专业技能
3,通过出错
这条路径基本上就是通过不断试错,把静态的知识、技巧升级为经验、方法论,最终帮你形成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学 UI 设计
– 学 UI 设计理论很容易,人人都能学、随便上个训练班就能学会
– 10000 小时有难度,多数人坚持不下来。而且很多 UI 设计师长年累月重复劳动、做一样的设计,10000 小时之后手速超快,但能力过于单一,呵呵
– 前两年创业公司曾经很流行招聘大厂毕业的 UI 设计师,招来之后发现素质很高但战斗力有限…你想啊,大厂要流量有流量、要资源有资源,做什么设计都顺风顺水,习惯了成功的设计师,个人的战斗力怎么跟一路闯出来的野生设计师相比
注:不清楚这个理论和这幅画的出处。感谢原作者